《回乡偶书》改写500字

【第1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鸟儿在天空中叽叽喳喳的唱着歌、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时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正走在回乡的路上,弯弯曲曲的山路边到处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有映山红、有菊花、还有金银花。山地里一群群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看到如此的美景,两鬓白发的贺知章,不禁感慨万千:家乡啊,您的美丽芬芳回回在梦中萦绕,如今我总算能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好地方。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中贺知章已回到了家乡。他看见以前那几棵毫不起眼的小榕树,已长成二三十米高,枝叶繁茂、绿树成荫,时时挺立在村头的大树。他深情地抚摸着榕树那粗壮的树干,自言自语地说:岁月不饶人那,一转眼离家已经五十多年了,你也长大了!说完,他走到村头那面貌依旧的古井前,往下望,井水清晰地显现出他苍老而又陌生的身影,他喝了一口井水,感觉到井水依旧清甜解渴……

突然,传来一阵阵嬉闹声,贺知章回头一看,是一群小孩在尽情的追逐蝴蝶,只见蝴蝶飞到了贺知章的边旁,贺知章顿时童心大起,左手一伸,右手一捞,蝴蝶没抓着。追赶上来的小孩们一看是个陌生人,连忙问白胡子爷爷,您是从哪来,到哪去?”贺知章一手摸着发白的胡子,一手摸着一个小孩的头,笑呵呵地说:“我就是这里人!骗人骗人!那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您呢?唉,说来话长。那是因为我年轻的时候出去了,年老了才回来,我走的时侯,你爸爸还没出生呢!所以你自然不认识我了!难怪,您会说本地话……
 八十多岁的贺知章在村童的簇拥下走进阔别已久的家,他联想翩翩,顿时诗兴大发,提笔写下了一首:《回乡偶书》的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第2篇】

凉风瑟瑟,夕阳西沉,落日余辉洒在贺知章坐的马车上,贺知章捋了胡须捋了胡须,不竟感慨万千?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啊!如今他,已年过古稀,罢官回乡,也是情理之中。”

自小,他就离开了家乡,如今,变化还真大啊!两鬓已经发白,而浓浓的乡音并没有因此而改变的他,终于踏进他盼望已久的家乡,思念之心又涌上心头。

“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呀?”“您要是迷路了,我告诉您吧!我对这儿地形很熟悉的。”“您一定是从别的地方来的吧,要不要到我家住。”……

儿童围着贺知章,用清脆的童音问了许多问题。

贺知章亲切地说:“孩子,小时候,我也是住在这儿的,后来我去了很远的地方,现在我又回到我的家乡了,你的爷爷一定认识我,不信,你把他叫来问问。”“爷爷,爷爷,快过来,您认识他吗?”“贺兄,你终于回来了!”“陈兄,想死你了。”哎,你怎么不早点来呢,哎,快进屋里聊吧!”几位老人聊了一宿,贺知章诗兴大发: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方哥点评:推荐美文★★★★★★★★★★——小作者融情假设,想像诗人回家时的心理,及儿童的对话……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第3篇】

我是贺知章,年过八旬的我两鬓斑白,满脸皱纹。今天,我特意起了个大早,因为我终于能回到养育我多年的家乡了。我骑着头小毛驴儿,一路上走走停停,与路边的行人谈笑风生。

终于,我接近了魂牵梦绕的家乡,村旁绿树如荫,碧绿的草地像一朵朵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一点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跟蓝天相接。草地上,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滴,轻轻流入云际。“啊,这就是我的家乡呀!门前的湖水比以前更蓝了,波平如镜,湖水倒映着草地,草地围绕着湖水。十几年不见,这里简直都变成人间仙境啦!”我兴高采烈地赞叹道。走进村子,有几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孩儿跑过来笑呵呵地问:“老爷爷,您到这里来干什么?您是哪里人呀?您叫什么呀?”一连串的问题从这些孩子嘴里蹦出来。我说:“我叫贺知章,这里就是我的家呀!”孩子们说:“听口音好像是本地人,但我怎么从来没见过您呀?”“我十几岁就离开了家乡,那时候你们的爸爸还没出生呢!”

我刚回到家乡,特别激动,所以诗兴大发,随笔写出一首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