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风俗作文500字

【第1篇】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中秋节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也叫月夕、八月节。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围绕着中秋节,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赏月是节日的另一个风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对着月神许愿。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秋节的传说也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之类的神话故事也流传甚广。

【第2篇】

贴对联、剪窗花、吃饺子、放鞭炮是我们过春节的习俗。我最了解的是剪窗花。

剪窗花是我国民间的一种风俗。意味着喜气、更有辟邪的传说。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小时候住在农村,村子里每家每户都最少能出一名剪窗花的选手,高手不一定算得上,但剪出的作品绝对惟妙惟肖。印象中母亲剪得窗花不是村里最好的,但样式却是最多的,从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到喜庆文字,每样都剪。我和姐姐经常跟着母亲学剪生肖。

母亲教我们把大红纸折叠,或成方形,或成三角形,依据不同的窗花,我们对折的层数也不同。印象中母亲从不用铅笔画图案,小小的剪刀在她的手中变得更加灵活了,她时而低头思考,时而任剪刀在纸上游移,时而剪下半个小圆圈,时而剪出长长的波浪形弧线,对折着红纸,又没有任何图案,我们总担心母亲会剪坏。可等母亲突然将她剪的图案展开时,一只昂首挺胸,阔步向前的大公鸡就剪成了。它炯炯有神的圆眼,浑厚而又直挺的鸡冠向人们炫耀着它的地位,如果有彩色纸的话,我想它的尾巴是最漂亮的了。尾巴绽开如缤纷的花朵,流线型的羽毛更引得人们去触摸它的顺滑。

剪窗花也意味着新的一年生活的开始,像这红红的窗花一样充满喜气,更迎来运气,我喜欢剪窗花。

【第3篇】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背景,风俗在中国早已成了不可替代的特色。

尽管如今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豪迈,但依旧阻碍不了我对风俗的理解。从北到南,从西到东,我的辽阔大地上呈现着五彩缤纷的风俗味道,让年轻的人们饱受“诱惑”。

而我属于南方,在此我想谈谈我心中颇有感觉的风俗。

春节时,家家户户贴春联,这个已是中国人的“习惯”,而我要说的是,在我们家乡那,年三十那晚要开启家中所有的灯光,以示新的一年辉煌腾达,而且,年三十那晚的团圆饭桌上一定要有“全鱼”与“肉丸子”,因为它们分别预示着“年年有余”与“家家团圆”,更可爱的是,那“全鱼”还不能吃动,要待到春节过后第一天,这才叫做“余下来了”!

也许,这并不是特别让人瞠目结舌的我所知道的风俗信息,但它却在我的人生轨迹中留下了不少美美、温馨的回忆,尤其是与家人同坐在一张大餐桌上,吃着美味的团圆饭,那真叫一个“有爱”。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风俗,都有让自己感动的风俗……它们都是那么让人沉浸其中……

【第4篇】

在上民间文学课时,我了解到了有关元宵节的风俗!每年的元宵节,妈妈都会做元宵,然后那天早晨,一家人的早餐就是元宵了。我问妈妈为什么会有元宵节,好像这个节日是唯一用食品命名的节日,怎么端午节不叫粽子节,中秋节不叫月饼节!妈妈说,这是传下来的传统!

相传,吃元宵的风俗与东方朔有关!东方朔是汉武帝的宠臣,他善良,聪明,乐于助人!有一年冬天,东方朔去御花园给汉武帝采梅花,在园中看到一个宫女要跳井自杀,他急忙阻止了,并问清了原因。这名宫女名叫元宵,因为想念家人,但是又没办法与亲人相聚,她很伤心,想到了自杀!东方朔听后很同情元宵,并答应帮助元宵,让她和家人团聚!

后来,在东方朔的帮助下,元宵最终和家人团聚了,所以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就把十五这天以元宵的名字命名,而且,由于元宵,汤圆做的特别好,所以人们又把汤圆叫做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