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芽儿》教学反思

【第1篇】

《笋芽儿》这篇课文全文大量运用拟人手法,语言形象生动、活泼。在教学时我以“读”为主线,感受笋芽儿的生成过程和文字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课文时,我抓住“低声”、“撒娇”、“唠叨”、“高兴”“自豪”几次语言进行了扎实的朗读训练。低年级的学生善于模仿,不愿意听过多的分析和研究,在刚刚进入课堂时我范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提示学生注意春雨姑娘是如何呼唤笋芽儿的,孩子们兴志勃勃地来尝试朗读。很快学生们就进入了课文的情感中,在接下的学习过程中就变得轻松多了。尤其是读到“撒娇”时,孩子们的朗读得到了我的肯定,读书热情更加高涨。到最后“笋芽儿自豪地喊”时,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到“喊”字,表现出了笋芽的自豪。

整篇文字学下来,到最后齐读时与开课时的平淡朗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2篇】

《笋芽儿》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课文内容比较浅显,语言生动、优美。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好时机。课上我首先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竹笋吗?知道什么是笋芽吗?”紧接着,出示课件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从而既揭示了课题,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初读课文后,我采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笋芽的成长过程,初步了解了课文的表达顺序,并为分角色朗读课文打下基础。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抓住笋芽儿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笋芽不怕寒冷,乐于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我让学生动笔画一画,在旁边做批注,并读一读,体会笋芽儿思想变化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选合作,自选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到此为止,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课文内容学生读懂了,理解了,在课的最后提问: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有的从内容上总结,有的从文章的写作方法上总结,有的从学到的好次好句方面进行总结。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说话能力得到了相应 训练,并积累了一些好词好句。但老师在组织学生方面不太好,有些问题提的不够明确。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深入的备课,继续从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及语言的应用学水平。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