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风•氓》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

《卫风·氓》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高中语文在诗歌教学中按照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顺序来进行课文编排,《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后,教材从高一第二学段,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氓》是一首著名的弃妇感伤诗,是弃妇离夫返娘家时所作。充分体现了《诗经》的特点,值得学习!

2、教材分析: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文学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氓》又是其中的名篇,这是《诗经》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弃妇诗。讲女子为一个青年男子氓所追求,后来两人结为夫妻。婚后,尽管妻子多年如一日,甘心贫苦、日夜朝老,但是,最终还是被丈夫抛弃的故事。在这篇小说的学习中,教师将进一步加强诗歌品读与鉴赏的指导,这对学生今后鉴赏诗歌起着引领作用。

3、说学情

(1)学生为一年级精英班学生,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太好,主要表现在对语文学科重视不够,学习习惯不佳,缺少生活积淀和审美意识,对文本品味鉴赏的自觉性不够,表达不到位。因此需要通过朗读来强化语感。

(2)学生表达能力虽不强,但思维较为活跃,所以需要深度挖掘的时候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

(3)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了《木兰诗》,其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赋的表现手法,已有所了解。学生还在初中学过贺敬之的《回延安》,其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等,兴的手法也已经知晓。但对《诗经》的有关情况,特别是其表现手法的深刻了解还很少,也还很浅。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教学大纲的能力目标要求及考试大纲的规定,根据本单元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复述本文故事情节。

能力目标:1、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2、背诵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氓》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教学难点:

1、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2、 背诵课文。

三、说教法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我也认为,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根据情况采用了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等方式。

1、诵读法。语文教学最不可忽略的就是读,尤其是诗歌,读准字音,读准断句,读懂文意,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熟悉课文内容并加以强化。

2、合作探究法。问题和讨论能使师生互动,激发发散思维,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分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氓》中的比兴手法的分析,就可让学生讨论明确。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四、说学法

新的教学理论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对象所采取的研究态度。”具体而言,就是引导学生在激趣和质疑中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根据以上依据,学法如下:

1、自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2、自主鉴赏,探究合作,品读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情感。

学生自己诵读与听配乐范读相结合,并且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指导,通过反复诵读,培养语感,掌握四言诗歌的诵读节拍,熟悉课文内容并且落实诗中出现的重要实词虚词。由教师设置情境,组织学生讨论,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五、说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 : 1课时,主要分为以下教学环节:

•(一) 导入新课(创设意境)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把握情节

•(三)合作探究,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的变化,总结人物形象

•(四)艺术手法鉴赏

•(五)背诵全文

•(六)小结

•(七)当堂训练

•(八)布置作业

具体而言,

( 一) 导入新课(创设意境)

配乐播放《在水一方》,(师生齐背)《关雎》和《蒹葭》,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美好爱情的诗篇,被人们传唱千古。然而作为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诗经》中的内容绝不仅仅是表现美好情感的。因为现实生活中除了美好还有丑陋,除了和谐还有征战,除了团圆还有别离,除了痴情还有抛弃,除了两情相悦还有始乱终弃!本课所选的这篇课文表现的就是这些不太美好的情感,但丑陋同时也是一种揭露,我们今天这节课就先来学习本课第一篇文章《氓》。

理论依据: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注重导入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第一个重点,也是创设学习氛围的重要环节。

设计意图:

综合运用多媒体功能,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其迅速进入情境。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教师配乐范读,读准字音,指导学生把握四言诗诵读的节奏

2、学生自读,根据课下注释掌握的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并且对诗歌叙述的故事内容有整体的感知。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提出的要求是:“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理解其中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此篇诗歌,阅读是一主要手段。在诵读中理解,鉴赏,使学生逐步培养诵读文学作品的习惯;把握诗中女中人公的感情基调。

(三)合作探究,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的变化,总结人物形象。

分组讨论:淇水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水是流动的,女主人公心境是怎样变化的?从中我们看到什么样的形象?

在朗读中大家可以体会到,随着女主人公命运的变化,文章的情感也在发生着变化。淇水是一个细节,见证着女主人公命运的变化。

设计意图,由教师设计品读讨论活动,全体学生参与交流讨论,在交流和展示中进行反馈矫正,教师及时点拨,在理解文章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个性评价。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对典型语段进行美读,要求学生要读出独特的生命体验,读出个性,并能对重点语段做到当堂成诵,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四)艺术手法鉴赏

本文在塑造人物方面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氓的薄情寡义和女子的坚贞忠诚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除此之外,文中的景物描写也很有特点,文章对“桑”的描写出现两次,对“淇水”的描写出现了三次。请结合语境分析,这几处景物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两次写到“桑”,运用比兴手法。用桑叶由绿变黄暗示女子的婚变和女子容颜的衰老。

设计意图:本诗边叙事边抒情,通过对比、比兴的手法来表现情感的变化,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寓于其中,从而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

(五)背诵全文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尝试背诵。

《诗经》中出现的生僻字多,这会给学生的背诵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首先应加强学生对字音字形掌握的落实,并且由教师对诗中的故事情节整理概括,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这样,本课的教学重点就能得以突破。

(六)小结

《氓》叙述了一个古老的、至今还在无数次重演的生活事件,然而今天我们读着两千多年前的诗章,却决不因为时代的遥远、题材的常见而厌倦。这正是因为它并没有刻意去雕琢,只是循着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发展,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坚贞果敢的女子形象,触及了古代女子悲惨命运的根源;还体现在它高超精妙的艺术手法——比兴手法的运用,这都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设计意图:以主旨解读作为本课的小结,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总体把握。

(七)当堂训练

表现怨妇题材的作品在《诗经》中还有很多篇,这一题材不断发展,形成了后来的宫怨诗、闺怨诗。此类作品在唐诗中曾大量出现。很多著名诗人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龄等都曾参与创作。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他们的作品,体会诗中所包含的丰富情感。

1、《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2、《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深入了解《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八)布置作业

同学以氓的口吻给氓之前妻写封信;

女同学以女主人公的口吻致氓一封信。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把握人物性格,并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

六、说对本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设及解决办法: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怨情”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并以此为突破点,由此生发几个问题,来完成诗歌内容感知,人物形象分析,,感情变化,思想意义把握,艺术手法鉴赏这几个环节的教学。在此过程中,课堂容量较大,需要教师课前抓好学生预习工作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好多媒体课件,一方面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也便于控制课堂的教学节奏。另外,本课是一篇著名的爱情诗,在课堂教学中必然涉及爱情观的讨论,如何把握好尺度,不脱离文本,避免把爱情诗的鉴赏变成纯粹爱情观的讨论,是课堂教学中尤其值得注意的问题。

推荐作文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