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爱玛的欲望

福楼拜是一个很冷静的作家,读李健吾的译本,很能体会到这一点。往往短句干净利落,一点不拖沓,寥寥几笔就能够把人物和环境都刻画得入木三分——白描 的功夫不简单。这种克制的笔法从表面上看,正好和爱玛·包法利的激*情形成截然对比。福楼拜曾经说,他自己就是包法利。这句话并不好懂,我也不打算以此为线 索搞懂福楼拜;目前,眼下,我只想谈谈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追求自己的幸福——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但和“信仰上帝,献身魔鬼”的浮士德不同,爱玛总觉得她得到的幸福“不大对头”。不管是罗道尔弗、赖昂,当爱玛依偎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她短暂的片刻幸福在福楼拜的描述下,总是让读者感到不安。

包法利夫人似乎有些像唐吉珂德。她读才子佳人小说,并由此想象着有美满的爱情出现,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她一次次尝试着,将希望寄托在她的情人 身上。是不是爱玛纵容了自己的情|欲才使得她有那么悲惨的下场?未必。因为爱玛曾因妇道考虑而拒绝了赖昂,在他们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她也试图通过向上帝祷告 来使自己的内心平静。可是,她没有做到。包法利夫人似乎一直为情|欲所占据,而包法利直到她死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妻子早有外遇。那么,可不可以简单的概括说, 爱玛灵魂中欲|望压过了理性*?

恰恰相反。有人认为小说揭示了完美理想与平庸现实之间的根本冲突,恐怕搞错了。与其说欲|望的充盈使爱玛走到了最后的境地,不如说正是她欲|望的 匮乏才导致这一点。从文学作品中了解到的所谓“幸福”爱情,成了一个巨大的无法逾越的欲|望的他者:爱玛始终在这个没有办法跨越的屏障前确认自身——这是 我,我得如此!赖昂和罗道尔弗也好,包法利也好,都不过是填补这个欲|望的空洞的象征物,根本上,都是增补supplement。(当然,我并不是说三者之 间没有区别,我希望探讨的是在爱玛的情感经历中无法明言的究竟是什么。)这就使得爱玛和唐吉珂德站在了截然对立的两面:对于前者来说,现实生活中的情人可 以给她带来“好像”小说中的完美爱情;对于后者而言,与风车作战“就是”实践着文学中宣扬的骑士精神。齐泽克说过一句绝妙的话:“在世俗的十字架中辨认出 崇高的玫瑰。”对乌托邦的实践,决不是站在“理论/现实”非此即彼的门前。爱玛无法像唐吉珂德那样,在现实中获得对欲|望的肯定;她不断要求情人说爱她(罗 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指出,“我爱你”不是一个表态,而是一种重复),从反面表明其欲|望的匮乏:爱玛需要不断的增补——言辞、动作,甚至“风月老手” 罗道尔弗都觉得有些过分,赖昂甚至惊讶她的动作“从哪里学来的?”——因为,如果说欲|望可以找到自身的形式(唐吉珂德、浮士德,甚至唐璜),那么欲|望的空 洞就只剩下形式的象征。

爱玛死得很痛苦,她因为没有欲|望而死,她始终在说“这不是!”,而没有说过“这是!”。在这个意义上,《包法利夫人》的确不是浪漫主义的作 品,但与其说是“现实主义”(有的评论者还加上“正宗”两个字),不如说是“反浪漫主义”的作品。也许,福楼拜说自己就是爱玛,说的是这种“反浪漫主义” 的精神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