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小记(老舍)

看了傅抱石先生的绘画。有三点感想:

(一)这是真正的中国画。按照中国绘事的传统,画中应常有诗。抱石先生的作品,每一张都是诗。不管他画的是山水,还是人物,他的笔并没老老实实的镂刻形象面貌,而是抒写在山水之间,或琴棋渔樵之中,所寻得的一些诗意。于是,虽寥寥数笔,而趣味无穷——诗是百读不厌的。他的每一笔,每一墨点水晕,都仿佛象随便泼洒在那里的,可是由这些滴点线条所联成的画面却成为诗。他不单画了树影山光,也画了雨声琴韵。他的胸中似乎储聚着许多陶渊明与李太白,和他们心中的琴酒田园,所以一下笔便把古诗与诗人挥落在纸上。诗的灵感逼迫着他去作画,故能于尺寸之中得山水之奇气,写出诗人的胸襟。

(二)他的技巧已被气魄给遮住,正如杜甫晚年的诗篇,猛一看是滚滚长江,萧萧秋叶,细读后才知道字字精炼,诗律极细。抱石先生惜墨如金,最善以最经济的手法,写极复杂的景色——不,不是景色,而是情调。他使我们看得出来,他必是运思很久,而后才落笔,所以他才能信笔所之,皆成妙趣。他的粗莽正是他的精致老到;有一笔必有一定的作用,故无须多费事。有的人也许说他太好涂抹,事实上他并没有乱抹过一笔,凡是他的仿佛象涂抹过的地方都极深厚;涂抹是不会有深度的。据我看,他已经完全把握住中国画特有的技巧,所以他敢放笔泼墨,用最高的技巧遮盖住技巧,如美人不待脂粉之助丽者。他的画不是给刚刚学会抹口红的小姑娘们看的。看了他的作品,真的,我们才能明白中国画之所以能在世界绘画中占一特殊的地位——这不是小姑娘们所能了解的。

(三)可是,他也并不死守成法,只期作些不违背老规矩的画。反之,他的眼时时在留神着新的路径与方法。假若细心看,你可以看出他的构图取景与敷色,颇有些受到东洋画与西洋画的影响的地方。不信,你看看他的山林间的光线,美人背后的“色幕”,和一些极大胆的设图,都可以找出一些来龙去脉。不过,在这些地方,他可永远是主人,而不是摹仿者。他把新的方法捉来,踏在他的脚底下,不使他们兴妖作怪。他在美人的背后满涂上浅蓝的或灰红的水色(我管这叫作“色幕”),看起来似乎象日本画。可是,看看吧,那点色,那点水,有多么深厚,何曾有一点东洋画的浅薄漂亮的样子?结果,新的方法与影响只给他展开了更多的诗的境界,而没有使他失去了自信与判断。不信,请把他的画与历代的佳作比一比,你不会发现他是谁的门徒——他的画中有了新的血脉,前无古人。同时,你又不能指出他的画不是纯粹的中国画——他把新的成分带手儿取来,控制在他自己的笔下,不许它们喧宾夺主啊。

上述三点,只是感想。感想人人可发,大可信口开河,离内行话距笔尚远,因乞抱石先生哂正!

载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七日重庆《扫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