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意思及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意思及赏析

西塞山1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2,金陵王气黯然收3。

千寻铁锁沉底4,一片降幡出石头5。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1西塞山:在今天的湖北大冶县东。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刘禹锡自夔州调往和州(今安徽和县)任刺史。他在赴任途中,经过西塞山时写了这首诗。

2王浚:晋益州刺史。益州:在今成都。晋武帝谋伐吴时,派王浚造大船,船上以木为城起楼,可容纳二千余人。

3金陵:在今天的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4这一句指的是东吴末年,孙皓命人在中安铁锥,用大铁索横于面,拦截晋船,但最终失败。寻是长度单位。

5王浚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了石头城,孙皓到营门投降。

晋代的王浚曾经乘着楼船,自成都东下,金陵帝王的瑞气便黯然消失了。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在底,金陵城头悬挂着一片投降的白旗。人间有多少令人伤心的兴亡往事,但是高山依旧枕着寒冷的流水。从此四海一家都过着太平的日子,曾经的战场长满芦荻,只有秋风飒飒。

【隐忧之美】

从夔州出三峡,要经过西塞山。刘禹锡正好走了这一程,触景生情,不仅写下了这首怀古诗。前代的战乱和争斗已经不再,他身处的是“四海为家”的唐朝。古今对比,大唐二百余年统一安定的基业尤为珍贵,一定要将这统一的局面维护下去。

然而,刘禹锡所在的唐朝,盛世已经不再了。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往事似乎又要重演,藩镇拥兵自重,“四海为家”的景象之下,深重的隐忧已经渐渐显现出来了。眼看祖宗的基业岌岌可危,刘禹锡的诗中怎能没有担忧和无奈。

【赏析】

《乌衣巷》用的是燕子做线索,这一首《石头城》用的是月亮做线索,《西塞山怀古》是以山川为线索。刘禹锡的“杀手锏”就是善于寻找联系古今的线索,比较一下这三首诗在情绪和背景上的异同。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关于金陵古城的知识了,不妨也采用刘禹锡式的笔法,也来创作一首感叹金陵的文章。

【启示】

居安思危,才能长治久安。身在晚唐的刘禹锡已经感觉到大国衰落的迹象,于是不断提醒自己、也提醒同时代的人,要知道珍惜和维护现在的和平。生逢太平之世的我们,也应有这样一份未雨绸缪的心,把灾难化解在萌芽之中。国家大事并不仅仅是领人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关心的。现在努力学,将来总会有机会去建设我们的祖国,为太平盛世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