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的诗意

临江仙

苏轼

夜 归临皋[1]

夜饮东坡[2]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3],何时忘却营营[4]?夜阑风静縠纹[5]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

[1]临皋:元丰三年(1080年)五月,苏轼从定惠院迁居到临皋。临皋在黄冈县南,与长江相邻。

[2]东坡:地名,在黄州东门外,在临皋附近。地方不大,苏轼曾在此“得躬耕其中”数十亩土地,并以“东坡”作为自己的别号。

[3]此身非我有:引自《庄子·知北游》,指身不由己。

[4]营营:纷纷扰扰的样子,在这里指世俗名利奔忙。

[5]縠纹:指古代质地轻薄纤细透亮、表面起绉的平纹丝织物,这里是指微波。

【赏析】

这首词还 是作于苏轼被贬居住黄州的那个时期。《苏诗总案》中记载:“元丰五年(1082年)九月‘雪堂一夜 饮,醉归临高做《临江仙》词’。”这首词记述了一次夜 间在雪堂饮酒,醉后回临皋住所的事情以及当时的萧飒的心情。

上阕记事。说喝醉后,回到住所已是深夜 ,自己被关在门外。苏东坡并不擅长饮酒,稍微喝点儿就会醉,再加上心情苦闷,更容易喝醉。“醒复醉”,正说明已经有点醉意,神志开始模糊的状态。因为喝醉,确定不了回到家时是什么时间,所以说“仿佛”,但是他知道已是半夜 。接下来的三句运用反衬的手法写出了深夜 的一片寂静。自己被关在门外,听见家童雷鸣般的鼻息,还 清晰地听见自己的敲门声和江水声,句句有声,反而更见其夜 静。

下阕抒情。紧接着上阕的“倚杖听江声”抒发情感,自然而有意境。静夜 中,历经坎坷曲折,如今已是迟暮之年的大诗人,独自倚杖伫立江边,听着沙沙的水声,往事萦绕心头。这时会有“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感叹,坦诚而真实,能激起许多人的同情和共鸣。“夜 阑风静縠纹平”一句又重新写景,既起到了推移时间、隔开前后情语的作用,又是借景寓情,抒发了作者对宁静生活境界的向往。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心里的愿望,同时也和眼前的景物相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描写潇洒的生活,却又有一种浓重的悲凉 意味,是因为作者心里清楚,那样的生活没有实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