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嘉:上海》赏析
作者:张易萱 时间:2022-04-08 10:46:10 我要投稿!
不问多少人预言它的陆沉,
说它每年都要下陷几寸,
新的建筑仍如魔掌般上伸,
攫取属于地面的阳光、水分,
而撒落魔影。贪婪在高空进行;
一场绝望的战争,扯响了电话铃,
陈列窗的数字如一串错乱的神经,
散布地面的是饥馑群真空的眼晴。
到处是不平。日子可过得轻盈,
从办公房到酒吧间铺一条单轨线,
人们花十小时赚钱,花十小时荒淫。
绅士们捧着大肚子走进写字间,
迎面是打字小姐红色的呵欠,
拿张报,遮住脸:等待南京的谣言。
一九四八年
选自《中国新诗》,1948年第2期
【赏析】
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许多豪富大发国难财。虽然当年上海有下沉的传闻,但这些富商的大楼仍然像魔掌一样伸向天空,使地面陷于一片阴影笼罩之中。无情的商业竞争往往是通过电话进行的,仿佛是在一场空战。陈列窗中物品的标价像错乱了的神经一样。这样的社会里到处充满着不平。广大劳动群众被饥饿威胁着,而豪绅们却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他们从写字间出来径直走进酒吧间狂唱滥饮,挥金如土。每天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等待南京传来的政治谣言,因为只要谣言一起,他们又可以兴风作浪,大发国难财了。这首诗就是讽刺这些富商的,文笔稍显机智幽默,别有一番情趣。
诗是根据实际观察到的生活现象来写的,但突出了现象后面的本质意义。例如把豪富者的建筑比作夺走了平民阳光和水分的魔掌,就形象地点明了掠夺的性质;又如把天文数字(物品标价)比作错乱的神经,是现代派的大跨度取比,把天文数字引起的心理恐慌表现了出来;又如最后一节写绅士们“捧着大肚子”,打字小姐因口涂唇膏,故而是发出“红色的呵欠”,抓住了人物的典型姿态,讽刺效果就显得非常强烈,至于“等待南京的谣言”,更在含蓄的措辞中点明了事情的要害。
本诗还广泛地运用了现代诗中的对照手法,如第一节中“下陷”与“上伸”,第二节中“高空”和“地面”,“错乱的神经”和“真空的眼睛”,第三节中“十小时赚钱”和“十小时荒淫”,第四节中绅士的“大肚子”和打字小姐“红色的呵欠”,它们都产生一种互相映衬,互相强化的艺术效果。
本诗是十四行体,每行五个顿,韵脚为ABBA、CDDC、EFE、FGE(有变通)。
(袁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