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与民族

俗语有言: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于老百姓来说,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中国从农耕时代发展以来,思想文化、社会经济的进步,都是建立在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的基础之上。在人们眼中,吃饱饭才是首要的。若是一个人饥肠辘辘、面黄肌瘦,莫说为了崇高理想而奋斗,怕是连稳当的走几步路也成问题。因此,食的首要当是解决口腹之欲。

然而,食的重要之处远远不只在于解决温饱。

古时,挚友别离,文人们常常会相约在那山清水秀的地方,吟一首小词、饮一壶清酒、尝一盏点心,作为临行的饯别,食,是友情的寄托;苏洁的《父爱的木耳莲藕欧鲫鱼汤》中,那位父亲每天早晨帮人搬货,只是为了得到一袋鲜活的鲫鱼,为女儿做一碗鲫鱼汤,那浓郁的鱼汤里,包含的是他对女儿深沉的父爱,食,是亲情的载体;三毛对荷西说过的最动人的情话,就是在荷西问她“你吃得多么”的时候,她的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一点。”食,是爱情的居所。感情是细致入微的,它渐渐地渗透进生活的一点一滴里,自然而然的也就融进了食物之中。

感情在岁月中凝聚,升华形成了文化。

北宋著名词人苏东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人称“老饕”。他曾写过一首诗:“纤手搓来五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讲的虽然只是搓成环状的大饼,听起来却令人垂涎欲滴。在文人的笔下,食物和诗词结合起来,既给食物增添了一分风雅,又为诗词增添了一抹亮色。食物再也不仅限于一日三餐,它越过漫漫的历史长河,与文化一同沉淀积累,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正如我们在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里看到的一样,食物的内涵并不是昂贵的材料,它反映的是百姓在平凡的每天里对美好的追求和希冀,是千百年来淳朴的民风,以及中国渊源流长的美食文化。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渐渐放弃了对美食的寻找和探究,但无论它到底只是口腹之欲,还是爱的体现,我们都应该将它传承下去并发扬下去,因为它是民族智慧与凝聚的体现。

食,是简单的口腹的满足,是爱的融合和表达,是文化的载体和传递,它记录了一个民族兴盛的过程。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