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龙游

我到过许多城市,它们或许繁华,或许优雅,但每当我独自行走在人流中,总会想起心底那一根牵动所有思念的线,还有线的另一端,那个永远在原地等待我的地方。我于七月末尾降生至这个小城镇,从此和它结下羁绊,在血液中留下不可泯灭的烙印。

这是我眼中的龙游。

千年前的谜

这个叫石岩背的小山村,坐北向南、背山面水,自古就有“风水宝地’之说。站在村前眺望远处,一条衢江环绕而过,视野开阔,颇有神往缥逸的感觉。村边临江处有一座竹林禅寺,寺中香火袅袅,佛音阵阵。

一个在地底沉睡了上千年、举世罕见的浩大地下工程,自从20年前被几个农民无意中发现后,至今仍像一个巨大的感叹号竖立在史学家、考古学家、建筑学家和游客的眼前。这到底是谁建造的?建造的时间?建造的目的又是什么?

龙游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瑰丽壮观、巧夺天工。走进石窟,宛若时光倒流到远古。

第一次游览龙游石窟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但是那时候的情形我一直记得。

站在石窟里,是惊叹的,是沉寂的,是与千年前的谜直接接触的。这是我的心格外安静,因为它正在和历史对话。

我抚摸着石壁,用指尖的触觉感受着纹路和温度,企图触摸到千年前的真相。

可石壁不会说话。

我就这样沉默了好久。

来吃点什么吧

龙游县地理位置靠近江西省,四面环山,气候潮湿,当地居民为了驱除体内寒气,养成了吃辣的习惯,龙游县也被人们称作浙江的小四川。

我小时候经常缠着母亲给我买北乡猪肠。

剁碎的食材撒在泡好的糯米上,加料酒去腥,用酱油增色增味。肠衣要用乌猪的大肠,灌肠时要拿捏好灌料的份量,糯米煮熟后体积会增大,装得太多,就会撑破肠壁,为此,猪肠里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间,通常填到六七成就可以扎口下锅了。

将洗净的箬叶置入锅底,再依次码上捆好的猪肠,这样既可以防止猪场粘锅,还能给整道菜带来一丝植物的清香。添柴加火,撒入大料和桂皮增香,再加入老抽上色,煮上两个小时,米香和肉香在整个院子里弥漫开来。

北乡猪肠,米香肉香混合着猪油香在嘴里集体迸发,肠衣和馅料的口感分明,猪肠韧性十足,一口咬下,牙齿会遇到小小的阻力,当你冲破这个阻力,就会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猪肠里的油脂融进糯米,猪肉中的肌间脂肪带来的浓郁肉香,其中还透着阵阵辛辣,让人越嚼越带劲。

当然还有用猪肥膘和里脊肉做的道龙游家家必备的日常料理,葱花馒头。

香里脊肉丁,再用辣椒和大蒜增加刺激的口味。龙游四周竹林密布,笋是当地人最常见的食材之一,但做这道菜只用一种笋可不够,新鲜竹笋清爽脆嫩,泡发的干笋鲜味浓郁,白萝卜的加入可以产生大量汁水,让馅料的味道充分融合,最后还有撒上一大把葱花,小葱富含葱蒜辣素和硫化物质,既能杀菌去腥,还能给整道菜带来诱人的葱香。

加上馒头,这道龙游最出名的快餐终于展现出了完整的姿态,撑饱馅料的馒头,还要再次上锅蒸制,让二者的味道完美结合。松软的馒头,裹着丰富的馅料,笋的鲜,肉的香,配合着辛辣的味道,直冲味蕾与鼻腔。

同样,龙游发糕也是龙游人的信仰之一。

《龙游县志》记载,发糕产生于明代。每逢过年过节,龙游家家户户会蒸制发糕,祭拜先祖,或馈赠亲友。传闻乾隆当年下江南,品尝了龙游发糕,对其色香味形大加赞赏。自此,龙游发糕就一直作为贡品出现在皇家饮食中。发糕这种看起来极其简单的食物,传统制作工序却颇为复杂。米需要浸泡十多天,漂清之后磨成粉,加入猪油、火腿、甜酒酿等材料,蒸制的时候还不能掉以轻心,每隔7、8分钟就需要调整一次蒸笼顺序,火候更是要把控好,一个不小心,发糕蒸制就很有可能失败。成品色泽洁白如玉、孔细似针、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糯而不粘,堪称江南一绝。

说到这里,龙游的汤圆也是别具一格。

龙游的汤团,个头较大,尖头圆肚,像极了水滴。里面的馅料,并不是传统的芝麻等甜味料,而是如饺子一般,是咸味儿的。它没有传统汤圆那般粘牙,稍稍将皮咬破一点,包裹在里面的馅料便迫不及待的钻出来。

汤圆最早出现在唐朝贞观年间,是太宗李世民元宵节赏赐大臣的御用食品,唤作“唐圆”,后流传至民间,改称汤圆。到宋代,汤圆已在民间普及。

而龙游北乡汤团的出现是在唐僖宗中和元年,相传当时龙游石佛龙门山住着一对勤劳的老夫妻,由于简朴节约,置田买地家庭条件也算殷实。老夫妻死后,家业被儿子儿媳败光,后被一碗汤团激发起斗志,奋发图强,重振家业,终于过上了好日子。汤团就成了主人公的励志食物延续了下来。

在清晨,你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在小小的店面前,排着如同长龙的队伍。他们都在等待着只属于清晨的美食。

龙游清朝馄饨、湖镇古街馄饨、庙下祖传馄饨皆有百年传承。别看一只只小馄饨,味道却让人陶醉。纯手工制作的馄饨皮,薄如蝉衣,晶莹剔透,就像一件件工艺品。烧熟后的馄饨,绿油油的小葱花飘浮在碗中,肉馅入口细腻,咸淡适中,仅仅一口,就会让人回味无穷。

豆豉, 是龙游的一种传统特产小吃,用南瓜干、糯米粉、秘制辣豆酱、红、白糖等原料,上竹制蒸笼蒸熟,再烘干而成,《红楼梦》中有提到的“茄子干”和豆豉就是同样的东西。豆豉算得上大多数龙游人的最爱,为什么?辣的过瘾呀!

同样属辣的还有下面这一位。

三头一掌是广受龙游人喜爱的特色小吃,其秘决全在汤料里,用上等的香料熬制巨香汤料,卤制时间长达两小时以上,肉质酥烂到筷子一戳就能与骨头分离。入口酱汁浓郁,香辣十足。

深厚的文化底蕴

龙游也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文化小城。

40年代初期,余绍宋《寒柯党诗》、 《宋诗集联》印行。县民众教育馆编有《龙游民教》,岑风艺社编有《岑风》油印文艺刊物。鄢绍良、方牧新诗创作活跃,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诗集《黎明的呼唤》中分别选有他们诗作各一首。鄢绍良笔名畸田、司马群兵等,写有大量进步诗歌,在当时东南文坛有影响。

1948年方牧编过名《文学导报》的文学性小报。建国后,文学创作日趋活跃,50年代初先后在《浙江文艺》、《浙江日报》、《萌芽》、《俱乐部》、《北京文艺》、《长江文艺》、《东海》、《中国青年》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小说4篇,诗歌2首,民间故事1个、剧本2个。

60年代,鄢绍良剧本《飞雪迎春》获省会演奖,发表于《浙江日报》。“文化大革命”后,文学创作进入新发展时期,创作队伍初步形成,在《东海》、《苗岭》、《浙江日报》、《中国青年报》、《当代诗歌》、《民间文学》、《滇池》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小说、散文、诗歌、民间故事等文学作品百篇以上。现省作家协会会员1 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人。

旧志中多有画家记载,如祝次仲、劳景贤、姜载、余可大、余恩铹、余福博等,自宋以降代有名家。民国时期,余绍宋海内外著名书画家、书画理论家,唐作沛、吴南章、劳泰来也各有所长,时称龙游“四画家”。抗战期间余绍宋避居休尘,“四画家”过从甚密,在他们倡导下,一时去上海美专求学者10余人,画坛新秀颇多。1944年5月20日,县内举行首次版画展览。建国后,文艺创作仍以美术创作最活跃。“文化大革命”前,参加省以上展出美术作品10人次以上。洪瑞还撰《王冕》、《张书脚等画家传记出版。80年代后,创作展览连年不断,省级以上展出美术作品百件左右,洪瑞、朱秉衡、杜如望分别于杭州、广州、衢州举办个人画展。还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余绍宋书画遗作展。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5人。 刺绣、剪纸、木雕、砖雕、竹编等民间工艺美术源远流长, 应用广泛。精湛的古建筑砖雕装饰为人推重。1972年起,工艺竹编成重要出口产品。

旧时,画家多书画并檀,旧志载有余励、余嵩、余长泰等专以书法见长者。民国期间,傅振声、方鉴庵书法为县人推崇,店号牌匾大多出二人之手。近年,书法作品参加省以上展出、获奖10余件。现省书法家协会会员2人。

龙游有多种地方戏剧流行,名伶辈出,是婆剧重要发源地。民间舞蹈盛行龙舞、狮舞、采茶灯、马灯、踩等。50年代初,下库泥望见陈龙曾与奉化布龙组合,上京演出,‘名噪一时。民风淳朴,以艰苦创业著称。农民勤于耕作,治无隙地。行商不辞艰辛,“挟资以出守为恒业,即秦晋滇蜀万里视若比舍”。

每当我站在街道上,总能感受到自己心底和这个小城镇相连的一部分,无论我走到哪里,它始终会牵引着我回家。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