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岩寺作文1000字

从泰宁县城驱车南行9公里,就到了金湖下坊码头,登上游船横渡金湖,再向前行3公里,便是久负盛名的名岩古刹——甘露寺。

顺着新铺的环山步道,往前有一座新建的石拱桥,仰望前方各有一座形状酷似“钟”与“鼓”的丹色奇石。人用“右鼓左钟,妙(庙)在其中”来形容其地理位置之美妙。

过了净池,便至崖下。在石崖的左侧立着一块石碑,刻着宋状元邹应龙之子、进士邹恕的诗局“兰若半空中,云山第几重。瀑流千丈练,鹤宿五株松。晓雨禅房黑,霜林木叶红。悬岩回首望,归思过前峰”。石崖幽径外侧,古木参天,方竹成林。

从崖下登上数十台阶,就到了甘露岩寺的山门前,山门建在两大崖石对峙处,门不高,上书“甘露岩”三个大字,山门把这座多资多彩的著名古刹紧锁藏在门内。

据《泰宁县志》记载:甘露岩建于南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岩庙建在巨大洞穴之中,洞穴上宽下窄,高约80米,最宽和最深处各为30米。当年建造这个寺庙的了凝和尚,依凭岩壁,顺势架造,采用“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设计方案,巧妙地利用甘露岩的自然条件,把整个古刹建成由四座楼阁组成重檐歇山式木结构的建筑群体。整个建筑群体全赖“T”字架下一根大柱支撑着。其建筑工艺之奇特,为我国的古建筑所罕见。日本奈良东大佛殿于1180年重建时,曾派名僧重源法师三度入闽,学习甘露岩建筑工艺,重建后的日本奈良东大佛殿所大量使用的“T”头拱(日本叫插拱)即取样于甘露岩,被誉为“大佛样”。甘露岩于1958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北京建筑所曾派数位专家前来甘露岩考察,临摹壁画和拍摄殿宇的结构细部,其档案资料至今仍珍藏在北京文管会。五十年代后期,甘露岩寺照片曾先后刊载在《人民画报》和《福建画报》上。可惜,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物,因僧尼不慎失火,于1960年冬毁于大火之中。1979年在佛教徒及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鼎立资助下,仿照甘露岩原楼阁殿宇的式样,重新把它修建起来了。1982年经中共三明市委批准为正式对外开放的寺庙。

进入山门,一座镶嵌在大崖穴里巍峨的殿宇楼阁立即呈现在眼前。半山腰那根粗大的木柱,支撑着重楼叠阁成“品”字形。古人称那根大柱为“如意柱”。相传不会生育的善男信女来神庙求子,只要把“如意柱”虔诚一抱,再从木柱上刮些木屑带回家用水煎煮饮用便可得子。楼阁下的石阶,按原样重新铺修为101阶级,谓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岩内现有的建筑有“上殿”、“蜃阁”、“南安阁”、“观音阁”,还有一些附属建筑物,如厨房、膳厅、瑶台、接待处等等。

甘露岩的上殿(又称大雄宝殿)规模不大,大殿正中有释迦牟尼佛像,佛像前的香案上,供祀一尊观音大佛的塑像。在大雄宝殿的四周柱子上,有许多楹联,内容多与佛事有关,较有意思的联句有:“三界至尊可令六道众生瞻仰者咸越苦海;四生慈父能使九有启识忆念之皆登彼岸”;“玉相巍峨狮吼象鸣登法座;金容赫奕龙吟虎啸出天台”等等。

在大雄宝殿门前大厅上雨方,有一块巨大的岩壁,这就是有名的“一片瓦”。在“一片瓦”上,还有许多显眼的石乳钟泉眼,泉眼隔几分钟便滴下一滴甘泉,不管晴雨,从不间断。据说“甘露岩”之名,就由此而来。这真是人世间难得的一大奇观!

在上殿的背后,环立着三幢结构别致的楼阁,均为木质结构。右侧为“蜃阁”,奉祀地藏王菩萨像;中为“南安阁”,安奉三宝如来佛像;左侧为“观音阁”,安放观音菩萨塑像。据县志记载,右侧蜃阁,原名“吸露斋”,为明万历年间建宁文士廖用贤所建的藏书楼。县志云“廖用贤,字宾予,建宁文士,喜甘露岩之胜,构吸露斋于其左,贮书万卷。浙西钱继登题之曰‘蜃阁’”。过去,楼阁的墙壁上,都画有许多壁画图像,其形象都非常生动逼真。可惜,1960年一场大火,把这些极为珍贵的壁画均化为乌有了。

从甘露岩接待处再往上走,便是“瑶台”。这里居高临下,站在这里向里看,重楼叠阁的寺庙全貌跃入眼底。再往外远眺,只见远山苍翠,层峦迷蒙,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挂在松林间,月光在禅房前浮动,清风送来阵阵的松涛声,伴着禅房里散出的钟鼓声,使人恍入仙界。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