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作文800字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6-07-26 17:49:18 我要投稿!
【第1篇】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父母长辈,养育了后代,后代晚辈赡养和孝敬父母长辈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在某种程度上,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反哺情节”至今仍是维系社会及家庭走向和谐,温馨和安宁的重要力量。《本草纲目 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说,乌鸦——是一种通体漆黑、面貌丑陋的鸟,因为人们觉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类普遍厌恶。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乌鸦反哺的故事经一代代的口授心传,已为许多人知晓。同理,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虽然它们不知道是谁生的它们,是谁哺育它们长大;尽管它们不知什么是感恩,但却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乌鸦懂反哺,羔羊能跪乳,何况人乎?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过:“天底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而中国曾有一句古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意思是说:“树想静下来但风却不断地刮使树枝摇动,儿女想待奉父母了,但可惜这个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主要用来比喻人生无常,总是有很多的无奈,很多事等你想去做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天总是不从人愿,父母在时不孝敬,等他们去世了,后悔莫及,那还有什么用呢?懊恼,父母会活过来?不可能!早知如此,何不在他们还健在的时候,多陪陪他们,与他们说说心里话?在他们生病的时候,悉心照料他们?
外出的时候,记得给父母报个平安。通常,这些小事会被人们认为所无谓,认为这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并不在意。可你们想过吗?就是这一小小的举动也会使父母茶不思饭不想,在下雨天的时候,你可想到他们会站在门口祈祷外出的孩子一路平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依托父母来到这个世界,同时又要依靠父母的辛勤养育才能长大成人。多少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日子里忧心如焚,夜不能寝;多少父母为使孩子吃饱穿暖,节衣缩食;多少父母为使孩子生活得更好一些,宁肯自己忘我工作,废寝忘食!
生活在文明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应树立这样的观念:倘若有一件衣,应先给父母穿;倘若有一口饭,应先给父母吃;倘若有一间房,应先给父母住。因为我们坚信,人生天地间,孝为百行首!
【第2篇】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字上是“老”,下是“子”,这意思说的是父母老了需要子女支撑。
“满室春风不断吹”,家中亲情的温暖好似春风,尽管家庭有多么困苦,多么艰难,那也是温暖如春的。那些穷苦家的孩子,为了照顾父母和家中的老人,而在自己心里埋下了一颗“孝”的种子,如果说,那仅仅只是因为他们家中光景差而那些孩子才会如此比城市中的千金和阔少们还要孝顺的话,那么,这样的情况,在我八岁那年遇到的情况根本就是相反的。
我八岁那年,父亲在城里租了套房,我们一家五口便从此定居下来。我们住在二楼,楼下是一个在实小读五年级的大姐姐,她和她的爷爷奶奶以及她还未成婚的舅舅住在一起。她的父母在上海工作,听说她的父母每个月都会寄个五六千元钱到家里作为生活费,但每次她看着奶奶手中寄来的大把大把的钞票时,却不见她脸上有过一丝喜悦,也不见她家中的光景好起来。从那一年开始,我们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
她是我们小区人人口中称赞的孝女。那时,她扎着长长的麻花辫,眉清目秀。每天清晨,当我还在纠结如何咽下眼前的那一碗稀饭时,楼下就传来她家小铁门“咔叽”一声的打开,随着她一声清脆而明朗的“奶奶,我上学去啦!”,轻轻地,又是一声“咔叽”铁门关上,小区的清晨就这样被她唤醒了。
一次,我是真的没事干,趴在阳台铁杆上看着楼下,等着她出来,看着她的奶奶一心栽培的小菜园。坐了许久,突然听见楼下“卡擦”一声,我连忙爬起来看,是她出来了吗?没错,她的身后还有一个硕胖的身影,那就是她的奶奶。她伸出左手,搀住她的奶奶,右手垮着小竹篮。她们娘俩穿梭在小菜园儿里,她紧紧地跟在奶奶身后。而就在她老人家正要弯腰择菜的时候,却被她制止了,她说:“奶奶,你的腰弯不下去的,昨天都闪着了,你来指,我来择……”说着,她松开了搀着的那只手,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微微探出一只脚,井然有序的听着奶奶的指挥,把一把又一把新鲜的小白菜择进篮子里,她似乎边择边说着什么“以后这些事我来干就好了,等我考上一中,您和爷爷就可以享清福了……”我瞧着,她弯着腰择菜时,却浑然不知她身后的奶奶已经是热泪盈眶了,老人家眼角闪烁的泪光,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透亮,那是幸福的眼泪,老人家挽起衣袖,偷偷地拭去泪水,看着自己面前的孙女儿,眼里满是对孙女儿的疼爱和感动,不枉这十几年来这样悉心地照料,不枉这十几年来受的苦和难……过了许久,太阳渐渐淡下,我坐在阳台的小木凳上,回味着那一份真挚的孝心。不一会儿,她站在楼下喊我一起去顶楼玩儿。
我们坐在天台上,眼望着那夕阳带着它火热的红艳逐渐躲下地平线,她望着天,说:“我好害怕会有一天,他们会像这夕阳一样离我远去。”我扭头看着她,她抬着头,咬紧了嘴唇,眼里泛着红光,一串又一串晶莹透亮的泪珠滴在我的手背上,她的眼泪的冰冷或炙热,只有我和她懂,她的孝顺,随着泪珠的滚落,落在我冰冷自知的手背上,落在“咔叽”作响的小铁门上,落在小菜园的土壤上……
“我们以后,不再看日落了,看日出好么?”她强忍着泪水,转头看着我,挤出一个微笑,等我的回答。
“好!”我心不在焉的看着天空回答着。
到了第二天,太阳还没有挤出山头,我便应约早早的起了床,干完了稀饭,待我去顶楼等她时,却迟迟不见她的身影。我跑下楼,敲开了小铁门,但“咔叽”一声过后,我面前的只是她的奶奶,老人家说,她昨天晚上被她的父母接去上海生活去了,老人家的脸上满是不舍与思念。看那红艳的太阳放肆的涌出山头,照亮了那充满感动的小菜园……
从此,小区的清晨没有了那小铁门的“咔叽”,没有了那清脆而明朗的问候,唤醒小区清晨的任务,没有人再接手……
我一直认为只是环境造就了她善良孝顺的内心,而她的不计名利,她的善以及她的孝,都感染了我,都让我为之动容。
“百善孝为先”在她的身上毫无保留的体现了出来,也许,我们都应当向她学习,学习她的善,她的不计名利,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她的孝。孝是我们对父母老人的养育之恩的回报,“百善孝为先”,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我们从每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成为一个知恩懂恩的孝顺的学生!
【第3篇】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百行之首,百善之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也是我们的家风家规。
爸爸常常给我讲,他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对他的教育就很重视孝心教育,经常给他讲一些古代关于“孝道”的故事,在生活中也经常善于发现他们一点一滴的孝行,而且将这种孝行用“放大镜”放大,在潜移默化之中,悄然无声地将这种“孝道”一代一代传承着。
现在,我们和爷爷奶奶分开住,爷爷奶奶住在柏合,每周回去看望爷爷奶奶是雷打不动的规矩,没有不可抗的原因,爸爸妈妈都会带着我回家看望他们。回家后,一家团圆,大家坐在电视机前、坐在饭桌旁拉着家常,天气好时陪着爷爷奶奶到田埂上走一走,晒晒太阳。这是平凡人的平凡故事,这种陪伴给爷爷奶奶带来了快乐,这是孝心的践行,这是“孝道”的示范。
在对我的教育中,爸爸妈妈没有说教,而是一次一次的以身作则。我从牙牙学语开始,给爷爷奶奶递一个苹果,端一杯水,这种不起眼的小事,爷爷奶奶都会欢心地称赞道:“我们小孙女好有孝心哟!”正是这一点一滴地积累,我才践行着这种“孝道”。爸爸一直清楚地记得,在幼儿园时,我发了一片面包,悄悄地给他们带回来,说:“妈妈,这是老师多发给我的面包,你吃吧!”在小学时,老师奖励了两颗糖,我小心地放在书包里给他们带回来,说:“爸爸,这是老师奖励的糖,只有两颗,你和妈妈各一颗。”老师在课堂上奖励了几颗小豆豆,我舍不得吃,带回家来说道:“妈妈,这是老师奖励的,我们和爸爸一人吃几颗吧!”学校发了鸡腿,我没有舍得吃,用卫生纸包好,下午放学回家,兴奋地告诉我们“爸爸妈妈,我给你们带了鸡腿回来!”……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其实我也想吃,但是我更希望和爸爸妈妈分享。爸爸说这正是孝心的体现。周末我看到爸爸没有吃早餐就开始工作,会亲自冲好了牛奶麦片给爸爸端到书桌前,当爸爸停止敲击键盘,端着麦片,大口大口地吃着,并幸福地说道:“女儿真有孝心,谢谢!”我的心里好不温暖!
有了孝心才能“推已达人”。爱自己的父母、长辈,这是“孝道”,将这种爱延伸到爱自己的老师,这是“师道”,将这种爱延伸到爱自己身边人,这是一种“友道”。爸爸妈妈将“孝道”教育延续着,我的孝行、尊师重道和团结友善已走在路上。
【第4篇】
“ 孝”是我们从小到大都熟知的一个字,古有谚语“百善孝为先”其意为,所有的好品德中孝是最重要的。我很赞同这句话,也已这句话为行事标准。
想起小时侯爸爸跟我说孝的构造,孝的上半部是老的上半部,下半部是一个子,意思是孩子将老人扛在肩上托起来就是孝。这个解释很简单,但是很有道理。孩子将自己的家人,长辈托起而这种托起不仅仅是心中的更是行动中的。在生活中我们要尊重家人,事事都需尽心,尽力。
想起那年回老家过年,感受颇深……
清早起来头从被窝里伸出来向窗外看,窗户已经被洁白的雪花遮的严严实实,几乎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只有些许冬日的耀光透进来。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向大门外冲去,看到的是一个童话般洁白的世界,原本绿油油的小麦叶早已被厚雪盖住,厨房上的烟囱冒着炊烟,在这寒冷的天里带来了一丝温暖。屋檐下我为奶奶盘头发,茶桌前爸爸给爷爷倒着才泡好的红茶,大灶旁妈妈盛着稀饭,餐桌边弟弟咽着口水。好幸福!
饭后待我和妈妈收拾完碗筷,一家人便踏上了赶集之路。一路上看这家家户户门前都停这小汽车,我想那定是孩子们都回来过年了。不论是一年里收获颇多还是凄惨收场,都会回来,回到这个有家人的地方,因为不论在外打拼成功与否,而在这他们都会成功,因为他们在尽孝,在用心温暖自己的家人,用自己的行动在证明他们孝心,让家人感动。这是孝。
集市上奶奶买了好些菜,尽是我们的最爱。妈妈走在奶奶身后,我跟在妈妈身后,每当奶奶选完一样菜妈妈总会自然的接过,然后给钱,逛了几家摊位妈妈手中就集满了各色的塑料袋,我伸手去拿下其中的几个,奶奶也去拿,可妈妈只给了我几个小袋子,并为让奶奶提,也是从那时起,我心中生成了一个原则——只要我有手,就不能让爷爷奶奶提东西。这是孝,是在我很小时就有的一种概念,而这是爸爸妈妈用行动告诉我的,孝又何尝不是一种传承。一种祖祖辈辈人心中该有的担当。
午饭时,我和弟弟狼吞虎咽让全家人的眼中都溢满了欣慰。那时我还不高坐在椅子上也只能冒个头在饭桌上,于是我总会两脚一蹬站在椅子上探着身子夹菜到爷爷奶奶碗中,弟弟也学我,可他手太短,够不到爷爷奶奶的碗,于是二老总会伸碗去接,心中满是欢喜。
孝也许就是如此吧,既简单又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