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后街,福州的文脉作文1200字

冯骥才在《城市的文物与文化》这篇文章当中说到,城市文化的内容很广泛,它更多地表现在大片大片的民居中,它是城市整个生活文化的载体,也是城市真正的独特性之所在,就好比北京的城市文化不是在故宫,而是在胡同和四合院里;巴黎的城市文化不是在罗浮宫,而是在那一片片被簇密又婆娑的常春藤覆盖的老街老屋之中……这,让我想起了我家旁边的那条古老的南后街。 

在孩提时代,我就与南后街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上学念书的需要,我常常和爸爸妈妈一起穿梭其间。那时的南后街还没有重建,古老的木质房屋掩映在棵棵古榕斑驳的树荫下,脚下的青石板常常为青苔覆盖,街道两边的小店虽没有富丽堂皇的装潢,却都透着一股朴实人家家居生活的淡雅情调。每一家店的墙面都刷成最原始的白色,有的甚至爬满了雨水的流渍;其中摆放的货品虽不鲜亮,却也琳琅满目,错落有致。服装鞋帽,日用百货,传统工艺品……那时天真好奇的我就喜欢上了她,常常坐在大人的自行车后座上,从那古老的青石板上,悠然地滑过。每一趟都有新发现。而南后街呢,就像一个微笑不语的老朋友,静静地迎来送往,慈爱地满足我小小的好奇心。

我渐渐长大,经过多次的深入探访之后,从古民居泛黄的告示牌上得知,原来我的这位“友邻”在唐代王审知建立闽国起,就已经诞生了。啊,南后街原来还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千岁老者啊!

来到南后街附近的林则徐祠堂,眼前仿佛涌现出鸦片战争的惊涛骇浪。鸦片化成的浆液在灼热的石灰水翻腾、挣扎,最终无奈地汇入大海的波涛,与历史的尘埃一起付之东流。步入林觉民故居,辛亥革命的烟云似乎又弥漫在面前,我仿佛听见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振臂高呼,他们的生命虽然已经逝去,但他们那跨越时空的呐喊声却永远镌刻在历史的册页中……南后街那斑驳脱落的一砖一瓦不仅见证了历史,更培养出许多历史伟人,真是当之无愧的历史老人啊!不仅如此,我发现南后街还是一位秀外慧中的“文化之母”。《天演论》为中国人打开了一扇向西方学习的大门,《繁星·春水》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蕴藉了爱的关怀,《与妻书》教会了中国人既要爱家更要爱国的朴素情感……

如今,南后街做了一次“美容”,变得更加容光焕发。周末,我又一次漫步在那古老的青石板路上,看“同利肉燕”搬进了新家,崭新的门脸笑意迎客;“鼎鼎肉松”焕发了青春,打扮赶上了国际潮流;“永和鱼丸”味美飘香,成了大家交口称赞的“明星”……啊,眨眼之间,南后街也与时俱进,摇身一变,成了一位“时尚达人”。于是,只要一有空,我更爱去南后街散步,而南后街总会用一场古朴庄重的软木画展或妙趣横生的寿山石刻展来盛情迎接我……

福州有高楼林立的五四商业区,有华光璀璨的江滨观光道,有四季常春的西湖花展,有香烟缭绕的涌泉古寺……但你要寻找福州的城市文化,却一定要来这一条古老的街道——南后街,它就是福州城的文脉,从古到今,绵亘至未来!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