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亏是福作文600字

【第1篇】

郑板桥的名言,除了“难得糊涂”之外,还有四个字:“吃亏是福。”

中国有一套电视连续剧,是以郑板桥为主角,很受欢迎。不过,当中很多是根据野史,不足采信。

可以采信的,是郑板桥的名言,除了“难得糊涂”之外,还有四个字:“吃亏是福。”

“吃亏是福”很像现在十分流行的佛家语,是许多信众常挂嘴上的:“有舍有得”也就是“舍得”。

依郑板桥的说法,是:“宽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

这种说法似乎比“舍”后会有“得”的层次要高。

很多人都不认同“吃亏是福”。

一遇“吃亏”即刻想从中占“便宜”。

美女遇俊男,因情生而交往,一旦俊男或美女中,有一方提分手,另一方第一个反应是不要吃亏,赶紧提出要讨回赠送礼物,或索求金钱赔偿。甚至不排除闹上法庭,撕破脸皮,沦为笑柄。

郑板桥在最失意的时候,离开官场,从杨州回到兴化途中,看到竟然有人售卖郑板桥的书画。

这些书画,全是仿冒的。

常人见了,恐怕都会怒火中烧。

郑板桥一点也不动怒,他心平气静告诉对方,自己就是郑板桥,而且赞扬对方,仿冒几可乱真。

最后,勉励对方:“只要另辟途径,不模仿,说不定有那么一天,会超越郑板桥呢!”

这是何等胸襟?

郑板桥明明是吃亏,能坦然面对,肯定能获得心安,心安已是福,何必再求什么福报?

明朝有一个洪自诚,曾这样说:

“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

郑板桥就是能“让一着”和“纳百川”的人,二千多年前的老子,也说过很有名的两句话,那是:

“既以为人,己愈有 。”

既以予人,己愈多。

郑板桥的“吃亏是福”,和老子的思想,同出一辙。

【第2篇】

第一次听说“吃亏是福”是在初中化学课时,身广体胖的郭老师说的。因为稀有所以记忆忧新。

人世间,总有些人常怕自己吃亏。因而他们总爱斤斤计较,处处较劲,即使是蝇头小利,也要吵闹不休,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他们若占了点便宜,心里就沾沾自喜格外舒服。

其实,做人是不能怕吃亏的。做人的可贵之处,要有点乐于亏己。事实就是如此,自己主动吃点亏,往往能把棘手的事情做好,能把很难处理的问题解决得妥妥当当。

有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年过年前夕,皇帝下令赏赐朝中每个大臣一头牛。牛有大有小,有肥有瘦。在分牛时,负责分牛的大臣犯了难,不知怎么分才能让大家满意。正当他束手无策时,一位大臣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说:“这批牛很好分。”说完,他就牵了一只瘦牛,高高兴兴地回家。众大臣见了,也都纷纷仿效他,不加挑剔地牵了一头牛就走。摆在大臣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这位大臣既得到了众大臣尊敬,也得到了皇帝的器重。对于这位大臣来说,吃亏不正是福吗?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向生活艰苦朴素,平易近人,为国家民族日理万机、废寝忘食。我们知道周总理的睡衣有好多补丁,我们知道周总理16年只穿了两双皮鞋----周总理说国家还很穷,他身为国家领导人要起一个带头作用。难怪1976年在零下几十度的寒风中,长安街头,百万群众自发地为周总理送行。从个人角度来说,周总理是吃了很大的亏,但是他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吃亏者,能让人们觉得他有肚量而加以敬重。这样,吃亏者的人际关系自然就比别人好。当他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乐于向他伸出援救之手;当他干事业时,别人也肯对他给予支持,给予帮助。他的事业自然就容易获得成功。毋庸置疑,能吃亏者,大都是心胸宽阔者。而这些人呢,就比别人更能为国建功立业。有人说:一个人心胸有多大,他做成的事业就有多大。的确有理!只要我们留心一下历史和身边的人就不难发现,凡那些取得了巨大成就者,尤其是那些有杰出成就的人,无一不是胸怀宽广、能吃亏的人。相反,再看看我们身边那些一生无所作为,无所建树的人,有哪一个不是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不肯吃亏之辈?由此可见,吃亏不是福吗?

身为人师,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又在教导孩子们“吃亏是福”。这无论是对个人、家庭,还是对社会,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事情。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