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全知道的劳动世界》读后感1000字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你不全知道的劳动世界》读后感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需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

——题记

暑假在家,与妈妈共同读了《你不全知道的劳动世界》,感悟颇深。

历史的真相

中国学者梁启超曾说:“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可是,仔细想想,历史的发展仅仅是这些大人物所推动的吗?明朝时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下令修建明城墙,历经二十八年的风霜雨雪才建造成固若金汤的古城墙续接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于此,有人说:“朱元璋可谓是明城墙修建的最大功臣啊!”确确实实,朱元璋是天子,若不是他下达旨意,何来今日巍然屹立的明城墙,可筑城之首功,他真的当之无愧吗?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出发来思考这个问题,若没有平民老百姓夜以继日辛勤劳作、没有工匠木匠筚路蓝缕之辛劳,又哪来这一项被世人所称道的丰功伟绩?诚然,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在这项浩大的工程中,举国上下,不仅仅是朝廷命官制定政策,更有千千万万的平头老百姓,不舍昼夜,齐心劳动垒起了这坚若磐石的城墙。一砖一瓦间,都是不愿愧对先祖的华夏人。由此观之,明城墙,也是“民”城墙。一旦拂去掩埋人类历史真相的厚厚尘埃,便可清晰看到,无数的历史奇迹都是由广大劳动者书写。历史前进的每一个脚印,无不浸透着千千万万劳动者的汗水与智慧。

劳动的模样

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不同形态的劳动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域发挥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那么什么样的劳动更有价值呢?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对于这个话题,大家可能意见不一。有人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品种改良、铁路规划、卫星发射,哪一样都离不开伟大的脑力劳动。”的确如此,没有对星空的仰望,谁能知道脚下的路去往何方呢?可也有人认为体力劳动更有价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粮食的生产、铁路的修筑、卫星的发射……没有工人和农民等的参与,根本就没法成为现实。”这样的说法也没错,理想再美好,没有执行与操作,都是一纸空谈。仰望星空最终的目的是脚踏实地地前行啊!所以说,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辅相成,在现代生产生活中,两者的协同合作十分重要,因为这才是劳动本来的模样。

光荣劳动者

常言道:“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只不过是挺身而出的凡人。”日常生活中,有我们“看得见”的劳动者,也有我们“看不见”的劳动者,伟大的劳动者并不总是与我们相隔甚远,更多时候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在2020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数医护人员,志愿者挺身而出,活跃在抗疫一线。有一位八十四岁的耄耋老人,十七年前,他是抵御“非典”的国之利刃,十七年后,面对新冠肺炎,他又一次挺身而出。他就是钟南山院士。媒体曾这样评价他:八十四岁的钟南山,有院土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这是我们都“看得见”的劳动者。而其他的我们“看不见”或关注不到的劳动者,像八达岭长城站建设者、京张高铁调度中心的工作人员、铁路维护和检修员等等等等,他们都在为社会、为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的辛勤劳动、苦苦付出,往小了说,是为了自己挣钱养家糊口;往大了说,就是为国家建设、为人类的便捷。所以,每个职业都是高尚的、都是值得尊敬的;每一位劳动者都是光荣的、都是值得尊重的!

如今,我们逶迤的长城是秦皇汉武历代坚守的;我们纵横的交通是徐霞客亲自用双脚丈量的;我们生活的大数据时代是无数科研工作者苦苦钻研而来的。大西北的荒芜古有霍去病今有袁隆平;蜀道的青天之难,挡住了倭寇留下了苏东坡的红烧肉……

如此,人类要生存,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强盛,确实都离不开劳动。 正如本书封面所说:“时代只是改变了劳动曾经的模样,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理却从未改变!”不畏艰辛,诚实劳动,方显英雄本色!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