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有感作文1000字

【第1篇】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可以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人读出了“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的凌云壮志,有人读出了“朝闻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读论语,更多的则是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同他们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其实,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这正是我们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东西。  

人应该如何生活呢?孔子给出的第一个答案便是“爱”。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礼”,如何宴请宾客,如何侍奉国君,所以礼节他都一板一眼、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在他看来,没有仁爱的根基,礼也是无用的。这点孔子曾反复阐述。尤其是对父母之爱。他谈论孝,人人都说孝就是奉养父母,而他却说如果不能从心底里敬爱父母,这又与饲养犬马有何区别?事实上,也只有基于真诚的亲子之爱,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孝道。当别人向他请教治丧之礼时,他简洁的回答:“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从心底里真的为逝者悲伤,一场充满爱的丧礼,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实,不论是古今中外,对于任何人来讲,爱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们能够达致幸福快乐的阶梯,不懂爱的人便不会懂得生活。但今天的孩子呢,他们受过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我们那个时候更聪明更灵巧,却很少看到他们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激,父母尽最大所能给了孩子一切,让孩子觉得接受别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却独独忘记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他人,而爱的缺失,不仅仅会让孩子在今后的集体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没有爱的人,无法体会到生活中最高的快乐。因此,真诚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这也应该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中心。  

《论语》所传递的第二个生活的要诀,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态。生活中常常能见到让你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会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曾经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么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可以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因为穷而作乱。这份安于贫穷的心境至为难得,而他之所以能够安于贫穷,正是因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够在贫穷中找到心灵的支点,才不至于失去平和心态。孔子并不掩饰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诚的说:“如果能够发财,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但他也并不强求:“如果发不了财,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爱的工作。”达致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唯一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他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观贯彻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够在物质的清贫之外,找到自己心灵的安稳和快乐,因为他们的喜怒并不依赖于外物,而存在于内心的安详与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让几个徒弟各述其志,对那些看似远大的抱负,他置之一笑,而当曾点淡然说出自己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风中与童子嬉戏时,他却赞许的点头。可见孔子在内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必须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要能够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人活在世上快乐与否,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他能否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他用一句话为这个原则做了最好阐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诉人们,与朋友之间,不管相处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强求两人观点完全一样。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应该能够保持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进而获得真正的友情。当受到他人伤害的时候,他不赞同无原则的以德报怨,因为善待对自己坏的人,实际就是怠慢了真正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认为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也是做人原则性的体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这点说来容易,但它需要个人有足够的判断力,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够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坚持的,什么是可以包容的,什么是应该反击的,这一切的前提,便是个人具有精神上的独立性。最能体现这种独立性的,便是那句著名的“不怨天、不尤人”,这是一种充分自我负责的态度。有了精神的独立性,便能够在任何情况下独立承担其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从外界或他人身上找借口,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逆境中奋发而起,不论外界条件是贫是贱,是乱世还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除了这些精神层面的生活以外,孔子还很关注人们日常的行为。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孔子对“玩”的态度,他把玩看作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人生需要有充分的消遣和游戏。在“志于道、依于仁”的同时,他也不忘“游于艺”,当他闲居在家时,一改在朝中谨慎之貌,而是“申申如也”,放松自然。当看到别人饱食终日,他便劝人下下棋,也是很有益的活动。总之,生活的快乐总是可以自己寻找的,生活的色彩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我感觉《论语》和其它经典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应该学习的,也是我们教师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今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择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第2篇】

品论语,颂中华文化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已经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流传,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包含许多元素--京剧脸谱、十二生肖、四书五经等,它们每一笔每一划都源于炎黄子孙付出许多汗水和智慧。

《论语》是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们创作的,是儒家的“仁”思想的代表作品。它自然也是我们炎黄子孙创造的结晶之一。《论语》包含了为政篇、学而篇、子路篇等,主要讲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一些言行语录。它的每一短小的语句都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故事,但蕴含着人生的大道理。它通过神情语态和行为举止的描写,把它点缀得更加精彩。它还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论语》还通过从细致上刻画人物形象,子路的真诚鲁莽,颜回的温婉贤明,言偃的谦虚好学,曾点的潇洒脱俗等。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善良孝顺的子路为父母借米,子路是春秋鲁国人,在他很小很小的时候家里很穷,连普通人家顿顿吃的大米都没有,常年靠吃野菜粗粮为生。有一天,平时最疼爱的他的父母想吃大米,但因为家里一直很贫苦,没有经济条件,没办法实现这个愿望。子路知道后,想了想,自己身上没有一文钱,也就只能去几十里路外的亲戚家借大米。然后,子路不远万里,为了父母不辞艰辛翻过了一座座的大山,走了好几十里路才向亲戚借到一小袋米,只为满足父母小小的愿望。回到家后,他又亲手为父母煮好大米,心满意足地看着父母吃着香喷喷的大米。邻里邻居都因为这件事情纷纷夸子路孝顺听话。

《论语》中也有很多语录让人深有感悟。述而篇中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个道理家喻户晓,但又有多少人善于采纳接受古人的经验?这句话对我而言,也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曾在我成绩优秀时,督促我前进,并告诉我以他人为鉴,善于向他人学习优点,扬长避短,做最好的自己。为政篇中的“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教会我对于答应他人的事情要确保能做到,否则就不要轻易向他人许诺。泰伯篇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教会我不要在小事上耿耿于怀,这是不理智的,要善于向长远来看,做一个理智看待事情的人。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通过自己经历的事情来总结的为人处世的真本事。但《论语》也有另一面,从前隋朝皇帝在实行科举制度选举重要大臣时,要求大臣对《论语》等照本宣科。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而我提倡鉴古御今,学以致用。在现在的社会上,但靠读《论语》等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内心的精神需求了,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创新。

“取之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伟大的中华传统,我们不该一味地去盲目顺从,而是基于传统的理念,更进一步,让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领域上更加辉煌,更加精彩。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