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看了老师推荐的《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本书,才深刻体会到,在教育培养孩子的道路上,作为家长的我们,真可谓任重道远。“蹲下来”告诉我们的是一种态度,一些方法,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怎样和孩子真正成为朋友,在学习、生活,特别是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等方面给予帮助,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反思和不断改进。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

对于孩子,他们眼前的世界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们对一切未知的食物都充满了好奇,而往往在大人眼中,绝大多数早已司空见惯。这时就需要我们具备足够的耐心,去思考孩子究竟想得到什么样的答案。记得儿子还很小的时候曾经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吃饭呢?当时我的回答就是简单的“饿啊,不吃饭就没有力气啦”。现在想想,孩子虽然小,但这个问题充分说明了他当时是有目的性的:不愿吃饭。其实孩子有时问的问题或者说的话,就是他们当时的一个愿望展示,他们以问题的形式告诉你,是害怕直接提出来被家长予以否决,而我们往往都忽略这一点。

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色,于是大量的兴趣班、补习班便应运而生,当然这也有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这本无可厚非。我们则往往忽略了孩子们真正想要的东西,甚至将一些我们家长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孩子,当孩子在某些方面出现抵触情绪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做到充分理解。其实他们想要的只是多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而已。记得去年春节,我们让孩子说一个新年愿望,他想了一会却又欲言又止。这一举动让我们察觉到了什么。为了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就让他写在纸上收起来,并承诺不看,看新年里能否实现。后来才发现,他写的是“希望少上一些兴趣班,多点时间玩该多好啊”。这样单纯的愿望让我感触很深。其实平时兴趣班的途中也曾表达过这样的愿望,可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我们都采取了一些孩子其实根本还无法理解的言论加以引导,甚至利用家长的“威严”,予以了“说服”,甚至是“镇压”。我们每一位家长在这一点上多多少少都会比较专断独行,愿望很美好,但却值得我们深刻反省,如何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小思想,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护。

近期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觉得,在“和孩子做朋友”方面,我做的相当的不到位,我应该向孩子道歉并努力改进。就在上周,我们一家带着儿子的表妹一起去超市。孩子们在一起难免追逐打闹,期间儿子由于不小心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当时的我因为之前屡次提醒未果而显得非常气愤,便训斥了他,命令他自己站起来,并不允许别人搀扶。儿子看样子摔的有些疼,但因为害怕还是强忍着自己站了起来。这只是开始。第二天送他去上围棋课,我在外面的房间里戴着耳机看着手机等他下课,与他并没有任何语言、动作和眼神的交流。而就在课间,老师的一番话让我有些羞愧甚至无地自容。大致意思是:儿子在上课时,老师提问或批改作业时,有答错的时候,都会透过隔着的玻璃看一下我,看看我是否注意到他的表现。最后老师还说了句:看来李彦泽真的好怕你啊。正是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这难道是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和孩子建立起来的关系吗?这应该是我们作为家长最大的失败和悲哀了吧!

有时过度的严厉,以为这样会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往往使得我们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对孩子的性格成长产生影响。更多时候我们应当像朋友一样与他们相处,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关心和帮助,而不是置之不理;在孩子犯错时,给予理解和指导,而不是一味责备;在孩子取得成绩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而不是漠视。作为家长,需要努力营造一个让其身心都能健康成长的环境,毕竟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以后,我要好好的做位与孩子能做朋友的父母!向着这个方向努力!也许孩子以后未必能成多大材,未必能有多大出息!但我的目标希望他至少能成为大家都喜欢,都认同的好孩子!有修养,有内涵,有责任感的孩子!而这些需要我们做父母平时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少的因素!

【第2篇】

我们知道,只有两头高度差不多,水才有可能在中间的管道里来回流动,如果一头高,一头低,水就只能往一个方向流了。孩子与父母的交流也是相同的道理

当他呱呱落地时,我们做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照顾他的吃喝拉撒,而没有具体上言语上的交流,多部分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去引导着孩子的信任与依赖。

当他牙牙学语时,我们做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用正确的普通话去教导孩子一字一字的重复学习着。

当他开始与父母正常一点点交流时,我们做父母需要做的就是以身作则,一诺千金,给孩子指导一个正确的成长方向。

当他进入幼儿园时,我们做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开始慢慢放手,让他与同龄人学会交朋友,每天倾听着他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与他一起开心,与他一起八卦,与他一起憨憨的笑。这个时候,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让他的幼儿园生活每天都是开心的!

而当他进入小学时,这个时候,就是孩子学习生涯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做父母需要充当的角色不仅是做宝宝的朋友呢,更要做他学习上的老师,生活上的朋友。当他在学习上遇到不会的时候,我们做父母就会慢慢的给他解释正确答案的过程,让他自己从我们的提示中写出正确的答案。在生活上,我们会听他在学校里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会听他说哪个同学的优点与缺点,在他说同学缺点的时候,我们没有阻止他,而是问他这个同学除了这个缺点外好,还有什么是点呢?如果换成别人在背后说董子越同学如何不好时,你会是什么心态呢?在生活中,我们要教育他学会换位思考问题,要教会他如何去学习别人的优点!

在不同的年龄段,我们做父母充当不同的角色。我们做父母不仅要做的是付出,更多的是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不要以为做父母说什么都对的呢,不要以为做父母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

其实孩子有孩子的思维,有孩子的观点,不要以为他小,就忽略他的思维与观点,这样长久积累,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理解,会跟父母有隔阂。

做父母不妨放下自认为“高大”“无私”的头衔,蹲下来静心听听孩子的心声,当你给予他物质上的幸福,也许孩子只求父母一个简单的拥抱或者一句关心细腻的话语呢?

做父母不要把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不让孩子去走,认为这是错误的,做父母忘了自己曾是这样的经历,却在孩子身上重倒复辙。做父母可以善意的提醒孩子这件事做了后有什么坏的后果,如果他非要坚持,做父母不要一味的去阻止,当这件坏事进行到一半时,孩子会意识不好的结果,他会有自己的判断力,他会放弃的,以后,他会慢慢的觉得父母说的是对的。

我们做父母的不是强求孩子做你的接线玩偶,不要强求孩子对你言听计从。我们试着蹲下来跟孩子当作朋友之间的交流,跟孩子亦师亦友!

以后,我要好好的做位与孩子能做朋友的父母!向着这个方向努力!也许孩子以后未必能成多大材,未必能有多大出息!但我的目标希望他至少能成为大家都喜欢,都认同的好孩子!有修养,有内涵,有责任感的孩子!而这些需要我们做父母平时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少的因素!

【第3篇】

前几天,偶然的机会有幸阅读了著名心理教育专家杨谨写的关于亲子教育的书——《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感触很深,久久不能平静,产生共鸣。它就象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作为父母的许多不解、困惑和无所适从。解读了我们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内心被困扰的层出不穷的难题。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是一种大智慧,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和决心加上运用得当的时间和空间来教育和引导孩子。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所讲述的每个故事每个小案例都感觉似曾相识。而杨谨教授对故事的深入剖析,提出的解决方法也是招招击中家长的要害,每个字每句话都说到了家长的心坎里,心悦诚服,处处感受到教育的智慧。真的是受益韭浅、获益良多。现在的父母不能再扮演单一的角色,不仅是孩子的父母,也是孩子的老师,朋友……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父母要根据孩子的需要来扮演不同的角色,才能适应孩子不断成长的需要。书中讲述了人生三大叛逆期:宝宝叛逆期、儿童叛逆期和人们所熟知的青春叛逆期。而我们的孩子现正处于儿童叛逆期,由于孩子认知结构的快速丰富,他们从幼儿园步入更加类似小社会的小学阶段。他们更加渴望支配自己的时间,更希望自己的独立想法能够被认可,可是在学习的压力下,让孩子无时无刻处在被计划被管理中,他们觉得如同提线的木偶。一旦有了放松的机会,便会夸张的行使自己的权利!孩子天性爱玩,如果不加约束和管教,学业将会荒废,还有一大堆的坏习惯在等着…..但是我们如果过度的收紧孩子的自由支配权力,那孩子的叛逆会越来越强烈。这就需要我们父母巧妙地运用智慧来激发孩子的小宇宙。当孩子今天不想写作业或者不想看书时我们就适当的缓一缓,用平等亲切的态度与孩子做朋友,快乐的沟通,耐心引导孩子,让孩子把真实的想法告诉我。父母的信任、理解和无条件的爱与支持能帮助孩子走过人生中最迷茫的叛逆期!

书中提到父母要及时转换角色,忘记一切工作中的不愉快,保持微笑面对家人和孩子。孩子很幼小,对父母的需要就是全方位的,作为父母我们必须随时转换角色,尽可能平等的与孩子相处,分享他的喜怒哀乐。所以我试着按书本中的方法去做。我回家推开门前,无论工作中遇到再多的不开心都转换成微笑,主动迎上去和孩子打招呼有时会送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孩子真的很开心,他会忙不迭的与我分享今天在学校里发生的事,告诉我今天学习的情况以及和同学们相处的趣事!他会告诉我今天老师让他们去捡落叶,“我们把捡来的落叶拼成了秋天两个字,我还在字的旁边拼了个笑脸的图案。结果一阵风突然吹来把我们拼的字吹散了,”在他稚嫩的小脸上不停变换着各种情绪表情。我听了也觉得很有意思,就跟着他的表情作出担心的样子追问道:“呀!太可惜了!这风来的太不巧了,把你们的创意全毁了!”他扬起眉头,用眼睛紧紧的盯着我,“不会啊!然后老师又叫了一群小朋友来,让他们围成圈把风挡着,我们重新再拼呗!老师还拍了照片,马上过几天会发到我们学校网站上的。呵呵……”“太好了,你们老师太聪明了!这个办法真好!那我很快就能看到你们的照片了,好期待哦!”我也作出很开心的回答,眼神中也是满是期待。然后他又跟我说了一些学习方面的事。我感觉和孩子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我能感觉到他和我这次对话非常的开心,脸上也挂着很满足很幸福的笑容,感觉整个屋子都亮了,充满了爱意和暖意!冬日的寒意被这股暖流吹散了!

如果我们按照书中所总结的放下大人的身份,用一颗未泯的童心与孩子一起玩耍,在玩中让他学到知识,懂得道理。给孩子以弹性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不容任何差错的刻板生活,和他一起做游戏,陪他一起开心。昨天晚上写完昨业,孩子看到我给他交牛奶费的钱里面有三个硬币,他就提出让我们陪他一起画肌理。起初我和他爸爸并不明白他所说的肌理是什么?我问他什么是肌理,他可能也不会解释,可是他用孩子的语言回答我们:“很简单啊,我给你和爸爸去拿纸和笔,你们跟着我画不就知道了吗?”对啊!孩子说的对,有时候行动是最能说明一切的。孩子把他准备的纸和笔都交到了我们手里,然后有模有样的开始给我们讲述肌理的画法。最后还不忘骄傲地补充一句,“告诉你们这是我们美术老师手工课上教我们的哦!”我们也假装不会画,他就像小老师一样耐心的讲给我们听,给我们做示范。这时我突然觉得孩子其实比我们大人爱思考,我们也可以从他那学到知识。他教我们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一次再学习的过程。而且他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在不经意间都得到了锻炼,比我们父母硬要孩子按着我们的方法照着书本上一句一句的学、一步一步地去做,要来得更有效。这样的一个互动还拉近了父母与孩子的距离,融洽了亲子关系。更让我们惊讶的是我们用短短的30分钟陪孩子玩耍后,我提议让他今天多看会书,他欣然接受立刻就去看了。其实孩子的要求再简单不过了,我们让他开心他会加倍的回报给我们,收到了我们意想不到效果!

书中还提到:日常小提问,问出爱思考的孩子。生活中我们也开始注意这方面的训练。一天,孩子想要吃肯德基,我们在大大的满足了他的食欲之后,他爸爸提出给他出道思考题考考他,他一口答应。“我有100元钱,要分给你和妈妈,请问要怎样分你和妈妈手上的钱才相差2元呢?”他思考了一下回答49和51。然后我们让他说出解题思路,“100的一半是50,比50小1的是49,比50大1的是51,那么他们之间不是相差2吗?”那一刻我深刻认识到象这样的小提问生活中我们可以创造机会让它发生的。只要我们善于把握好时机一定会让孩子在思考中促进思维的发展。

其实这本书中所告诉我们的教育理念远不止我分享的这几点。我们只能用心去体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像杨谨教授书中所说的那样,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他是独立的人,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意志,应该蹲下来与他们讲话,站在同一高度谈话,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交谈。蹲着讲话是指和孩子平等的对话,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体现了父母对孩子事情或问题认真又亲切的态度。孩子希望父母与他们交流,但不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以平等的方式进行朋友式的沟通,只有平等才能使孩子敞开心扉与父母坦诚相待,只有平等才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如果我们总是居高临下的面对孩子,那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就不止是身高上的几十厘米,而是一代人与一代人的距离,是一颗心和一颗心之间不能沟通的距离。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