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读后感700字
作者:小丸子 时间:2018-03-06 18:14:56 我要投稿!
【第1篇】
《灿烂千阳》以两个女人的一生作为主线,讲述了在动乱中阿富汗人民的生活,更让我清晰地看到了生活在那里的女人的不能自主的悲惨命运。
莱拉是幸运的,从小在开明的父亲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随着房子被击中父母离去,她被希拉德救出,却又被希拉德设下的圈套误以为塔里克已经死去。她想逃跑,但意外发现自己有了塔里克的孩子,为了这个孩子她违心地嫁给了希拉德。但是经历了种种磨难她最终得到了她想要的幸福生活,那就是与塔里克还有孩子们在一起。
玛丽雅姆作为一个“哈拉米”(私生子)从出生便注定了一生的不幸,从那么期盼父亲的到来到去找父亲结果被远嫁到遥远的地方,离开了家,母亲因为她的出走而自杀,希拉德是个残暴专横的人,常常毒打她,也打莱拉。曾经与母亲娜娜在房顶看月亮,在树下看落叶,在河边钓鱼的日子只能是美丽的回忆,快乐只属于过去。最终,她选择自己一人承受杀人的惩罚不肯与莱拉共同离去。
命运让莱拉与玛丽雅姆相识,并同在一屋檐下受着希拉德的非人折磨,从最初的敌视到后来的亲密如母女一般,莱拉在玛丽雅姆的帮助下(与希拉德对打中打死了他)脱离了苦海,而玛丽雅姆却被执行了死刑。但是玛丽雅姆在最后是平静淡然的离去,她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得到了莱拉与莱拉孩子真心的爱,她用自己的最后力气帮助了她们,她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值得的。而当莱拉回到玛丽雅姆生活的小村庄,见到了玛丽雅姆生前喜爱的毛拉之孙,并打开了玛的父亲留给她的东西与信,莱拉哭了,玛丽雅姆的父亲扎里勒的忏悔与道歉来得太晚了,一切都成为了迟到的爱。
《灿烂千阳》引领着我用眼、用心去领略这个国家的风景、人物、事件,没有机会也不大可能走到更多地方的我,使得书发挥了它巨大的作用,使我这个井底之蛙能够读到并感受到那些未曾感受和经历过的体验。也许我还是不能更深刻的领会书中的内涵,还是无法想象那里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对一切仍只是停留在表面,只是肤浅的认知,但是,这已然为我打开了一扇窗,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与更纷繁复杂的命运。
初看《灿烂千阳》的名字,我错以为应该是轻松快乐的故事,当翻开书,一页页一字字地认真读过之后,便发现我真是大错特错了,虽然作者为这两个故事设置了还算不错的结局,但其中间的波折、痛苦、欺骗、暴力、水深火热却更让我记忆深刻。不知道灿烂的千阳是否能够最终照耀在他们身上,不知道风筝是否最终能够快乐地飘扬,只有祝福、只有祈盼。当经历了如此创伤的人们重新看见灿烂的太阳与舞动的风筝,那将是一幅更加美好与幸福的景象吧。
【第2篇】
我的心萦绕着淡淡的忧伤。
我知道这是看了《灿烂千阳》后的影响。
很久没有这么迫不及待看书的感觉了。在书店看到简单的书评和介绍我就买了卡勒德·胡赛尼的这两本《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我很想了解阿富汗或者说伊拉克也行他们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女人们,那些可怜的女人。
昨晚早早洗了澡就坐在床上看了。我只看了两章。在刚看两页时我就深深地牵挂着那个叫玛利亚姆的小女孩的命运,看到她小时候和父亲一起时的天真、单纯和极度的幸福,我在想象那童话般的场景时心里却是隐隐地痛,为她将来可能的悲惨命运。
果然,她的美丽的肥皂泡破裂了,她最最最崇敬的父亲是个胆小鬼、伪君子,她自己并不是父亲心里的小宝贝而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她勇敢地独自寻找父亲的行为导致视她为唯一支柱的母亲的自杀身亡;她在父亲家里短短地寄人篱下的生活没多久就被父亲和他的妻子们许配给了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而她才十五岁;当妻子们张罗着说服她答应婚事时她还那么抱着一线希望,希望她伟大的父亲会挺身而出保护她反对婚事,可是坐在旁边的父亲除了痛苦的沉默没有任何表示,甚至最后面对眼泪汪汪的女儿的祈求,他只说了一句“你别逼我,亲爱的玛利亚姆”。高大的泰山轰然倒下,美丽的肥皂泡彻底破裂。
我舍不得往下看,就像拥有一件珍贵的宝贝一样想慢慢地欣赏;又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忍不住往后翻了两页后又赶紧回来,生怕知道了结果会影响自己看书的情绪。
还有要说的话。
我一般不喜欢看中国的小说(我指的是小说,而不是故事。小说是有灵魂有思想的,而故事没有),以前并不知道原因。后来以为是因为自己从来不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不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那种对人的禁锢,那种压抑;以为是因为现在的中国人很少能静下心来写一些真正的发自内心的东西。直到有一天,偶然在朋友桌上看到一本摩罗写的散文,其中提到中国的作家普遍缺乏一种人文关怀,一种悲天悯人的大爱,所以中国的很多小说不乏细致、刻骨、深刻,但是总是有一种骨子里的冷漠。于是我知道,我不喜欢中国小说的真实原因就是这个,那种刻骨的冷漠,那种刽子手般揭示阴暗的冷漠,让我每次看完都很不舒服。而俄罗斯的、欧洲的包括《灿烂千阳》的作者卡勒德·胡赛尼,他们的作品虽然也有描写底层民众的苦难,可是我却能感受作者的那种发自心底的悲悯,那种情不自禁的对笔下主人公的温暖情怀。
【第3篇】
这是一本关于阿富汗女性的小说,是胡赛尼的第二本著作,却是我看过的第三本。第一本当然是《追风筝的人》,然后是《群山回唱》,在我看来,《灿烂千阳》比另外两本都更揪心,更深刻,叙事性也更强。 看完后,思绪很久不能平静,对着KV发了好一会呆,脑海里全是玛丽雅姆和莱拉悲壮而坚强的身影。
玛丽雅姆,这个从小在乡村长大的哈拉米(私生女),在15岁生日那天因为母亲的死童年戛然而止,但母亲教给她的隐忍却伴随了她一生。在这个绝对男权的国家里,“就像指南针永远指向北方, 男人责怪的手指永远指向女人。” 这种从小培养的忍耐性格,让玛丽雅姆面对父亲的抛弃,丈夫拉希德暴虐的性格可以一直默默的承受。而莱拉,虽然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女性,却由于战争的炮火,将她曾经还算幸福的生活毁于一旦,战争不仅夺去了她两个哥哥的生命,也让她沦为孤儿,当得知心爱的恋人已死,为了肚里的孩子和他们的希望她毅然决然的同意嫁给了拉希德这个老头,从此两个女性的生活和命运交织在了一起。莱拉因为出生环境的差异,虽然同样忍耐但更勇敢,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对悲惨命运的抗争,她的出现给玛丽雅姆灰暗的生活渐渐带来了曙光,就像玛丽雅姆临死前想的,“当她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是一个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的女人。” 为了这份爱和友谊,玛丽雅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仍心存感激。
什么样的国度和宗教可以让年过花甲的老人认为欺骗14岁的女孩嫁给他是为了帮她?所谓信仰,在炮火横飞的地方也不过是犯罪的借口罢了。女性出门必须穿布卡,必须有男性陪同,不能出远门,不能跟男人同一家医院治疗,不能工作,不能化妆,不能大笑,女人只是给男人生儿育女的附属品……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有点恍惚,感觉像是发生在遥远的封建时期,这何止不是一个国度,简直就不是一个世界,而实际上故事的时间背景一直横跨到了2003年!战争让这个曾经美丽的国家面目全非,在这样的国度生活的女人又要承受多少苦难,背负多大的委曲才能生存?
【第4篇】
寒假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读了《灿烂千阳》。这本温暖而又残酷的书牢牢拴住了我的心灵。玛丽亚姆和莱拉这两个名字久久萦绕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
我为玛丽亚姆的死深感悲痛。我认为她理应得到上帝的宽恕。因为这个悲剧是由这个动荡不定的社会所造成的。如果没有家庭暴力,就不会有她的所作所为,她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我看到了人的渺小。法官固然同情玛丽亚姆的遭遇。也理解她。可她身为一个小小的法官又能怎样?是塔利班控制了这一切!他也无能为力。他如果宽恕了玛丽亚姆,自己也会性命难保。在黑暗的社会里,一丁点儿亮光终究会被黑暗所吞噬,成不了大气候。她们受尽了磨难,拉希德根本不把她们作为人来看待,仅仅是一个生孩子的工具。而她们又能如何?只有一个字,忍!在动乱的社会之下。惟有忍耐才能使她还保留着一个真正的自我。惟有忍耐才能使她们还保留着自己那宝贵的尊严。这个社会真正实现男女平等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妇女必须穿着布卡才能出行。且出行时必须由男人所伴同。如没有遵守,擅自一人前行,所带来的只能是棍鞭的惩罚。她们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只能默默地接受,默默地顺从。她们甚至没有反抗的权力。才14、15岁,就被家人逼迫所出嫁。早早的失去了童年,过早的看到社会的残酷。这个社会令她们丢掉了许多,许多。社会需要改革,需要还给她们自由、平等。需要使妇女真正获得解放。我为玛丽亚姆和莱拉所动容。她们给予了对方最真挚的情感。告诉了我们即使社会再阴暗,温情也依然存在;那股暖流直抵人的心底,汇成爱的海洋。惟有彼此都付出,才能铸就坚固的情谊之墙。看到玛丽亚姆的就义,看到莱拉访问玛丽亚姆的故居时,我的眼泪不听话的流了出来,心里泛起了一次又一次波澜。这造就了一种美,一种悲剧特有的美。是那种夕阳西下的美,只有在恶劣的环境下所产生的情感更就能打动人的心弦。如果我有能力,我一定要还给阿富汗妇女们一个属于她们自己的季节。也正如文章所说:“玛丽亚姆就像是河床里的一块岩石,经受着流水的冲刷”。不错,玛丽亚姆忍受着重重的家庭暴力以及社会不平等的待遇,但在她的心灵深处,依然藏有高尚的节操,只是不肯流露。她已深受社会的摧残。但当另一位心存高洁的人----莱拉来到她身边时,她的心门不由自主的打开,情感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对于情感的需求与寄托,只不过有些人是不善于表达的。惟有情感才能激起新的感情。这种情感促使玛丽亚姆获得了最高的救赎,促使莱拉过上了新的生活。书读完了。我的心灵受到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一次又一次的洗礼。在刹那间,我突然明白了书名的真实含义:太阳不会计较任何一块土地。它的灿烂的光芒会照射到世间的每一个角落。它会给阿富汗带来光明,使它暖暖的照在每个人的心上;而玛丽亚姆与莱拉的情谊就如同那悬挂在高空中的太阳,它永远光芳万丈!我希望和平与自由真正有一天能来到阿富汗,能让那里的男女老少真正感受到宛如春天般的希望与光明。
【第5篇】
记得我曾看过的一部叙述女性的电影中有这么一段… …
——女生指着山对面说:“长大后我想要那个。”
——旁边的人问:“是什么?房子吗?”
——女生回答:“我想要那扇窗里面小小的幸福。”大S:爱的发声练习
翻开这本书我有着同样深刻的情感体会,“幸福”对每个女性都有着同样的渴求与向往,无论身在何时何地… …
追随着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笔墨,我看到了一个发生在地球另一边的故事。他以朴质的笔墨細膩地深入女性观点,侃侃道出了两个战火年代中的女性的心底深处,描写两种不同家庭背景的阿富汗女人的心情故事。
如果说生活中充满了悲剧,那么在这个地球上有一个地方,它每天上演的悲剧将比世界大多数国家多得多的多,她就是--阿富汗。在这个有200万难民,但全国人口大约只有2900万,留在战火中的才是大多数的回教国家里,男人对女人有绝对的控制权,不仅是生育工具,也可以像财产般随性对待,诸如:处罚、买卖、杀死,社会法制与舆论都不会施予他们压力。小说中,莱拉就是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进行剖腹产的。莱拉是鞋匠的老婆之一,在那个家庭,决定妇女地位的是繁殖能力,鞋匠的大老婆玛利雅姆是小说另一个女主角,一个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私生女,从一出生就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被母亲嫌弃,她去寻找父亲,富有但软弱的父亲甩手把她送进一场包办婚姻。
在这里每个人前景都那么惨淡,包括塔里班们,也从他们的台词里流露出来:“人生就是这么绝望,在心碎之后,我们还得忍受一次又一次悲伤。我并不害怕,我相信当那一刻来临时,我会很高兴离开。” 这三十年来,掌权派如走马灯一样的换,可是战火却好似从来没有离开过阿富汗。到底战火什么时候才会才会远离?又到什么时候玛丽雅姆与莱拉式的苦难才不再上演?
经历了那么多场战争,那么多生死边缘,曾经的亲情背叛、生离死别或许已经变得很微不足道。
但每当我回想到玛丽雅姆,一个长期被封闭在山区小屋生活的哈拉密(私生女),她的寄愿只是与生父一起并肩看场电影。在苦等生父的约定未成,她跨出了禁忌的一步,赤腳走過溪流,走向生父的豪宅,但卻被生父狠心地摒弃于门外,守过寒夜被迫送回。她伤心地从赫拉特回泥屋,走到泥屋的大树前看到了一条绳子从高处的树枝垂下来,而母亲娜娜则在绳子末端晃荡着……我都会觉得震撼、觉得这是永远难以磨灭的伤。对于战争与死亡,它们并不能将伤磨灭,真正磨灭它的是经历过岁月后的人… …
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扎里勒写给玛丽雅姆的信。“亲爱的玛丽雅姆,每当想起你,我总是感到羞愧和后悔。后悔……每当想起你,亲爱的玛丽雅姆,有太多、太多的事让我后悔。我后悔没有在你来赫拉特那天和你见面。我后悔没有打开门让你进来。我后悔我没有把你当女儿看待,让你在那个地方住了那么多年。而这都是为什么呢?害怕失去面子?害怕玷污我所谓的好名声?时至今日,在这场该死的战争让我失去了这么多亲人、见识了这么多可怕的事之后,所有这些对我来说是多么微不足道啊。……我希望你别认为我正在试图收买你的原谅。我知道你的原谅是非卖品。我希望你证实我这个想法。它从来就是非卖品……原谅我,亲爱的玛丽雅姆。原谅我。原谅我。原谅我……”
虽然最后玛丽雅姆没有亲眼看到父亲写给他的忏悔信,但我相信,因为有了与莱拉的相遇,她可怜的人生有了弥补,所有父亲曾经带给她的伤痛已在无形中完全愈合。而扎里勒带着对这封信地期盼,在走完人生最后那段路的时候心中也应该带着几分宽慰吧。
战争让所有个人恩怨释怀,让功名利禄变得很可笑。在生命都无法掌握的年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斤斤计较?
活着就是奢侈,是幸福。
回想,在地球的另一边,同时代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与他们相比,每天我们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出门,不用顾及宗教限制;我们可以安心工作,不用担心火箭弹突然从天而降;我们可以吃喜欢吃的食物,我们可以去喜欢的城市或国家旅游,我们可以……我们可以掌控好多自己的小事与大事。然尔,我们身边是不是还是有很多人整天在抱怨这个,抱怨那个?抱怨老天对我们很不公平呢?
Every street of Kabul is enthralling to the eye .Through the bazaars, caravans of Egypt pass.One could not count the moons that shimmer on her roofs.And the thousand splendid suns that hide behind her walls(喀布尔每条街道都令人目不转睛,埃及来的商旅穿行过座座市集,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闭上眼睛……硝烟弥漫的喀布尔,远处烟雾中走来两个一大一小身影。穿着灰色布卡的一位阿富汗妇女搀着年幼骨瘦如柴的小孩的手。她面前网状的纱布后一双大眼睛流露出的是无尽的哀怨与忧伤…… 闭上眼睛……我们是谁?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