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国文课》读后感600字

璀璨的民族文化——读《民国国文课》有感

翻开书本,一位又一位文学巨匠映入眼帘,一篇又一篇文学著作浮现在脑海中。书中蕴含了底蕴深厚的人文性,让我陷入深深的冥想。

走进书中,我们结识了胡适、鲁迅等大家,感受到了他们的道德修养和超前思想。他们虽处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但先进的思想与开阔的视野让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胡适先生的文章让我感触颇多。

胡适4岁丧父,并且由母亲辛苦地一手拉扯大,但是他对现代文学上的贡献丝毫不亚于鲁迅这种家喻户晓的名家。他是我国第一位提倡白话文写作的学者,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物之一。这些非凡的成就离不开他的母亲对他的谆谆教导。

在他的儿时,充满了艰辛。每天天刚亮,便去上早学,而且一般都是第一个到的。书中写到“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每次当他犯错时,他的母亲总要严厉地责罚他。胡适的母亲在品行上对胡适的影响也很大,他受不得一点侮辱,学会了如何待人和气,认识到了宽恕人,体谅人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这些在文学上拥有一定造诣的人,从小便付出了远超常人的努力。这让我想起了自己——

记得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在班里成绩平平。每到逢年过节,家人亲戚总要聚到一起,时不时会聊起自家的孩子,问一问我们的成绩。每到这时,我便低下头,显得有些自卑。从那时起,我便下定决心要提高成绩。虽然我屡屡失败,又屡屡鼓起勇气,因为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抱着这样的心态,不断付出了努力,最后慢慢地成绩上去了,我也变得自信起来。

时间总是似水一般顺流而下,生活却是逆水行舟。你总是说时不我待,然而却一直在时间的洪流中刻舟求剑。要知道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往往在斗转星移间就已物是人非。所以我们要珍惜时光,把握青春,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这些名家的成功也来之不易,这都源于他们从小刻苦努力。这些也是我们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品质,更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石。

合上书本,这些璀璨的民族文化在我心中荡起了淡淡的涟漪。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