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六年级

【第1篇】

暑假里,我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对新中国成立前所描绘的种种深有感触。

《红星照耀中国》是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编写的,这本书其实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这本书中描绘了许许多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贺龙,他的父亲是老红军领袖,他是一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虽急躁但又谦虚,威望很高,口才好,英勇骁战;新中国第一届毛泽东大大原是农民出生,他质朴纯真、一丝不苟、果决有魄力,生活质朴,作为领袖的他爱军爱民,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精力过人,身体素质佳,具有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彭德怀也是农民家庭出自,但他说话干脆、动作敏捷、勇敢乐观且率真风趣,他做事吃苦耐劳,关爱部下,平易近人,且治军有方;朱德领袖家庭背景为穷苦佃农,但他天性温和,说话朴实,爱惜部下,还喜欢运动和读书,在多年战地中指挥,也让他有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周恩来也是我们现今颇为熟悉的红军大人物,他充满活力,态度温和、平易近人,做事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生活朴素。

这本书里的红军战士喜欢打球,乐于去红色剧场,偶尔也会有些粗鲁莽撞,但是他们内心的赤诚意志的坚韧却像星星一样哲哲生辉。

这本书原名为《西行漫记》当时中国正受到日本的侵略,同时国民党也在对共产党进行镇压,在“白色恐怖”笼罩着“白色世界”中用《红星照耀中国》为名公开在中国发行是不可能的事,只好换了一个隐蔽的名字,这也足以说明了当中国社会的黑暗,不能有一丝激进文学。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就算在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我们仍要了解历史、汲取过去失败的教训,成功的经验,让自己、家庭、国家更强大、更有力量,不再让任何侵略者侵入我强大的祖国,也再不让过去的历史重演,“祖国放心,强国有咱”! 

【第2篇】

奋斗,谱写时代华章

 这是一本真实描述战时中国的著作,作者以他充满热情的内心和生动的笔触,讲述了当时历经磨难、坚韧不拔的中国共产党的生活实景。

这就是《红星照耀中国》的本质内容。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之前对于这本书我并没有太过深入的了解,也只是知道个书名而已,在读过了这本书后,其中的共产党的面貌,于今日的盛世形成了奇特的写照。

《红星照耀中国》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记录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所见所闻所感,最令我敬佩的是他以真挚的笔墨客观、全面地带我拨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面纱,作者先是因为对人民热衷于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对其产生好奇,之后坐车来到西安,即苏维埃红区,再到遇见周恩来、贺龙、毛泽东等人,最后真正进入中国共产党内部,理解了“中国的希望、人民的希望”。

斯诺的记载,不仅有着记者的客观,还富有独特的人文主义色彩,论文学性,也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第三篇中,作者着重书写了毛泽东这一人物,作为一个如今被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所敬重的伟人,斯诺的描写为毛泽东增添了一丝特殊的韵味----如普通人一般的开朗、风趣。

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记述不仅仅局限在领导人上。

在第十篇“战争与和平”有一段对“红小鬼”的描写,也就是作者对少年先锋队员的记载:“他穿着网球鞋、灰色短裤,戴着一顶褪了色的灰色帽子,上面有一颗模模糊糊的红星。但是,帽子下面那个号手可一点也不是褪色的:红彤彤的脸,闪闪发光的明亮眼睛,这样的一个孩子你一看到心就软了下来,就像遇到一个需要友情和安慰的流浪儿一样。”这段描写,既写出了红军里这位少年生活的艰苦不易,又写出了孩童的天真纯洁,更为下文斯诺与他之间的对话埋下了伏笔,引出主旨,优秀的叙事内容亦是如此。下文中对少年先锋队员工作的描写更令我震撼,凭借着他们十二到十七岁的身躯,在队里当通讯员、勤务员、号手、侦查员、挑水员等;在外做侦查、宣传工作,默默无闻的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难以想象的贡献。

但是,读一本书不能只了解一本书所讲的内容,还要从书中得到一些感悟。读过了这本书,再回到现代社会,我们其实正处于书中所说的“红小鬼”的年龄,当然,现在我们固然不需要再向当时那般舍生忘死,拼死效力。然而,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正统继承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一代,中国目前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努力才能有效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这也在侧面呼吁我们青少年要努力学习,努力奋斗,为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

这本书使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拼搏,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当时的危难与不安,在如今这个复杂的国际形势之下,它为我奋斗指引了方向,启发了我为国效力的意识,实乃一本佳作。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接班人,恰同学少年,我们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奋斗的旋律之中谱写时代华章,铸就人生辉煌!不过首先,理应先从当下开始。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