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中华》读书笔记1000字

【第1篇】

气节永恒——读《寻觅中华》有感

寻觅,字字珠玑;细品,厚重辉煌。寻觅中华,访前人之印合前人的脚步;细品历史,谈历代王朝。风尘底下的苍凉。

读罢《寻觅中华》,阵阵书香依旧萦绕在鼻尖,但那厚重的历史却已深深地印在脑海之中。

一个几千年的国家,丰盈的是精神世界。从古至今,文人的情怀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而文人风骨,那气节定当永恒。

也许,投江是他“通向辉煌的必要程序。”也许自沉的选择是他对自然的皈依,是对现实的悲愤,更是对本真的不懈。

人们说他伟大、高贵,但他的伟大和高贵,是痛苦的一种升华。当屈子以血讴歌,孑然一身,反怀拥一胸才气,腹含一枚忠胆投身汨罗的那刻,这一缕赤红泣血的绝美灵魂已然挣脱世俗的枷锁,随着汨罗江水的平平仄仄,流过了漫漫岁月,滋润了每一个志士的心田。这瞬间的悲壮,在岁月长河中变为永恒。是的,屈原定当无愧他的精神,那对本真的不懈追求,使之能无视了历史的变迁。从而缔造无尽的永恒。

几百年后,已是盛唐。李白,那谛仙人,是唐朝诗坛上一颗明亮的星,光芒那般耀眼,岁月也无法磨灭。李白,是个野行者走到哪儿,心灵便可在哪儿栖息。他无法跻身于角落,因为他的心太辽阔。他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山一程,水一程,不断访求,去追求自身之神往。后来的贵妃研磨,力士脱靴,他那样狂妄,那样不羁。朝廷怎会适合这样一个至情至惰的痴人?

于是,当诗仙宽袍弃履,举起樽而邀明月,沐月华而影三人的那刻,这一丝浸透了蟾辉的酒香,便飘飘摇摇了千余年,萦绕在数万才子的鼻尖挥散不去,似是还携了月下那人的三分不羁,这瞬间的感悟,一路欢歌狂舞,又在孩童的诵读声变为永恒。这气节,不羁的精神,试问:谁与争锋?

历史的脚步,依就那般的快速。宋,是阴柔的,也是懦弱的。南宋,那是个争战、分裂、混乱的时代,民不聊生。有一个人,舍生取义,宁死不屈。入狱却依旧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是傲然然于天地之间的不屈精魂,绝笔之中“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样的无愧,在于他的舍生取义,宁死不屈。正是因了那份不屈。文天祥这一名字才如此响亮,他的诗句才化为永恒。

何为气节?屈原之本真为气节,李白之不羁为气节,文天祥之不屈为气节。气节,不仅仅是一种对生活对自我的探索,更是对民族,对国家的一种坚守。气节,是一个人存于天地之间的方式、态度,它也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

本真是永恒,屈原被俗世不容,江中才为伟人长眠之地。追求本真,是对真自我的不懈追求。可又有多少人,在迷失自我?又有多少人,为了功名,亦若荣耀,选择城府,将珍贵的赤子之心抛弃?

不羁是永恒,李白自然是不凡,那份不羁,也许懂的人有许多,可真正拥有的又有几个?的确时代变了,盛唐固然繁荣,可也是封建的。二十一世纪,是个独立和开放的时代,也许过分的放荡是不被世人所容的,但保持适当的不羁,又何尝不可呢?何必被压抑的抬不起头?何必总是愁眉苦脸,悲哀叹息?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适当的不羁,不要被定视思维,不要被固定化了。我们应当有自己的独特与创新,应当有这份适当的不羁。

不屈是永恒。文天祥的不屈,在于他的这种民族气节,他名垂千史。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当有不屈的气节。不屈,在于面对困难时,咬牙坚持;在于挫折来临时,迎难而上;在于台独事件时,我们坚定的回击;在于钓鱼岛事件时,我们坚守国家的尊严!回首八年抗战,血浴战场,却依旧挺住,再挺住,坚信正义必胜,彰显民族不屈。今天,我们艰苦奋斗,将我国推向一个个巅峰。明天,我们依然能怀着不屈,傲视群雄!

气节者本真、不羁、不屈也。我们当代的年轻人,应担当起重任,拥有这永恒的气节,拥有属于我们的风骨。立于乾坤之间,怀着永恒的气节,书写属于我们的岁月篇章!

【第2篇】

纵观全局,方得始终--读《寻觅中华》有感

汉武帝为查明事实而对李陵定罪,进而牵连到司马迁;《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奸诈而狡猾,有人却忽略了他豪迈的情怀和极高的文采;我们一直认为忽必烈为巩固统治不择手段,杀害文天祥,却不知他也曾下令阻止却为时已晚。妄下的结论只是片面,甚至可能什么也代表不了,只是胡乱臆测。因此,我们要从全局入手,来还原它的本来面目。余秋雨的《寻觅中华》,其实是寻觅探索流传千年的文化,它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文化史画卷。

古代的封建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统治,却因为严重的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和自由,司马迁由于为被俘的将领辩护而获罪,又因将领投降于敌营而被处以腐刑,虽然最后证实消息有误,那位将领并没有叛国,然而腐刑已经实施,无力更改,最终酿成大错,毁了司马迁的后半生。这是汉武帝及其武断的后果,而我们的武断一直让曹操背负着奸臣的骂名。

曹操其实可以被称为一位英雄,他以自己的谋略开创出一片天地,并将之变得富强。但很多人认为曹操是逆贼,是反臣,因为他篡取了正统。但何为正统?何谓反臣?照这样说,刘氏的天下不也是窃取而来的吗?就是因为汉朝创造了盛世,所以人们理所当然的忘记她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了,忘记了那些血流漂杵、妻离子散。“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自古如此。陈胜吴广起义时曾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喊,看似狂妄,实则是顺应了历史潮流。汉代末年,权臣专政,新帝无能,一直处于被压制的状态,曹操此时上位,是顺应了历史潮流,他在政治上有铁腕,镇压权臣,收拢失去的土地,恢复民生经济。总的来说曹操的政绩比汉朝的末代皇帝好得多。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他作的诗理应被排在前列:他的诗干净简练,几乎没有用过华丽的词藻,但有一种胸怀天下的豪情。这应该可以被理解为强大的自信。他鲜明的个性使他的诗中原本有些宽泛的“星汉”“日月”都带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从总体来说,我认为曹操是一代枭雄,他拥有过人的胆识和谋略,有强大的野心。正是他的野心,才使他的诗显得铿锵有力。他治理天下的方法有时是有点过激,他本身也有着多疑的缺点,但人无完人,我们自己都不能做到绝对完美,为什么要苛求他人完美?况且还是一个有些贵族毛病的古人。

北宋亡国后,北宋皇族逃走又建立了南宋,可惜南宋也没有坚持太久;南宋灭亡后,文天祥作为忠臣,始终保持着不可覆灭的气节,与国家共存亡。在多次规劝他投降无果后,为了新王朝的安定,忽必烈终于下达了处死文天祥的旨意。或许是最后关头感到后悔,忽必烈又下了阻杀诏旨,只可惜晚了一步,文天祥最后英勇就义。我认为作为一个从小就对儒家思想耳儒目染的文学家,儒家学说的精粹已经融入他的骨血,或许,为国捐躯,舍生而取义才是他认为的对自己最好的结局。可能因为这件事,有些人认为忽必烈冷些血残忍,但作为一个国家统治者,站在他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决定无可厚非。从他最后下的那道阻杀诏旨来看,他有过对文天祥的惋惜,像文天祥这样一个在当时社会及其不安定的分子,忽必烈还想着去赦免他,这就能看出他对有才之人的爱惜,至少他还保留着一丝普通人应有的“仁”。

在元占领的都城,并没有受到战火摧残的痕迹,商业非常繁荣。从这里就可以推翻忽必烈残忍嗜杀的谣传,并且也可以看出他治国有方。因此,那些说忽必烈只会打仗的人未免有失偏颇。他虽然没有文化,但依然有很强的治理国家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惜才。这样的一个王朝肯定不会差。

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看到其中一点或两点,而应该从全局出发,既能看到它的优点,又能看到它的缺点。因此,纵观全局,得到的结论才最有可信度。

【第3篇】

龙骨铮铮 《寻觅中华》读后感

读过余秋雨的《寻觅中华》,看过那么多风景,了解了那么多的人。司马迁不用催逼,不用假装,就硬生生让我将眼泪凝成两行。那苍白的脸,失去光彩的眼神,我绝不会忘。

在一切悲剧发生之前,司马迁一直都是一个健康而自由的人。他会经常旅行,走过无数的山山水水,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他饱含热情,兴致高昂,对一切的一切都充满理想与渴望。我想,这种绝美的体验,这种有力的沉淀,是司马迁简洁文笔之下所汹涌滚滚激流的泉源。自然澎湃,它蕴含着毁天灭日的能量,饰恢宏的背景余底色,化腐朽为神作。

可正是这种对旅行的执着,使司马迁终于不得不接触到了帝王。制约并非玩笑,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志士都败给了以随心所欲,蛮不讲理为专制的皇。其实司马迁也许并非不知道帝王所想,他可能是想试试那王究竟是重情还是重义。可是那身居最高位自以为是的皇帝怎会适他随意揣度?天子之威,司马迁不该触。终于他受到了惩罚。

死,抑或受辱?其实在古代,死对于文人来说貌似是一件过于轻松的事情。那些宣扬以死明智的“高人”,不在乎家人,不在乎自己的未来,寄自己的希翼于逃避。可悲可叹,可气。他们没有骨气!连死都不怕了,那还怕活着吗!死,并非大勇,实为大愚。那份可悲的懦弱与不堪,甚至让我怀疑长久以来中国人龙的骨气究竟存不存在!

终于,我看到了平静隐忍,选择受辱的司马迁。也许在当时,他被许多人看不起。可是就在今天,我欣赏他的勇气。古人中会委身低头于强暴的人很多。可是低下头还能站起来并且还能以一种极高的姿态复出得相当漂亮的人,很少很少。司马迁用他的《史记》,打了所有看不起他的人一个响亮的耳光。

司马迁的人凝练坚强,他的文字也符合他的气质,骄傲倔强。而那富有感情与温度的文字凝成的《史记》,开创了亘古以来历史记叙的新世纪。因为别人写历史以年份为单位,而他以人。以经纬唯度衡量天地,翻转衣袖如神来之笔,布局如云似海。这,就是司马迁。这是他人,无法模仿的度。司马迁写历史,似是无情却有情,似是有情,越无情。他信手拈来史料仿佛拈一朵花,描绘一个世纪仿佛只是勾勾画画信笔涂鸦。随性自然洒脱,不拘束。总是能很好的点到为止,不作任何纠缠。总是让人体会到刺入骨髓那冷冰冰的温度。没有过多华丽辞藻的堆砌,不喜繁复琐碎的长句短句,似俗而雅,他做到了。安然若素泰然处之。对于一切都抱有最大的善意,用他一生的修行。

司马迁曾在《史记》中写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许多先贤在经历了痛苦与磨难之后并没有放弃,而是不屈不挠地与世俗与黑暗作斗争。他们用铮铮傲骨,体现了华夏民族多少年以来的勇气。勇敢坚强,朴实真诚。这就是中国,这就是中国的历史,这就是中国的龙骨铮铮!先人们的坚韧与坦荡,使他们的人格与思想凝成一缕幽魂,守护着中国。看着看着,我似乎听到了隐隐龙啸。它穿透了苍穹!

天月将白,我听到了挽歌,开始祈祷……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