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感两个“疯子”

——堂吉诃德和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作为一个文学形象,与近代的哈姆莱特,古代的普罗米修斯一起,矗立在文学的奥林匹司山上。几个世纪以来,无数文人学者在堂吉诃德身上取了深刻 的内涵——即作为一个人,对理想的不可思议的执著。但那都是别人的看法,我自己又从中读到了什么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一直在想堂吉诃德所追求的理想本身的合理*。对于理想的执著固然可贵,但它首先必须是可能的。我身边并不缺乏这样的追求者,他们同堂吉诃德一样,在他人 怀疑和不解的目光中坚守心中的一份信念:一个七旬老人独守屈子庙,并将毕生积蓄拿出来办了个“屈原学堂”,一个战士在杳无人烟的边境线上站岗,孤独地守卫 一个界碑。可是,他们的行为都是有实际效用的,老人守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持和感召,战士守疆,是保卫国家的需要。那么,堂吉诃德的游侠行为产生了什 么意义呢?他和风车战斗,向狮子示威,任何一个人只要不承认他心中的杜尔西内娅小姐,他就义无返顾地扑上去。即使对方人高马大,他也面无怯色*。他是准备好 随时将*命豁出去,献给伟大的骑士神。然而他的行为是无效的,不能产生任何实际的结果。一个人如果执拗于一个没有意义的行为,我们管他叫疯子。堂吉诃德 就是一个疯子,他心中装着骑士道,便将现实的一切也看作了想象的骑士世界:长着麻脸的村姑是举世无双的美人杜尔西内娅小姐;风车是舞着爪牙的巨人;客店老 板是高贵的公爵……我们可以称这种幻想为“妄想症”,在现代医学上这是一个神病患者无疑。可是堂吉诃德又表现出部分的清醒。只要不谈骑士道,他就是一个 完全的正常人,而且是一个教养极好,通晓事理,颇有见地的绅士。可一旦触及他的理想,他就又变成了一个十足的疯子。

那么塞万提斯为什么要写一个疯子呢?他在其中寄寓了多少自己的理想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塞万提斯是一个大才子,早年曾跟随红衣主教到意大利接受过人文主义教育,凭着出色*的才学,他可以在社会上牟一份好职业,为何在青年时代 又参军呢?我想,他是带着年轻的豪迈和必胜的决心加入战争的,在战争中他负了伤,成了残废,这种狂热在他笔下的堂吉诃德身上得到了放大。塞万提斯被锊为 隶后,曾经组织策划了隶大逃亡,后来被隶主发现,没有成功。他为什么不一个人跑掉了事?想必是骨子里的英雄主义和强烈的正义感仍然炽热,并没有因为战 争的结束和自己的伤残而减少一分。这次逃亡以后,塞万提斯竟没有就此收手,紧接着他又组织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的逃跑,他真是一个不怕死的人。隶主最后竟也 没有杀他,原因不详,于是《堂吉诃德》中译本的译者杨绛推测说大概是隶主被塞万提斯的正气所震慑了吧。这样的幸存,塞万提斯自己说:“感谢上帝的保 佑。”

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到了堂吉诃德和塞万提斯共通的地方。他们似乎都不以生命为一回事,将*命完全给了理想去裁决——失之,我命;得之,我幸。在堂吉诃德身 上,我看到了塞万提斯的影子,这种狂热的追求是塞万提斯一生不能舍弃的根本。虽然堂吉诃德在小说最后说:“骑士小说都是假的,荒谬的。”塞万提斯在晚年却 用十余年的时间写成了《堂吉诃德》,足以证明在经过坎坷穷困的生活后,他心中的火焰没有熄灭,反而燃烧得更旺了。

在《堂吉诃德》中,我看到了两个疯子,堂吉诃德和他的创造者塞万提斯,他们身上有一种疯子神,虽然我并不认同堂吉诃德的无效行为,但我仍能感到他们像一把红日的余晖,烛照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