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的启示作文800字

【第1篇】

儒家学派位列第二的宗师,亚圣孟子孟轲,其母为了他能学好,向上,在他儿时曾数次搬家,择邻而居。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见于西汉著名《诗经》学者韩婴的《韩诗外传》和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列女传》等文献中。后来,东汉著名历史学家班固的妹妹班昭写过《孟母颂》,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妹妹左棻写过《孟母赞》,南宋时期出现的童蒙课本《三字经》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等句子。总而言之,在我国,孟母三迁的故事,历代传播不辍,已经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

故事一样,但各种文献版本的文字略有不同。其中有一种《列女传·母仪》的版本如下:“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衒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大致意思是,孟子家原本邻近陵墓。少年孟子便在墓园里玩耍,学人家哭丧的样子。孟母认为这个地方不利于儿子的成长,于是将家搬到一处市场的旁边。不料,孟子又学起了商贾那一套自卖自夸的本事。孟母认为这个地方也不利于儿子的成长,于是再一次搬家,搬到了一所学堂的旁边。这一回,孟子的游玩项目就变成了模仿儒生扮演祭祀、社交礼仪。这一下,孟母满意了,认为这个地方有利于儿子的成长,于是定居下来。后来,孟子进了学堂,接受了儒家“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教育,终于成为名声赫赫的一代大儒。

人们不断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传递的主要信息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选择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具体地说,孟子之所以日后成为大儒,那是因为他有一个英明的母亲,在他少年时代将家搬迁到了一所学校的旁边。即,在孟子的成长过程中,“近朱者赤”的规律起了作用。

但实际上,同样的故事,我们也可以有如下不一样的解读:孟子之所以日后成为大儒,并非因为他母亲知性,喜欢儒家礼仪,使儿时的孟子能居住在一所学校的旁边,而是因为他母亲好动,喜欢搬家,使儿时的孟子能在陵墓、市场、学校等不同地方居住过。根据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等开明通达的话语,到处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其著作文字如汪洋大海,滔滔雄辩,精彩纷呈,教育起梁惠王、齐宣王等君主来,如同教训童蒙弟子……等等情况,可以肯定,孟子不是一个书呆子。我认为,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跟他儿时曾经在靠近陵墓、市场的贫民区居住过有直接关系;孟子言行的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跟他曾经模仿丧家哭丧、模仿商贾叫卖——相当于系统学习过表演课程——有密切关系。

孟母三迁,“迁”字固然重要,“三”字也不可忽视。倘若孟子的家一直是位于一所学校旁边的,他的人生道路很可能跟大多数生活环境良好、“品学兼优”的孩子一样,循规蹈矩,终无大成。数次搬迁,使孟子有机会接触了解社会各阶层,有机会学习民间多种技艺,这才是孟子成才的奥秘所在。孟子如此,孔子更是如此。孔子出身贫贱,所以“多能鄙事”(哭丧,吹拉弹唱之类技艺),喜欢到处走动,青年时期到周都(今天洛阳)向老子求教,中年时期到齐国求职,老年时期花十余年周游列国。没有贫贱的出身,没有四处漂泊的阅历,很难想象,孔子会成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从小居住在一个安全斯文的地方,一直受着良好的文化教育,从未见识过市井百姓的生活,这样的人,是成不了孔子孟子这样能够影响历史的人物的。充其量,能成为鲁哀公、梁惠王、汉献帝、刘禅、李后主之类的悲剧人物。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时,描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是:“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话,屡见后人引用。例如,曹操用以指汉献帝,王国维用以指李煜,毛泽东用以指高干子女。

【第2篇】

学者韩婴的《韩诗外传》和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列女传》等文献中。后来,东汉著名历史学家班固的妹妹班昭写过《孟母颂》,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妹妹左棻写过《孟母赞》,南宋时期出现的童蒙课本《三字经》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等句子。总而言之,在我国,孟母三迁的故事,历代传播不辍,已经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

故事一样,但各种文献版本的文字略有不同。其中有一种《列女传.母仪》的版本如下:“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衒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大致意思是,孟子家原本邻近陵墓。少年孟子便在墓园里玩耍,学人家哭丧的样子。孟母认为这个地方不利于儿子的成长,于是将家搬到一处市场的旁边。不料,孟子又学起了商贾那一套自卖自夸的本事。孟母认为这个地方也不利于儿子的成长,于是再一次搬家,搬到了一所学堂的旁边。这一回,孟子的游玩项目就变成了模仿儒生扮演祭祀、社交礼仪。这一下,孟母满意了,认为这个地方有利于儿子的成长,于是定居下来。后来,孟子进了学堂,接受了儒家“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教育,终于成为名声赫赫的一代大儒。

人们不断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传递的主要信息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选择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具体地说,孟子之所以日后成为大儒,那是因为他有一个英明的母亲,在他少年时代将家搬迁到了一所学校的旁边。即,在孟子的成长过程中,“近朱者赤”的规律起了作用。

但实际上,同样的故事,我们也可以有如下不一样的解读:孟子之所以日后成为大儒,并非因为他母亲知性,喜欢儒家礼仪,使儿时的孟子能居住在一所学校的旁边,而是因为他母亲好动,喜欢搬家,使儿时的孟子能在陵墓、市场、学校等不同地方居住过。根据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等开明通达的话语,到处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其著作文字如汪洋大海,滔滔雄辩,精彩纷呈,教育起梁惠王、齐宣王等君主来,如同教训童蒙弟子……等等情况,可以肯定,孟子不是一个书呆子。我认为,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跟他儿时曾经在靠近陵墓、市场的贫民区居住过有直接关系;孟子言行的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跟他曾经模仿丧家哭丧、模仿商贾叫卖——相当于系统学习过表演课程——有密切关系。

孟母三迁,“迁”字固然重要,“三”字也不可忽视。倘若孟子的家一直是位于一所学校旁边的,他的人生道路很可能跟大多数生活环境良好、“品学兼优”的孩子一样,循规蹈矩,终无大成。数次搬迁,使孟子有机会接触了解社会各阶层,有机会学习民间多种技艺,这才是孟子成才的奥秘所在。

孟子如此,孔子更是如此。孔子出身贫贱,所以“多能鄙事”(哭丧,吹拉弹唱之类技艺),喜欢到处走动,青年时期到周都(今天洛阳)向老子求教,中年时期到齐国求职,老年时期花十余年周游列国。没有贫贱的出身,没有四处漂泊的阅历,很难想象,孔子会成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从小居住在一个安全斯文的地方,一直受着良好的文化教育,从未见识过市井百姓的生活,这样的人,是成不了孔子孟子这样能够影响历史的人物的。充其量,能成为鲁哀公、梁惠王、汉献帝、刘禅、李后主之类的悲剧人物。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时,描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是:“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话,屡见后人引用。例如,曹操用以指汉献帝,王国维用以指李煜,毛泽东用以指高干子女。

【第3篇】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三字经》里的一段话,孟母为了让孟子从小能得到很好的成长环境,曾三次搬家迁移,最终搬到了离学校很近的地方,让孟子从小耳濡目染地能享受熏陶,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孟子不负其母所望,终成了儒教大家,被后人恭之为圣人,孟母三迁也成了经典故事。究竟是因为孟母的功劳,还是因为孟子成了圣人而使这个故事带上了色彩光环,这不是问题的重点。玩味故事,倒使我们得到了另外几点启示:

首先孟家是城里人,不是农村的,因为城里人迁移起来方便一些,农村人就是想动,还有一块赖以生存的土地拖着尾巴,不是想走就能走,到了新地方后还得要有能维持生计的土地,不然迁移对他们来说就意为着无法生存。而且孟母是三迁两移,最终也住到了学校旁边,迁移起来随便自如,在农村即便能迁移,却未必能移到学校附近。

其次得要有一定的钱,从古到今,要想办成一件事,钱是必备的条件。孟母要迁移,在新区里或者自己建设,或者购买,或者租赁,无论哪种形式都得要钱,再加上必要的整理,还有搬迁费用,没钱只能想想,却是办不到的事。以“子不学,断机杼”来看,孟家并不是很有钱的人家,孟母靠纺织为生,才有以断机杼来启发开导孟子,所以只能算是一般市民阶级了。既然是市民阶层,不管哪个朝代哪个社会,他们都不是富裕阶级。

第三房价不是很高。要是房价很高,无论租、买还是自建,都会让一般市民家庭望而却步的。谁要是不相信,试试当下现实的河水也就知道深浅了。也许有人会说那个时期的房子都是以自建为主,也没有什么审批手续,但基本的建设材料还是要有的,人工也不是白用的。

第四没有户口限制,哪怕就是在同一个城市里,东与西,南与北是隶属不同管理机构的,有了户口的限制,迁移起来的麻烦事也会不少,在新地入住更会有很大困难的。更不要说由农村去城市,或由小城市往大城市了。

第五教育不分等级不别阶层。孟母迁来移去,就是想让孩子向好的方向努力,向好的方面发展,用当今的话来说也就是望子成龙了。以后来的结果看,以孟子的成就看,他肯定是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若以上中下来区分学校的话,孟子去的学校品位肯定不差,应该是个上等学校。这些都是次要的方面,重要的是这个上等学校并没以孟子的出身不高而拒收,更没有收什么择校费之类的。

大概因为孟母的三迁,加上孟子也经过了贫苦的日子,所以才有了那句激励古今的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综上所述,作为一般普通老百姓只能羡慕昔日的“择邻处”,要想以此为榜样,为了自己孩子的成长,仿效孟母三迁的办法,这无论哪一条都要够你苦上多半辈子的。其它的先不说,就近期揭露的那个80万元的择校费,就是到了学校附近又能怎么样?这个择校费当今也没几个人能办得到,更何况当年靠织布为生的孟母呢?所以说,孟母的光环没有普遍性,更不适合大众百姓,所以也就没了什么借鉴意义。

推荐作文

相关评论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