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一的语文老师作文800字

【第1篇】

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借着窗外的月光,喃喃地读着老师作文后留下的批语。
夜深了。
------题记

老师姓张,个子虽然不高,但整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显得很有精神。

我与老师最初的交集,并不是在她教授的语文课上,而是一篇小小的短文。记得那篇短文是我步入初中后写的第一篇作文,内容并不长,是有关夏夜的星空的。老师看完后似乎很欣赏,便找来我,特别准许我写作文时可以自己确定主题。她说:“写文章其实就是将自己内心的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笔由心生,只有在情感真实的基础上,才可能有好文章产生。

那时候的我,崇拜林清玄写的文章几乎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不论是什么文章,都要在其间插上几句林氏的文字。尤其刻意在每篇文章开关加上大量的铺垫,故意营造出一种“玄之又玄”的氛围,却自以为是一等一的文章。尽管老师的批语常一语破的,但我依然不以为然。

然而,我很快为此付出了代价。期中考试我的作文分数一落千丈,与之同时坠入低谷的,还有我对自己文章的自信,但同时,我又很不服气。我叫嚣着要找老师评理,却突然看见张老师正朝我走来,把我领到她的办公室。只见她神情平淡,但难掩眉宇间透露出的严肃;嘴唇紧紧地抿着,仿佛不说话则已,一旦开口,必将是最严厉的措词。我下意识地把头低下去,不敢直视老师的目光,也不愿去猜想老师目光里的含义。同时我把双手别在背后,紧张地搓来搓去。可接下来,我所听到的并非训词,而是老师的谆谆教导。“你的作文,尤其是开头,太过冗长,太过浮华,为什么不能简洁朴实些呢?”

是啊,为什么不能简洁朴实些呢?花纹繁缛艳丽的瓷器固然美丽,但最后真正百看不厌的,却正是那些素雅怡静的瓷器,也许它们的器身上没有过多的图案,也许它们的釉彩平淡无奇,但它们无疑是窑火中最美丽的精品,文章亦然。

于是,“此情可待成追忆”的呻吟,“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浮华皆为我所摒弃,朴实无华如泥土树根的文字成了我的最爱。看着老师在作文后留下的批语,我似乎看到了老师重新舒展的眉宇。

老师除了在作文方面给予我指点帮助外,还常鼓励我多向学校报刊上投稿,建议我去参加学校的文学社,有一次我投稿未果,老师特意找到我,劝我不要灰心。看着老师真挚的面庞,我只是机械地点着头,而事实上早已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有时我在想,如果文字化成蝶后会怎么样?也许蝴蝶会在你无意间悄然逝去,但文字却永远留在你的心中,也许我稚嫩的笔触,还无法将老师的精神完全地展现出来,但是老师留在文章在文章后的批语,将是我一生的珍藏。

夜,还未深,谨借月光为墨,心灵为笔,天空为笺,书下世上最真挚的文字。

【第2篇】

我一直认为,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其中有两种人最值得敬爱亲近,一是父母,一是老师。

我初一的语文老师张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值得敬爱的老师。在我的印象中,小学、初中的语文老师不是温柔美丽的女老师,就是充满书卷气的男老师。张老师的到来就打破了我对语文老师的狭隘的认识。他是一位“豪气冲天”的中年汉子。一开始,我对他上课时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有所不解,但时间一长,我就渐渐喜欢上了他的那种独特的教学方式。

张老师虽然已过而立之年,但他却似乎懂得我们青少年的心理。他那活泼有趣的语言常常逗得我们哄堂大笑。在讲“亭亭玉立”这个词时,他为了让我们记住这个词只能用于修饰女性,他就拿班上一个男生举例子:“XX男同学真是亭亭玉立。”同学们都禁不住捂着嘴小声地笑了起来。他为了让课堂气氛更热烈些,又假装一本正经地说:“男生不能用亭亭玉立来形容,只能说是瘦得像个芦柴棒儿。”这次全班同学都忍不住了,笑得前俯后仰。他看着笑得喘不过气来的我们,也得意地笑了。张老师记性不好,这是他自己说的。一学年下来,他还是常常将各人的名字张冠李戴,我们常常一边笑一边纠正他。时间长了,我们才发现原来张老师并非真记不住名字,他这样做只是为活跃气氛,让我们开心。原来大大咧咧的张老师对学生也有细腻的一面。

张老师为人正直,喜欢实话实说,嫉恶如仇。在讲香港政权回归时,无意中扯到了越南与中国的南海之争。他把中国比作爷爷,越南比作孙子,气氛地评论:“哪有孙子向爷爷要地的道理。”可见张老师爱国情感之深厚。当我们参加德育之旅的一行人路过横店的香港街.广东街,导游向我们介绍广场的维多利亚女王像历史时,张老师却号召我们向女王像吐痰。他义愤填膺地说:“就是他们夺走了我们中国的码头,无情地欺辱中国人,为什么还要把她供养在这里?我们要鄙视他们,向他们吐痰!”他不顾导游的一脸尴尬,带头向女王像“呸”了一口。让我们这些做学生的,不禁对这位平时嘻嘻哈哈的老师肃然起敬。

“张老师吼一吼,教学楼也要抖三抖。”张老师的嗓门之高,实属罕见。他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关于自己大嗓门的故事:有一次,他在上课时,隔壁班的一个同学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众人疑惑不解,只以为那个同学得了神经病。殊不知,是张老师独特的大嗓门富有穿透力,让那个同学听到了哩!

张老师教学注意方法,从不死搬硬套。他很少教我们一些“死”的知识,总是为我们总结学习语文的方法。他要求我们扎实基础,因为这样才能做到“死去活来”。他告诉我们做阅读理解要紧扣语境,做到“以文解文”,不可以“想当然”,更不可以根据自己对句子的一知半解“自作多情”胡乱答题,乱抒发感情。

从佛教的观点,老师与学生是从累世深刻的缘分来的。我想,我能有缘遇到张老师那样的老师是幸运的。他不仅教会了我学习的方法,还教给我够我受用一生的做人的道理。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曾经说过:“在我们的生命过程里,能遇到几位能启发我们的老师,是不容易的,需要深厚的宿缘。”张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能给人启发的良师。我不应该忘记,也不会忘记他的教诲之恩。

这就是我初一的语文老师。

相关评论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