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后感600字

【第1篇】

相信爱 传递爱——《悲惨世界》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拜读了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享誉世界的名著——《悲惨世界》。

这部作品刻画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各个阶层人民的命运。主人公冉阿让为了家人能够吃口东西,砸碎商店的玻璃,偷了一块面包,从而导致了他在监狱里度过了黑暗漫长的19年岁月。出狱之后,一次次地被人们歧视,一次次地遭受各种不公平的对待,让冉阿让再度陷入绝望之中,他心中的“恶”就这样一点点被激发出来;所以,当主教收留他的那晚,他偷走了主教家里唯一值钱的银器。不幸的是,第二天他再次被警察抓住,被押往主教的家,但当主教了解情况后,却说银器是他送的,不是偷的。不仅如此,他还问冉阿让够不够,不够可以把他的烛台也拿去变卖。我被这个场景深深地震撼了,因为就在此时,主教的善良和爱让冉阿让感受到了久违的感动和温暖,犹如一道光,照进了冉阿让那早已贫瘠污染的内心。他之前几十年都是在黑暗中艰难度日,这道光让彻底激活了他蕴藏心中的善。从此以后,冉阿让改头换面,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后来他化名马德兰,还当上了市长,即使位高权重,他依然坚守本心。当老人遭遇车祸,命悬一线时,只有冉阿让冲上前去,拼尽全力救出老人;他为了救出一名长得像自己的无辜人,放弃了自己的名利富贵,承认自己就是真正的冉阿让,再次进了牢房;又为了实现可怜的女人的遗愿,冒着生命危险再次逃狱,去救那个女人的女儿。救出之后,把这个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抚养,后来这个女孩长大,和一个贵族青年马利尤斯相爱。即使冉阿让气愤不已,却在马利尤斯受伤时,毫不犹豫地冒险将他救出,成全了这对年轻人,自己却慢慢的死去……

雨果认为世界上有两种法律:高级的法律是仁慈和爱,低级的法律是刑罚。主教对冉阿让的感化就是最高级的法律,他唤醒了冉阿让的良知。这种爱使冉阿让也像他一样成为了一名真正仁善无私的人。正如这本书的最后,马利尤斯对于冉阿让的评价:“人间所有的勇气,所有的美德,所有的英雄品质,所有的神圣精神,他都具备。”

看完整本书,心中感慨不已,我们平时也像冉阿让那样去做了吗?其实,我们只要细细观察,就会发现,爱与善良真的可以治愈别人,也同样治愈自己。当我们难过时,别人给的一个拥抱;当我们难堪时,别人给的安慰的眼神;当我们激动时,别人那热情的鼓掌;当我们百口莫辩时,别人那理解的目光。我忽然明白,爱是可以传递的,我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这个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第2篇】

在书柜中最吸引我的这本书是《悲惨世界》。它讲述主人公冉.阿让因为找不到活干,家里断了粮,没有面包,看到姐姐家七个可怜的孩子,他只好铤而走险,到面包店偷面包,不辛被抓了。也因此被判了五年苦役。在第四年末,冉.阿让在同伴的帮助下逃离了监狱,被抓了回来,又加判3年徒刑。就这样逃了抓,抓了再逃,前后一共在监狱蹲了19年。

主人公并不是个愚笨的人,他白天受着牢狱之苦,晚上则沉思默想,反省自己。着揪到

他愿意辛勤工作,但是没有工作,他愿意努力劳动,但是没有面包。他虽然犯了错,但惩罚是不是太残忍,太过分了些?

他偷那个面包,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姐姐的7个孩子。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让主人公认为社会对他是不公正的,他要算账。所以他在监狱里就做好各种准备。他在监狱学习,学会了读书认字。等他19年后出狱了,他虽然走出了监狱,但是并没有走出判决。他四处碰壁,连一个住处都找不到。

就在他放弃希望,遇到了主教米里埃先生,善良的主教收留了冉.阿让,并把自己的房间让让给了他。而主人公不知恩图报,还偷走了主教的银餐具。

被巡逻的宪兵抓住揪到主教面前,主教并没有责怪他,反而热情地对他说:“先生,看到您我真高心,您把我送您的东西忘在这里了。您只带走了银餐具,还有一对银烛台,您没有一同带走”。正因为主教的仁慈,宪兵放了他,主人公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主教最后把那两个银烛台拿起,放到他的手里说:“不要忘记,用这些钱做一个诚实的人。”

主人公在主教的善良教悔下,从此改邪归正,做一个心地善良,品行端正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当地的大富翁,还被推选为市长。

读完这段故事,让我明白了:不管是谁,曾经犯过错,不要给他永远贴上是坏人的标签。还有一个人自己犯过错,要有悔过之心,不要去抱怨社会对你的不公,只有你改变自己,这个社会才会接纳你!

【第3篇】

一个伟大的苦役犯————读《悲惨世界》有感

一个人的身体站在危险的悬崖上,推他一把,他就会坠下深渊;拉他一把,他就能得救。而一个人的灵魂也是如此,站在危险的边缘——推他一把,他就会堕入地狱;而拉他一把,天堂灿烂的阳光就将照亮他的灵魂。

冉阿让就是这样一个站在危险边缘的孤魂。

他的灵魂已经被罪恶严重侵蚀,心中只想着怎样对全人类进行报复——土伦监狱非人的虐待早已使他人性尽失。他的灵魂面临着一道深渊,地狱在深不可测的悬崖下张着血盆大口。可他——冉阿让——仍然视而不见地盲目前行着。

一对银烛台放在悬崖边上,他扑上去把它们贪婪地抓在手中。他已经失去了平衡,马上就要坠入那无底深渊。此时,一双温暖的手拉住了他。

就在那位德高望重的主教米里哀先生表示银器是自己送给冉阿让而要警察放掉他时,冉阿让终于感到天堂温暖的光芒重新照耀在自己身上,那早已被罪恶和创伤封冻得如寒冰一样的心灵复苏了。

冉阿让已不是恶人了,米里哀先生已经用善良和宽容从地狱中赎回他的灵魂,他从无边无际的黑暗思想和自暴自弃的堕落状态中挣脱出来了。

从此,旧的冉阿让死了,新的冉阿让重生了。作为马德兰市长,他使这个小城繁荣昌盛;作为可敬的马德兰伯伯,他使所有善良的人们感到了温暖;作为柯赛特的养父,他使这个无父无母,童年受尽折磨的孤儿得到了真正的幸福……作为冉阿让,他从相同的悬崖边缘,救下另一个可能将要坠入深渊而永世不得重见天日的灵魂。

拥有这个灵魂的人就是沙威。

这个忠实于帝国的警探,灵魂早已麻木。作为警探,他不顾一切地追捕冉阿让;作为帝国的忠实奴隶,他疯狂仇视一切革命活动,甘愿为主子当炮灰。

于是,他被革命者毫不留情的逮捕了,也许他这样的人命中注定要以一颗子弹终了而被打人地狱,画上一个可悲的句号。 他的执行者正是他的猎物——冉阿让。

“他安息了。他活着,尽管他的命运曲折离奇。他死了,只因为失去了他的天使。生死有常,就像白天离去后夜晚来临。”他,就是雨果笔下的一个伟大的苦役犯——冉阿让。 

【第4篇】

在苦难中找寻救赎——读《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主人公冉阿让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他原本淳朴善良,但社会上的不公导致他饥寒交迫,迫不得已才在一家面包店前,砸碎了玻璃,想偷走一块面包,不料却被店主发现,立即叫来警察抓走了他,他因企图越狱而被判处19年的苦役。仅仅是一块普普通通的面包就被判处了19年的苦役,这也反映了当时法律系统的不完善和社会的不公,黑暗社会对冉阿让的压迫使他变得暴躁不安,难以相信他人,他出狱后四处游荡,寻找工作,可却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坐过牢的可怜人。不久后,有一名好心的主教收留了他,但此时的冉阿让已经不再相信任何人,狠狠地推开了这份好意。后来,仁慈的主教用爱感化了冉阿让,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化名马德兰,在机缘巧合下成为市长。被发现后,又几次经历逃亡,最终成为一个善良仁慈的人,却又被黑暗的社会所打倒,再也没能站起来。

作者维克多·雨果,以滑铁卢战役和1832年巴黎起义为背景,以迂回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为中心,安置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却又无比真实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当时黑暗社会下层平民好吃懒做、内心阴暗、贪得无厌的丑恶嘴脸,也反映了当时黑暗社会的三大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时儿童羸弱”。雨果描绘了一幅黑暗社会下穷人悲惨生活的画卷,这是冉阿让一个人的史诗,却又不仅具有个人意义。冉阿让的经历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反映了善良纯朴的穷人们对不公社会的反抗,却深深地被压倒,冉阿让的起伏不定的人生和际遇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时而与芳汀一起哭诉这时代的不公,时而与冉阿让一起反抗这黑暗社会,时而为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打抱不平,时而又对这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气愤无比。

时代的动荡,社会的黑暗,却没有磨灭一个人的意志,他们依然坚定地与黑暗斗争。冉阿让、马吕斯,这些普通却又不平凡的灵魂,在尘世之中跌宕飘零。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即使在风雨中一次次被打倒,也要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汲取奋进的力量,用我们的坚强和勇敢砥砺前行,走向光明的前方。 

【第5篇】

悲惨世界,悲惨的人

贫穷使男人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 

——题记

18世纪的法国正经历着波澜,雨果以滑铁卢战役和巴黎起义为背景,刻画了那个穷人悲惨生活的画卷。

主人公冉阿让是个老实的打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发现后判了五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19年。出狱之后,苦役犯的罪名永远附着在他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后来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决心去恶向善,改姓换名,埋头工作,帮助一切可帮助的人,终于当上了市长。成了大富翁后,他乐善好施,兴办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法律却滥判无辜,他为了不嫁祸于他人毅然上法庭承认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并为救助孤女而逃出法律的魔掌,可是法律不容他,社会不容他,连他辛辛苦苦带大的孤女也不容他,最后只能在孤寂中独自走向死亡,走向人生的尽头。这是这个人物最可悲的地方。

他是《悲惨世界》中的悲惨典型,他多年的行善敌不过“苦役犯”三个字,回顾他的一生,置办工厂为穷人提供工作,免费药房,给穷人送钱,救他人离开苦海,为了他人毅然站起来承认自己的身份,放弃自己的前途,他所有的行善都只是基于他叫马德兰而不是冉阿让。这一生的悲惨的源头就只是因为让姐姐的七个孩子吃上一口面包,不至于饿死,而去偷窃。他确实犯了罪,但是它的本意是好的,本心意是好的。否则也不会在主教的教导之下悔悟变成马德兰,变成那个让所有人崇拜的马德兰。这一生的悲惨经历与惊人的自我牺牲精神深深触动了我。

《悲惨世界》中还有一个人给我留下了一抹不容忽视的印象,她是一位可怜的母亲,她叫芳汀。 

有人说她下贱,有人说他堕落可我只看到他身上名为“母亲”的那个伟大的力量,她为了她的女儿可以好好的生活,她接受了那一家子的敲诈,为了满足他们的贪欲,她剪掉了她的长发,卖掉了她的牙,和她的尊严。最后为了一个谎言沦为了妓女,死之前的最后一刻都在想着她的女儿,她拜托马德兰去救她的女儿,她总是希望她的女儿能过的好。

悲惨世界里的每个主人公都是悲惨的,他们在这个黑暗的世界里艰难前行,坐在书前的我们读到他们的时候,总能体会到他们散发的人性的光辉。

【第6篇】

雨果的作品中,《悲惨世界》最为著名。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19世纪前半期的法国。故事以作者塑造的艺术形象冉?阿让为中心而展开。青年冉·阿让在面包店偷了一块面包,被当场抓住,判了五年苦役。但他在入狱后屡次越狱,所以在狱中待了19年才出狱。出狱后,他对整个社会还有一种抗争心理。然而,迪涅主教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一生。在主教的教化下,冉?阿让舍生救火,开办工厂,为百姓带来福祉;最终,赢来了百姓的拥戴,当上了滨海加特勒伊的市长。他救下了沦落为娼的芳蒂娜,后来,芳蒂娜因病去世。他将芳蒂娜的女儿柯赛特赎回并收养,之后一起隐居在修道院。柯赛特受到了良好教育。长大后,柯赛特与共和党人马利尤斯相恋。在两人成婚的第二天,冉·阿让将自己的身世向马里尤斯和盘托出,后者知道后对他冷眼相看。连他辛辛苦苦带大的孤女柯赛特也误解他,离开了他。多年来舍己救人,却落得相依为命的“女儿”也误解自己。伤心的冉·阿让抑郁成疾,独自一个人生活。一个偶然的机会,马里尤斯知道冉·阿让原来是自己一直寻找的救命恩人,连忙去接他来同住,但冉·阿让此时已经生命垂危,最后在柯赛特和马里尤斯德怀里与世长辞。

这部小说虽然篇幅很长,但当读者拿起来阅读时,却能与故事的角色共情于情节中。他感染了许多人,也感染了我。冉·阿让从各方面来说,他都是一个劳动者。是一个普通的人,但在大部分情况下,他更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他是穷苦人民中命运最悲惨的其中一个,但他本性是善良的。他历尽苦难,遭受迫害,但始终不渝,坚持惩恶扬善,最终承受了人性的考验。他体现了劳动人民各种优秀的品质,他是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劳苦人民的代表。他为了人民牺牲的太多了,不仅仅是辛辛苦苦挣得血汗钱;不仅仅是他宝贵的时间,更多的是他的爱。对穷苦人民怜悯的爱;对芳蒂娜同情的爱;对柯赛特无尽的父爱;对不幸社会的博爱。他的全部经历与命运,都具有一种崇高的悲怆性,而这种悲怆性具有一定的社会代表意义,因此《悲惨世界》深受人们的喜爱与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