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精选22篇)

【第1篇】

神兽守护的北京故宫

孙歆然

说起北京故宫,想必大家小时候都读过《故宫里的大怪兽》这本书吧!书中爱吹泡泡的铁环兽“椒图”,趴在桥上的避水兽“趴蝮”,捧着书守候在龙椅旁的神兽“角端”……是不是都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神兽守护的北京故宫,一探究竟吧!

北京故宫是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所以故宫又称紫禁城。它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曾是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于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在大部分人的眼里是一座庄严的皇家宫殿,但是在我这个从小自皇城根儿长大的孩子眼里,它是一座巨大的神秘乐园。每每从午门进入紫禁城,看到大门两侧高大厚实的红漆大门,都会让我注意到门上紧咬铁环的“椒图”和那整齐排列的九九八一颗金黄色的门钉。椒图,性好闭,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它形像螺蚌。遇到外敌侵犯总是将壳口闭紧,人们将它用在门上,取“紧闭”之意,可保平安,另外椒图“性好僻静”,忠于职守,被民间称作“性情温顺”的龙子。

进入午门,便看到位于太和门前的广场, 5座单孔拱券式金水桥。其造型秀美,同雄伟壮观的午门城楼和金碧辉煌的太和殿相映衬,引人入胜。这是紫禁城内最大,也是最壮观,最华美的一组石桥。桥的两侧有镇水兽“趴蝮”的守护,以此灵兽镇于桥顶两侧,面向河水,有永避水害,长存永安之意。因其嘴大,肚子里能盛非常多的水,所以也多用于作为建筑物的排水口。三大殿玉石栏杆的排水口就可见“趴蝮”的身影。

再往前行,便是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的外庭,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这里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角端”就住在故宫太和殿的龙椅旁,据说它通四方语言,而且只伴左右,专为英明帝王传书护驾。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每个宫殿的房顶上都有“脊兽”,其功能最初是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对屋脊的连接起固定和支撑作用。后来脊兽发展出了装饰功能,并有严格的等级意义,不同等级的建筑所安放的脊兽数量和形式都有严格限制。太和殿上的脊兽是最多的(10个),也是唯一能见到“行什”的地方,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彰显了其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

穿过御花园,出神武门,便结束了故宫探秘之旅。大怪兽是真是实存在故宫各处的,它们都是祥瑞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故宫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有古代皇帝的宫殿、价值深远的博物馆或者是一间间的大房子,更是一个能让人用心去发现的有趣地方,那里仍然还有很多神奇的传说等待我们去发掘,更多的大怪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北京故宫期待着我们再次光临。

【第2篇】

世界文化瑰宝——五台山

杨诗瑶

历史悠悠,我品古代风味;文化绵绵,我读千秋万载。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世界的文化遗产,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位于太行山系北端的五台山。

它巍峨绵长,横跨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定襄县、原平市。其中五座高峰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在那里夏季你也不会感到丝毫炎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气候多寒,盛夏仍然不见酷暑,所以又名清凉山。

这里风光旖旎,山上都植满了大树,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美感。那些树又大又密,夏天绿树成荫,就是到了冬天也不觉得空旷。一阵微风吹过,树枝随风摇曳着,从远处看,枝叶此起彼伏,如同海浪似的;又仿佛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梳理着自己的长发。看了这么多美景,想必你已经沉浸其中,现在跟随我来看看这里的名胜古迹吧!

塔院寺位于台怀镇中心,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经过多次改造,明代又重建,终于建成了这座高75.3米,周长83米的建筑。大白塔内还藏有印度阿育王所建造的舍利塔,所以佛教徒到这里先要朝拜这一圣迹,焚香的味道也不断从寺庙中传来。

南山寺是一座在枕山的山腰上建造的寺院,108个台阶仿佛披着云彩,两边种植着高大的绿树,把这座天梯遮掩起来。寺门前是细致精巧的砖雕构成的影壁,寺内有着精美的汉白玉浮雕,花鸟鱼虫兽、历史人物、佛经故事......栩栩如生、千姿百态。

接下来的魔术表演一定会让你拍案叫绝。五台山上有一座灵崖叫写字崖,用水洒湿后拿手帕仔细擦拭,就会出现类似篆隶体的字迹。层层有字,字字不同,曾发现过“天之三宝日月星,地之三宝水火风,人之三宝精气神”的联句。

我们欣赏了五台山如画的风景、名胜古迹,之后让我们听一段故事。

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农民们无法到田里种庄稼,文殊菩萨看到人们遭受苦难,决定改变这里的气候。文殊菩萨到东海龙王那里借“歇龙石”,在文殊菩萨的求助下,龙王说:“你若能拿的动,就拿去吧。”文殊菩萨走到神石边,口念咒语,立刻使巨石变成了小小的弹丸,然后拿起弹丸飘然而去。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文殊菩萨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间的一条山谷中,奇迹发生了:五峰山立刻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于是这条山谷被命名为清凉谷,五峰山也改名叫做清凉山了。

五台山真是一个世界文化瑰宝,一个历史悠久的绵延长河!

【第3篇】

梁园春色

张家铭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每当吟诵这首诗时,脑中便会浮现出梁园那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的画面......

梁园为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是清代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它的故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建成后,许多文人墨客都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那么,梁园有什么构成呢?原来,梁园有三大景观要素——山、水、石。

先说山,梁园非属山性,园山有几种:一是崖瀑潭局中的悬崖,二是鼓石潭局的鼓石岛,三是海礁局的礁岛,四是一般的堆山。梁园较少以土堆山,即便是现代公园也是如此,多因水为水,因山为山。其次就该谈一谈水了。梁园属水性,理水性多种格局:一是崖瀑潭局中的石瀑和瀑布,二是湖景,三是水潭,四是流觞之山水,五是井泉,六是一船水池。最后,也议一议石了。梁园理石不向上堆叠,而向水平展开,分为置石法、堆石法、挂壁法、塑石法。置石法为黄腊石、湖石和花纲石,分平置、抛石和埋石三法。石身置于土上,如随意抛置而成,故云抛置。石根入土半截以下,称为平置,石根超过一半没入土称为埋石。堆石法多为用于湖石或珊瑚石。叠石法用灰泥和水泥仿石,节省石材。而在梁园中,水的要素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山以水为血脉......故山得水而活。”水作为生活、生产、交通娱乐的重要载体,人们乐于依水而居。可见,庭院中对水的经营,是符合传统审美情趣的。

梁园内奇石是一大特色。梁九图爱好奇石,这一思想在整个院内都有体现。园内巧布太湖、灵壁、英德等地奇石,大者逾丈,小者不过百斤。在庭园之中或立或卧、或俯或仰,极具情趣。其中的名石有“苏武牧羊”“童子拜观音”“美人照镜”“宫舞”“追月”“倚云”等。景石大都修台饰栏,间以竹木、绕以池沼。

“有名园而无佳卉,尤金屋之鲜丽人。”作为岭南四大园林之一的梁园,植物的配置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展现了自身所处地理环境的特点。充分发挥单株植物的色、香、姿的特点,作为庭园观赏的主题。植物与建筑、山石、溪瀑等恰当的相互衬托,掩映减少人工做作或枯寂气氛。

梁园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还拥有一段动人的传说:“连理枝”的传说是中国历史上古老、悲壮、富有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它描述了在战国时期,一对夫妇为了爱情坚贞不屈,死后分别葬于两处,可望而不可即,谁知一夜之间,竟在两座坟茔之上长出了两棵梓树。两树盘根错节,枝干相倾,其枝相附,结成连理,犹如两人相拥。人们就称这两棵为“连理枝”。至今人们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来比喻婚姻美满,喜结连理。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数枝门柳低衣桁 ,一片山花落笔床。”梁园真是一片美不胜收的乐土呀!

【第4篇】

嘉峪关关城

刘牧瑶

“云驰瀚海,一座雄关凝壮气;柳系春思,千秋丝路起清风”,一望无际的大漠、戈壁、雪山交相呼应,时有一群野骆驼在荒漠中觅食,好像在默默述说着古丝绸之路的沧柔历史。这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大漠雄关——嘉峪关。

嘉峪关景区入口处是一尊冯胜将军骑着高头大马的铜像,既像是在欢迎大家的到来,也像是在保卫着脚下的土地。沿路向前一座雄伟壮丽的城楼岿然屹立,像一位英勇的士兵守卫着这座城池。两层楼高的土坯围城的城墙,城门上有一座像戏台的木质城楼,城楼上挂着大块的匾额,上面写着“天下雄关”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关城分为内城、外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门台上建有三层歇山顶式建筑。东西门各有一瓮城围护,西门外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由“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

不同于其它城楼的楼梯台阶,这里的楼梯很宽,不仅有供人走的台阶,还有马道,马道最陡的地方,倾斜的角度接近60度,不知当时的战马是如何在上面行走自如的?站在城楼之上,蓝天白云之下,眺望远方,祁连雪山清晰可见,一望无际的沙漠戈壁,耳边呼呼作响的风声,眼前仿佛出现金戈铁马,刀光剑影,卷起漫天黄沙,空气中弥漫着厮杀声、马蹄声、战鼓声……

城内有一个大的训练场,里面战鼓高挂,战旗飘飘,场内摆放着各种枪矛,还有几门稍微先进的大炮,斑驳的长矛也在诉说着这座雄关当年的辉煌。除了练武场,城内还有将军府、关帝庙、文昌阁、大戏台……这些场所虽然给戍边的将士枯燥的驻守生活平添了几分乐趣,但与江南莺歌燕舞的生活还是有着天壤之别,也能让我们切身地感受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战士的思乡之情。

嘉峪关关城的西大门,也就是丝绸之路上“出国的起点”。古人通关和我们现在出国需要持“护照”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叫“关照”。如果赶在日落之时出关,太阳的余晖打在城墙之上,整个城墙愈加巍峨雄壮,远方更加凄凉,真是“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5篇】

云冈石窟

李思锐

当我第一次靠近云冈石窟这座巨人时,眼里瞬间装满了历史的烟波浩海,当我踏着岁月的音阶走进他的胸怀时,佛的庄严已将我的心荡涤的只剩谦卑。我屏住呼吸、缓缓移步,在仿佛静止了的时空中细细聆听他托风儿带给我的诉说……

他诞生于北魏时期的武州山,距今已有1500余岁。相传,公元452年,文成帝出巡,巧遇北魏高僧昙曜,帝王的御马死死咬住昙曜袈裟不放。看到此景,崇尚佛教的文成帝认为“马识善人”,便下旨令昙曜主持佛教工作。从此,揭开了云冈石窟的开凿序幕。

北魏王朝为“凿”就他的神圣,号令天下能工巧匠共襄盛举。匠人们巧夺天工,历时60余年,在他绵延一公里的身躯上,开凿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大小佛像51000余尊,终使他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比肩齐名,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他成就了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第一个巅峰,并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跨过写有“入佛知见”的山门后,映入眼帘的200多座洞窟便是他的真身,其中前20座是由北魏王朝主持修建的,他规模宏伟、雕饰瑰丽,形似巍巍卧龙,腹有乾坤万千,是石窟艺术之精华。第3窟是云冈最大的洞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宽约50米,窟内奉有“西方三圣”造像,他们肃穆庄严、衣纹流畅、造形优美。观其神态,会不由得被北魏匠人斩山为壁、取石成窟、千锤万凿、心虔志诚的精神所感动。第16至20窟也称“昙曜五窟”。他象征着北魏王朝的五位帝王和无上皇权。第20窟是云冈雕刻艺术的代表作,正中的佛祖坐像,高13.7米,造型雄伟、气势浑厚,仰天长看,震撼至极。从二十一窟开始向西约200多米,还大大小小分布着上百座洞窟,这些主要是北魏迁都洛阳后民间出资开凿的,他们艺术风格活泼,人物雕刻清瘦,这也让云冈成为了中华佛教瘦骨清相的诞生之地。 

从欣喜地靠近他,到用力地感知他,我突然明白,他的千锤万凿,是要把佛祖刻入心田,把慈悲交还众生;他的高耸无言,是要把自己写作历史,把希望留给未来。云冈,我虔诚地祈求,也要做一个臂膀如磐,心中有佛的人。

【第6篇】

美不胜收的颐和园

张涵宇

中国的每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宝贵财富,中国的每一处名胜古迹都各有特色:泰山之壮,壮在它的巍峨雄奇;故宫之雄,雄在它的气势宏大;莫高窟之美,美在它那精妙绝伦的飞天壁画。我喜爱那颐和园的园林艺术之美。

颐和园是仿照杭州西湖而建的,大致布局与西湖一模一样,好像是西湖的缩小版。

北宫门内,站在桥上,看着桥下清澈的河水与河两岸的商家店铺,脑海中回忆起我一次次来时苏州街的情景:最热闹非凡时,远远的就能听见商铺主人的吆喝声,来来往往的行人游客在商店里挑选着自己心仪的物品,游人们有的成群结队而来,浩浩荡荡的;有的三三两两结伴而来;还有的孤身一人,但从他们愉悦的心情上看,似乎不觉得孤单寂寞。一条条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划来划去,里面充满了哗笑和交谈的声音。每每到了下午茶时间,很多顾客都被卖精致糕点的商店飘来的阵阵香气吸引过去。

走过象征着热闹街市的苏州街,眼前就是万寿山了。相传万寿山是用挖昆明湖的土垒成的。拾级而上,绕过四大部洲的宫殿,便是我最爱去的假山,一块块假山石堆出了一条条路与一段段山洞。在假山中穿梭的我虽然满头大汗,但总是玩的不亦乐乎。我时而在山洞中行走;时而在道路上奔跑;时而玩捉迷藏的游戏,躲在难以让人发现的地方,屏住呼吸,静静地观察着,企望对方不要找到我。假山上面是颐和园万寿山的制高点,没有一根木头的“无量殿”智慧海。外层的色彩鲜艳的琉璃瓦使智慧海显得富丽堂皇,可悲的是外墙上不可计数的琉璃佛像大部分尽被八国联军毁去了。这就是颐和园的园林艺术之美。

翻过山顶,智慧海的下面就是那佛香阁。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如众星拱月般分布在佛香阁左右。站在佛香阁上,俯瞰那平滑如镜的昆明湖,将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湖中的三座岛屿作为点缀,象征着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三处仙境。

万寿山下,昆明湖边,这长廊实在是颐和园的精华。几百米的长廊,成千上万幅画,每一幅画都惟妙惟肖、美轮美奂、栩栩如生。景色中可见高山流水、江河湖海、花草树木;人物里可寻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精忠报国的岳飞,《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故事内可探八仙过海,桃园三结义,扇枕温衾。一幅幅画作引领我进入一种美好的境界,这种境界是无形的,充满了艺术与文化。走一走、看一看、品一品,不但消遣了闲暇时光,还感受了艺术的魅力。若是细细鉴赏,一天也不觉长了。这就是颐和园的园林艺术之美。

长廊的左右都有画,我的眼睛忙极了,不知往哪边看好。不知不觉中,我已走到长廊的终止处。微风拂过我的脸颊,也拂过昆明湖,水面泛起阵阵涟漪。游船往返于码头之间,行驶过的地方漾起圈圈波纹。远远望去,南湖岛好似一颗璀璨的明珠,嵌在宽阔的昆明湖之中。渐渐的,远近闻名的十七孔桥映入眼帘。看到十七个大小不一的桥洞,不由自主地使人想到金光穿洞的奇景。每到了冬至日的前后,傍晚时分,金色的夕阳染得天空金黄金黄的,金色的阳光洒在静静的湖面上,落日那金色的光辉照入了每个桥洞,一个个桥洞金光闪闪,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又过了一会儿,太阳逐渐褪去,奇景便消失了。站在十七孔桥上,欣赏着比卢沟桥还多的石狮子,一只只看去,真是活灵活现、千姿百态、各式各样,对古人的智慧赞叹不已的同时,也让人情不自禁地对雕刻石狮的古代工匠们心生敬佩。每一只石狮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一只石狮昂首挺胸,正襟危坐,好不威严;一只石狮与小石狮相抱,好不和睦;一只石狮嬉闹玩耍,乐在其中,好不可爱。我爱这静谧的颐和园的一切,沉浸于其中,陶醉于其中……这就是颐和园的园林艺术之美。

美不胜收的颐和园,是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是金碧辉煌的殿堂,是风光旖旎的万寿山,是广袤宽阔的昆明湖,也是各色各样的桥梁,我喜爱这一切——喜爱颐和园的园林艺术之美。

【第7篇】

壮观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谭启龙

“不看秦始皇陵兵马俑等于没来过中国。”这是法国一位前总统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评价。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下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最初于1974年的春天发现,当时一位农民打水时无意间发现一个武士头俑,引起考古学家关注,由此发掘出秦始皇陵兵马俑,在1987年不仅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还成为了全世界第八大奇迹。短短13年,它是怎样让全世界人了解自己的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工艺技术和专家们对它的评价。秦始皇陵兵马俑模拟了秦代真实的车、马、人等,所有兵马俑都是由黏土烧制而成的陶器,然后再把其他部位黏在一起。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俑,貌似很普通,实际意义非同一般,正如专家们所说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还可以补充一部分文献的不足,给人们对古代马车、兵器等的了解提供很大的帮助。”

秦始皇陵兵马俑目前已经发掘出共4个坑,每一个坑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先来看看一号坑,坑中有武士俑500余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还有许多剑、矛、弩等兵器。坑的东部有210尊与人等高的武士俑,排成三列,前三个领队,他们的神态、发型都各不相同,手执弩机,像前锋部队,紧随其后的是一个阵容整齐的主体部队,个个手执3米左右的长矛、戈、戟等兵器,两侧还各有一个武士俑,很是威风,又好像随时可以进入战斗的状态。

大家是不是觉得一号坑已经很壮观了呢?不,还有二号坑,它是整个兵马俑中最大的俑坑。二号坑中共有约1300多个兵马俑,战车80余辆,分成四个梯队。第一梯队,60个立式弩兵俑,160个蹲跪式弩兵俑,他们排成圆形,轮流射击,以弥补射击速度慢的缺点。第二梯队,由64乘战车组成,每辆车前4匹陶马,三个列兵俑,中间一个拉马辔,左右两个各持一个长柄兵器。第三梯队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每辆战车后有8—36人。第四梯队由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组成,每匹马前有骑士俑一个,这么庞大的一支队伍,任何人看了都不由得心生敬畏,看来大秦帝国能统一其他六国是有原因的。

虽然一号坑和二号坑很壮观,但他们全是下级士兵俑,埋入三号坑中的可全是指挥官,看,最前排是一乘战车,后面都是武士俑,大概是指挥官们信任的亲兵吧!四号坑中并没有兵马俑,就被匆忙填埋,专家们在四号坑中发现了火焚痕迹,他们推测可能与西楚霸王项羽入关火烧阿房宫有关。

如此壮观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对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有着不可估量的帮助,它们再现了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的神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当之无愧!

【第8篇】

飞雪相约紫禁城

党悦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雪中的故宫,透出一种亘古如一的美,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自明朝起,故宫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富丽堂皇的宫殿又不失古朴与典雅,雪花落在金色的琉璃瓦上,落在红色的城墙旁,渲染出一幅美轮美奂的雪景图。古代故宫被叫做“紫禁城”,想要让故宫变回“紫禁城”一场雪足矣,琼楼玉宇,铜狮脊兽都落满了白雪,用宁静、庄重的美感告诉你600年的故宫,从未改变。

哪年北京下了一场大雪,与平日从不下雪的城市相比,这简直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好日子。我相约家人一起去了故宫。顺着队伍穿过午门,雄伟庄严的太和殿便映入眼帘,纷纷扬扬的雪抚过我的脸颊,让我感到阵阵凉意,地面已被白雪覆盖,或许是由于雪的缘故,太和殿比旁边的宫殿更显得富丽堂皇,格外庞大。雪花落在金色的琉璃瓦上,落在红色的城墙旁,渲染出一副美轮美奂的雪景图。过了太和殿,中和殿显得愈发精致小巧,橘红色的瓦片上,厚厚的积雪把凹槽全部填满。细长的房檐上,一两只喜鹊嬉戏打闹,时而发出清脆的叫声,时而啄食着不知道是什么的小东西,站在厚厚的积雪上,别有一番风趣。

刚穿过中和殿,这才发现自己已满头满身挂满了雪花。白色的意境下,望着雪中的保和殿,突然有种与历史对话的感觉,数百年前的祖先曾在这里做着权利与富贵的梦。保和殿与前两个殿相比,有一块独有的牌匾,鎏金大字,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大殿四周淘气的雪花飞来飞去,而它一动不动的矗立在正中间,正襟危坐格外威严。

一路行至御花园,雪渐渐的也停了下来。这时的故宫,白色,红色,绿色,黄色,如此简单的色调,调配出了一副惟妙惟肖的雪景图。飞雪与紫禁城的相约,注定是一张不平凡的画卷。

【第9篇】

雄伟壮丽的故宫

赵梦瑶

在繁华的北京市中心,有一座散发着古色古香气息的城中之城——紫禁城。紫禁城又名故宫,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果要在中国的土地上找一个代表性建筑,那就是故宫,华丽不失庄重,肃穆不失神采。而如果要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寻找一个象征,那么还是故宫,曾经的辉煌,曾经的喧嚣都能在那里找到注解。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它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前后经过漫长的十四年的时间正式建成,成为了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在此期间故宫经过多次翻修,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了新的元素,让故宫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三大殿建在白玉砌成的八米高的平台上,台分为三层,每层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远望犹如神话的琼宫仙阁,气象不凡。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每天来这里的人络绎不绝。故宫里的景点儿有很多,例如太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到了这里仿佛如临其境穿越回古代参加大典;御花园,园中有松柏,竹林,山石等景物,四季常青甚是壮观;承乾宫,此宫是妃子居住的地方,到了这里仿佛能看到妃子生活的场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游人似乎已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几千年、几百年前,见到了古人,嗅到了古人的气息。

一座世间仅有的皇城,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汇集了中华大地古往今来无数的奇珍异宝,凝结了能工巧匠们几许血汗、几许泪水……直至今天,故宫始终见证着历史的进程,讲述着无声的故事。

故宫的雄伟让人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创造了雄伟的故宫,真是“人间巧艺夺天工”。

【第10篇】

九寨沟

吴梓瑞

在中国的西南,有人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在四川的北部,有一处人间奇观。那里青松翠柏、繁花似锦、暗香疏影,真好似人间仙境,又如世外桃源。它就是拥有5A级旅游景区和祖国世界文化遗产称谓的九寨沟。

几座苍莽的高山把九寨沟隐藏在这茫茫崇山之中。在这高山上,坐落着九座藏族村寨,各个巍峨雄奇。虽然仅仅保留了树正寨、荷叶寨、则查洼寨,其他黑角寨、盘亚寨、亚拉寨、尖盘寨、热西寨和郭都寨虽已销声匿迹,但我们却仍能想象出它那昔日的风采。

古有诗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九寨沟也有“九寨归来不看水”的说法。漫步赏阅,只见108个海子,一同构成了一幅浮翠流丹的画卷。雄壮巍峨的长海、剑岩、诺日朗、树正、扎如黑海几处景观,呈“Y”字形。更有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蓝冰,被称为“六绝”。这神奇的九寨沟,被世人誉为“童话世界”,号称“水之王国”。

神奇的九寨沟,每天不同时段都有美景。上午的时候,在朝阳的映照下,湛蓝的水面波光粼粼,熠熠生辉如同梦境一般。湖边的杂草,叶尖滴下一滴滴晶莹澄澈的水珠,向四下迸出水花。杨柳也轻轻把长长的枝条垂进水里,带出了一阵阵涟漪,拍打着岸堤。所有景物谈着、笑着,用它们自己的语言表达情感。到了黄昏,湖面上略过几只残影,挥动翅膀,轻轻擦过水面。余晖照耀着万物,把整个九寨沟都融入了金色的海洋。

神奇的九寨沟,一年四季都美不胜收。春之九寨,冬去春来,桃红、绛紫、靛蓝、鹅黄铺满山野。春水映照这山林树色,桃李争妍。春风吹醒了封冻的海子,水色是幽静的蓝、清新的绿、浅浅的黄;夏之九寨,姿意清凉。炎炎夏日,似火骄阳把它掩映在苍翠欲滴的浓荫中。青山的轮廓倒映在水中,绿水青山,一切都那么和谐,一切都那么清爽;秋之九寨,彩林漫漫。浪漫的秋风吹来了它最为灿烂的季节,山林晕染成色。翠绿、金黄、火红、淡橙镶嵌在一幅秋天的画卷中。五彩斑斓的世界深沉而厚重,彩色的湖水、彩色的天空、彩色色世界。秋阳点染着秀美婉约、灵动优雅的山谷。树树含着秋韵,山山堆着落晖;冬之九寨,灵韵冬色。寂静的冬日,更具诗情画意。山峦与树林银装素裹。湖面冰清玉洁,蓝色的冰层在日出日落之间,变幻着奇幻的水纹。那纯洁素雅的飞雪,如同春日的柳絮,纷纷扬扬、飘飘洒洒。

这风光旖旎的九寨沟,不仅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也是古时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自然和文化的瑰宝。

【第11篇】

秦始皇陵兵马俑

黄浩轩

秦兵马俑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一处大型兵马俑陪葬坑,它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不论从它的历史,建筑规模,还是艺术效果都向人们展示了东方文化的灿烂,也毫不逊色于世界七大奇迹。

兵马俑是1974年3月,西杨村民们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的,这一发现震惊世界,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

秦兵马俑坐西向东,而这个方位在秦汉时期是最为尊贵的,它的位置在距离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之北。现已挖出的三坑成品字形排列,1号坑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总体呈长方形,四面都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2号坑和3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三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其中。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在挖掘出的真人真马相仿的陶俑500余件,陶马24匹,木质战车6乘和大批青铜兵器车马器,1978年法国前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誉为八大奇迹,而且秦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陶勇不但规模宏大,而且姿态各异,个性鲜明。

坑里的兵马都是由陶土烧制而成,但经过空气氧化影响,数分钟内即剥落掉色,只剩下我们看到的陶土色,虽然经历了2000余年的沧桑,但仍杀气腾腾,威风凛凛,简直就像一只复活的军团,只见他们军容整齐,气势雄伟,且每一名士兵的表情都无比威严,但又充满了杀气,前锋行动敏捷,中军浩浩荡荡,后军紧随其后。在这人喊马嘶,尘土飞扬中,秦国的虎狼之师,让六国军队闻风丧胆。

再看左右两坑的陶俑,虽然不如中间的陪葬坑的面积与规模浩大,但陶俑的栩栩如生,却让人赞叹。

只见有的士兵正紧握双拳,待命出征,有的双眼凝视远方,仿佛正在想念家人,有的目光坚毅,神态端庄,分明在暗下决心,誓为统一天下而战……

在我看后的震撼之余,对秦俑中的士兵为统一天下而不惧死亡的品质和勇气感到敬佩。一代伟人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统一华夏的非凡气度和魄力,仍不失为我们今天克服前路上的障碍的巨大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富强,没有这种魄力是不行的!

【第12篇】

长城

洪钰淩

悠悠岁月,巍巍长城。长城跨越历史的长河,一直气魄雄伟地盘旋在中华大地上。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峪关,全长一万三千多里,因此又称“万里长城”。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长城十分高大坚固定,它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很宽,五六匹马都可以并行。城墙外沿上有两米多高的齿形墙,叫作垛子,凹下去的部分叫瞭望口,方形洞叫射口。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城台,这是屯兵的堡垒,打仗时可以互相呼应。

长城是一项世界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就在地势险要之处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抵御匈奴而连接了秦、赵、燕三国北边长城。此后各朝各代都在原基础上进行修筑,我们现在所见的是明代的长城。

千里江山,万里长城。巍峨的长城已不再是一块块砖石垒起来的冰冷城墙,而是凝聚着一股磅礴不息的生命力量。多少次梦回长城,望见“九万里风鹏正举”,龙腾星河。长城是你我身上共同的温暖衣裳,承载着生命的温度,又书写着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

那是浩瀚无垠的黄土高原;是易水潺潺的九曲黄河;是日月盈昃的世界之巅。于长城之上俯瞰万物,望红日初升,照遍山野,听泉水击石,叮咚作响。似是置身于千年之间,见证骄阳洒满金石长城,满江碧透,雕栏玉砌。从断井颓废到海晏河清,从山河破碎到山河无恙,从满目疮痍到欣欣向荣,一代代人奋发图强,创造了伟大奇迹——中国。在一次次的风吹雨打中,中国更加坚不可摧。

十里行长堤,百里望细柳,千里望狼烟,万里筑长城,如长城般,我们心连心,便有了国;我们手拉手,便有了家。我们团结一心,凝聚中国力量,坚守属于我们、属于中国的长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平生哪无爱国心?纵由一片热血丹心,捐躯报国、坚守不渝。

【第13篇】

雄伟的故宫

魏方洲

故宫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宫殿,更是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

故宫以三大殿为主,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占15万平方米。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和东南西北四大门:午门为正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前四角各有一角楼,风姿卓越的角楼,仿佛有哨兵站在上面严肃地放哨。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四座角楼便是如此。

来到故宫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正门——午门。雄伟的城门,大体为红色,三个拱形门边是灰漆镀成的,整体给我们一种宽宏大度的感觉。午门有三个洞,但走进仔细一看,实则有五个洞,这就是“明三暗五”。中间的大门是皇帝走的,不过每年殿试成绩发布的时候,前三甲(状元、榜眼、探花)也可以从中间的大门走,其他人只能从其余的四个门走。

步入正门,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宫的“心脏”,是最重要的地方。主要是皇帝上朝执法的地方。经过白瓦筑成的楼梯,走进大门。跨入门槛,一片金碧辉煌,四根大梁支撑着,一抬头,几只金色的蓝眼龙在天花板上飞舞。定睛一看,原来是飞龙刻在了墙壁上。金色的地毯前,是皇帝的龙椅,仿佛穿着龙袍的皇帝就坐在上面,用威严的眼神扫视一切,可谓“君临天下”。

太和殿旁就是保和殿,各地状元在此参加由皇上亲自监考、主考的殿试。古老的台阶并未消散往日的浮尘,仿佛那一步一步仍刻在台阶上。整座宫殿有八张矮小的红木桌子,桌上是笔墨纸砚,最前头是皇帝的龙椅。

穿过保和殿,随着青砖石瓦的小路,就来到了御花园。一股股芳香扑面而来,几棵古榕树、古松树耸立于此,几根又长又粗的老干虬枝支撑着满树绿叶。御花园的地板是用大理石铺成的,整整齐齐。草丛石板的缝隙中带着芳香扑鼻。房子的瓦片用五彩缤纷的琉璃一片片层层叠叠铺成。御花园的中央是青色的铜鼎,下面甚至可以装一个人。

轻风拂过,榕树叶飘到池塘,一阵阵波纹荡漾起来,泛起涟漪。柳叶柳枝沙沙作响,往日的烟火风尘伴随着时间的火花洒了一地。墙角的光鲜亮丽映衬着往日的烟火。

这就是古典文化与辉煌建筑为一体的世界遗产——故宫!

【第14篇】

红山上的布达拉

林子轩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时间最美的情郎。”几次步入雪域高原,都曾向往布达拉宫的风采,那座如梦般的宫殿,岂能不令人魂牵梦萦?

它,坐落于拉萨的红山之上。在那儿,天空特别低,特别篮。澄澈的天际,没有一丝杂云,一丝阴沉,似乎一伸手,就能触碰到那雪白的棉花糖般的云朵儿。于是,我能想象,从迈进宫殿的第一步起,人的整个身心便如那位位虔诚的信徒一样,没有一丝杂念,一丝不爽了。

从远处望起,布达拉宫呈现出四种色调:红色的象征权威,白色象征和平,黑色象征庄严,黄色象征繁荣。清风徐徐,在诵经的声调中缓步前行,缓步穿过白宫和红宫,心如止水,不禁感慨于这座殿堂的历史悠久。7世纪时,松赞干布为迎接唐朝文成公主,于这海拔3700多米的巍巍红山之上建下这极尽繁华的布达拉宫。宫中的999间房屋,间间都是藏王朝对唐朝的友好及崇高无比的敬意。那时,这座金光闪闪的寰宇,第一次以“布达拉”的名字受万人瞩目。直到后来,年久失修的他在五世达赖喇嘛的统治下重新启用……这座琼楼,承载着的是一个名族的兴衰,里边珍藏的财报,更是绝无仅有的。古往今来,统治者在宫中治国、听政;知识渊博者在里面讲学、授教。最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宇,布达拉宫无疑是文化界里璀璨的明珠,值得世人去瞻仰,去膜拜。

宫殿外,山脚下,虔诚的信徒总要围着红山绕上一圈又一圈。他们一边走,一边转动着手中的转经筒,口中念念有词,不受尘世间的任何杂念所打扰,他们只是转着,直到日落西山下,直到月上柳梢头。

微风拂动着,鲜红色的经幡和旗帜随其飘扬,金碧辉煌的佛塔,矗立在风中,静静地,与山那头的布达拉宫遥遥对视,或许已对视了千百年了吧!在这,一切似乎静着,没有半点声响。宫殿里的塑像、瓷器、珐琅,以及上万幅唐卡,都被存放于那长达278米,宽至258米的殿堂中。它们的身上封存着西藏先祖的文明与智慧,也是他们所能留下的唯一见证。

游人三三两两的进去了,又出来了,宫内光线阴暗,或许是因为门窗均未打开。雪域高原的寒冷气息,与点点烛光及佛像和蔼安详的面庞相互映衬,烘托出一片宁静。鹰在西藏并不少见,它们三三两两地落在布达拉宫金色的塔尖上,与碧蓝的天空凑成一幅有趣的图画。

梦幻的布达拉宫啊!我瞻仰你的风采,我多想化作一只雏鹰,去推开你扇扇紧闭的门窗,追逐松赞干布的威严,欣赏仓央嘉措的文采,更向探索关于你所有的风景……

【第15篇】

颐和园

苗皓阳

在大约700多年前,有一位威尼斯的商人来到了中国,他惊奇地发现,这是一个政治制度完备、强大且富饶的国家。于是,他那原本洋溢着钦羡之情、毫不无夸张的《马可波罗游记》横空出世,并激荡起整个欧洲的心。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深感自豪。这次,我化身为小导游小苗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北京颐和园。

熙和园作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皇家行宫御苑,也是不负圣名,可以与圆明园媲美。我认为要成为世界闻名的名胜古迹,必须有实力,有背景。熙和园也是如此:乾隆皇帝为孝其母修建了清漪园,但很久之后,清漪园遭到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重建并改名为颐和园,之后又被“八国联军”破坏,珍宝全被掠走。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一次次遭到破坏。这段时间里,也见证了华夏一点一点衰落,也见证了中国一步一步崛起,与其说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不如说是中华文化的见证者。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昆明湖,昆明湖又名叫“七里泊”“瓮山泊”等,占地有3000亩,占颐和园面积的3/4。昆明湖乃元代京城运蹧航道通惠河,元明清帝王赴西山浏览的水道。清代京城用水的发源地。在1956年前,昆明湖始终是北京城唯一水源,堪称北京生命线。大家看到那头铜牛了吗?向织女亭游去,到了中间就淹死了。不得已又做了一头,并用铁链拴住。下一年七夕,铁链也拴不住了,几名壮汉用尽全身力气拉住牛尾巴,“咔嚓”一声,尾巴断了,在这千钧一发之迹,还好有人拿了更粗的铁链拴住了铜牛,不让它游向织女亭。从此,便留下一头断尾牛。

大家看那是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是古代桥梁的杰作。桥由十七个桥洞组成,长150米,横跨于昆明湖之上,状若长虹卧波。桥上石雕十分精美,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小狮子。在桥上,随时随地随身都能遇见一个个小狮子,它们足有544个,不禁让人钦佩不已。

最后,我来到万寿山后山中部的四大部洲。四大部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部洲、南瞻部洲与北俱卢洲,属于古印度哲学观念或佛教。虽然我个人不信这些,但看到这么精美的建筑,也对此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四大部洲与八大部洲依次按方向顺序排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各立一个代表是佛经“四智”的红、白、黑、绿四座喇嘛塔。

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历史的变迁,也是中华文化的磨练,更是中国的崛起!

【第16篇】

秦始皇兵马俑

唐子蓝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朝代都焕发着它独特的光辉,其中秦朝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最著名的就是现在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了。

作为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兵马俑可谓是出尽了风头。1987年,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赞叹道:“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并评论说:“不看秦俑(兵马俑),不能算来过中国。”是啊,那成千上万的秦俑、千年不减锐利的宝剑、极其逼真的青铜骏马,的确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1974年7月15日,省文物局和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的师生联合发掘出了三个兵马俑坑,总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出土兵马俑8000多件,各种制作精美的青铜兵器数以万计。

放眼望去,雄伟壮观的景象映入我的眼帘,如果要我给这三个兵马俑坑进行排序的话,最受我青睐的莫过于那规模最大、最雄伟的一号坑了。它整整有200多米长,南北有60多米宽,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是蔚为壮观的景象:一片长方形的空地上,一支规模庞大、布局严密的兵马俑兵团排列在那里,俨然一支训练有素、英勇无畏的现代军队。一瞬间,我被这壮观的景象震撼到说不出话!秦俑面部表情大多庄严肃穆,似乎不仅仅是个陶土人,而是一支敢冲、敢杀、敢于嗜血的强大军队!在俑坑的东侧有210个与真人一般高的武士俑,细看这些栩栩如生的秦俑,不得不为古人精湛的技艺所沉醉:他们有的侧目凝神,有的机警敏锐,有的胜券在握,不论是神态,还是服装、发型都各不相同。三行七十列,个个挽弓挎箭,手拿鸳机,如同整装待发的前锋。后面是由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它们手执3米左右的矛,戈、戟等兵器,声势浩大,准备出战。坑的南北两侧及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威风凛凛,和卫队一般。除此之外,二号坑亦是壮观非凡,相比之下,三号坑逊色不少,大概是还在建造的原因。我想:正是考古学家们的精心修复,才有了现在气势磅礴、场面壮观的兵马俑啊!

如同李白诗中所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兵马俑经过几千年的掩藏,但它们滂沱气势丝毫没有减弱。站在离他们几十米的站台上,就会感觉扑面而来的庄严,似乎已远远看见秦王朝的军队正在历史的长河上昂首阔步的向我们走来。

【第18篇】

雄伟的万里长城

林佳欣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说到中国的名胜古迹,大家肯定第一时间会想到雄伟的万里长城,它是我国最令人骄傲的建筑。毕竟毛爷爷也曾经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城墙。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各国长城,为了抵御外族的侵扰,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奇怪。长城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历尽了无数风吹日晒,却几乎却没有太多坍塌的迹象,不禁令人好奇又疑惑:这是为什么呢?根据历史记载,是因为当时秦始皇命令三十多万人一砖一石亲手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还要保证工作质量,那就必须要高要求。为此,秦始皇制定了一个残酷的机制:要求把两块砖放到地上,相隔出一个空隙,再把另外一块砖放在空隙上,然后用力把第四块砖砸下去,这样使每块砖质量过硬,万里长城才至今屹立在崇山峻岭之间,沉默着见证了一段又一段的历史。

我曾经和家人来到北京,看着一望无际的长城,我信心满满:“看我今天就爬完它!”此话一出,一个比我年纪稍大的陌生姐姐笑了起来:“小朋友,有志气是好事,可是你知道长城有多长吗?那可是足足有两万多千米!开一星期小车都未必能走完。”我一听,惊讶得嘴巴久久合拢不上,内心不禁对古代的工匠和劳动人民们,多了一分敬佩和尊重。这蜿蜒的长城,见证着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呢!

万里长城现在参观点基本聚集在八达岭长城那一段。登上长城,踩着历史悠久的方砖,抚摸着早已经历过无数风霜雨雪的城墙,望着周围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不禁叫人心潮澎湃。再往高一点走去,可以看到一个个整齐的烽火台——那是用于古代战争通讯的,守长城的士兵一旦发现有敌人的行动,就会在上面燃起狼烟,通知各个地方的战士做好御敌准备。

如今,世界各地的人络绎不绝,前来参观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长城。中国人从古到今,一直都是了不起的存在,他们用劳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用双手和汗水托起一个又一个举世闻名的建筑!

【第19篇】

美丽迷人的丽江古城

刘俊余

古老的城镇,热闹的街市,朴实的人民……这一切的一切,勾勒出了一幅神仙般的画卷——那就是美丽的丽江古城。我国有这样一座美丽的古镇,我无时无刻不因此而感到自豪。自豪它的美丽,它的古老,它的朴实,以及它浓浓的人情味。

古城里的小路是青石板铺成的,在岁月流逝之中,在无数人脚步的踩踏下,更显得光滑温柔。城镇里面还穿行着许多河流——那是玉龙雪山的雪融化后,流到古城的水。全古城总共有三百多座桥,木桥、石板桥,星罗棋布。

里面的房子基本都是四合院,每户家里都飘着清淡的草木香气。这里的人特别喜欢养花,天井里都栽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再养上几只鸟,更是一派鸟语花香的景象了。外地游客来此地观赏,累了的话,乐意坐在街边茶楼里赏着花,品着茶。络绎不绝的游人们,注视着墙上纳西族的象形文字,听着悠扬回荡的音乐,置身于一种忘我的境界当中,全身心放松,如痴如醉。本地人的生活非常悠闲,平日里,在院子里摆上一张桌子,两张椅子,跟朋友聊聊天,品一杯清茶,看着花草树木争奇斗艳,听着枝头的鸟儿高声歌唱,享受这人间仙境。夕阳西下时,老人们会在家门口安详地坐着,等着自家的孙子孙女放学回家,听他们讲一讲在学校里发生的趣事,欢乐的气息徘徊在绯红的晚霞下,令人沉醉。

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丽江古城的心脏——四方街。那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特别是傍晚时,老人们会点上一堆柴火,奏响音乐,手牵着手,围成一个大圆圈翩翩起舞,以表示团结和谐。这时,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游客也会情不自禁地牵起旁边人的手,一起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起了纳西三步曲。夕阳西下,大家都沉醉在一片喜悦和欢乐之中。

夜幕降临,古城里的每一家商铺都灯火通明,河边两岸的水面上五彩缤纷,闪闪发光。河对岸是酒吧——游人的天堂。在那里,听着富富有浓浓的民族味的歌曲,尝着香气扑鼻的美酒,享受着那里本地人的热情,你会情不自禁地沉醉到“小桥流水人家”的世界里呢!

丽江古城,它历史悠久、朴实自然、古色古香,简直是人间宝库。城镇里的布局鳞次栉比,既具有城市风貌,又具有水乡韵味。它就像是一颗璀璨发光的明珠屹立在云南的西北部,它古老的文化更是一块令国人赞叹不已的神秘瑰宝。那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色,真是独特啊!

【第20篇】

世界文化遗产长城

王子轩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目前已有55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居世界第一。这些令人骄傲的世界遗产,展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自然和文化魅力,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其中,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被列入世界“八大奇迹”,并于1987年被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近长城。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位于中国的北部,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市地区。长城,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击,曾修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为了争霸,互相防守,各自在边境上修筑起城墙,用以自卫。秦朝统一中国后,把各国修筑的城墙,连接在一起,始称长城。后来,汉代和明代,都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大多是明朝修筑的。长城东起“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一万三千多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经过岁月的磨砺,长城遭到了严重的损坏。经过多次修整之后,现在的长城基本恢复了原貌,成为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之首。 

如果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我们就来到八达岭长城的脚下。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重要隘口。远看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登上长城,我们可以看到八达岭上的长城,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高大坚固。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站在城墙,向远望去,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据说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我们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把无数的条石和青砖,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是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千里黄河水涛涛,万里长城永不倒!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让我们携起手来,从保护长城的一砖一石做起,爱我长城,筑我长城,护我长城,让万里长城永远威严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21篇】

开平碉楼

曹君浩

开平碉楼座落在广东省开平市,2007年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35处世界遗产,也是广东省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人们常说的开平碉楼,指的是指自力村、马降龙、锦江里、三门里四个片区的碉楼群。这次,我主要介绍的是自力村景区,它的命名取其“自力更生”之意。

一进自力村,就见一片池塘,池塘中的荷花或含苞待放,或嫩蕊凝珠,或红菏菡萏,或亭亭玉立,简直就是荷花的王国。一座木质小桥建在这片荷塘之上,蜿蜒曲折,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小亭,与荷塘交相呼应。荷塘的尽头矗立着一座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六层塔楼式乡土建筑,便是自力村的“一号人物”——铭石楼了。凡到开平自力村游览的人,铭石楼是必去之处,它是自力村最亮丽的一座碉楼,曾是电影《让子弹飞》的取景地。据说楼主人方润文小时候家里很穷,后来去美国谋生,先后开过餐馆,经营过杂货铺,赚钱后回乡花了十多万银元建了这座铭石楼。当时我们国家还没有钢筋水泥这些建房材料,铭石楼的钢筋水泥建筑材料全部从国外进口。

铭石楼的一楼是厅堂,正面墙上挂着主人方润文和他三位太太的大照片,二至四楼均为卧室和厨房。最具特色的是五楼。如果站在一楼从下往上看,就会发现这楼光滑的墙体上突出了四个悬空的圆柱体,分布在五楼的四个角落里,当地人称其为“燕子窝”。五楼的四壁和地面上还有许多向前向后向下的射击孔,既可居高临下对付土匪强盗,又可从洞孔中丢钥匙给上门拜访的亲朋好友,真是颇具特色。楼顶中央有个“六角攒尖琉璃瓦凉亭”,这就是《让子弹飞》的取景地了。整个碉楼内部的装修非常华美,窗户上镶着五颜六色的玻璃,雕花家具上嵌拼着珐琅瓷画,老古董留声机像一朵怒放的喇叭花,还有大浴缸、落地钟、煤油吊灯、大弹簧床……处处透露出浓厚的中西合璧风格。

除了铭石楼,开平碉楼群还包含了百年“比萨斜塔”、“开平第一楼”瑞石楼,以及最古老的迎龙楼……他们见证了数百年的沧桑历史,见证了华侨们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每一座碉楼都有一个悲喜交织的故事,都寄托着华侨们对祖国、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第22篇】

鼓浪屿

胡东灿

在我国9,60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大大小小7372个岛屿中,1.91平方公里的鼓浪屿以其独特的中西文化特色脱颖而出,以“国际历史社区”作为名片被列为中国第52项世界文化遗产。它犹如一座海上花园,横在碧海绿波之中。

伴随着海浪声上岛,只见岛周围礁石嶙峋,岛上山峦叠翠,红砖的西式洋楼加上中式闽南建筑,简直就是一幅绝美的风景画。四月的鼓浪屿清爽温暖,我抬眼望去,街道的两旁排满了高大的棕榈树,红砖瓦房的墙上爬满了炮仗花,凤凰木从墙里探出身子,鸡蛋花和山茶花错落有致地点缀其中,鼓浪屿真不愧为“海上花园”。

这里风是柔和的,阳光也是诗意的。闽南文化的包容开放,让小岛从近代文明迅速向现代文明迈进,这里先后驻扎过18国的领事馆,各国的领事馆又带来了自己的建筑特色,这些建筑风格又被闽南建筑吸收接纳,渐渐形成了鼓浪屿独有的建筑风格。随手推开鼓浪屿一座被荒弃的花园大门,就像穿越时空,走进了一段古老的历史中了。一座红砖瓦房的三层西式洋楼,上面又雕刻着中式的图案:麒麟喜鹊,马踏祥云等。这种中西文化的融合让人流连忘返。18世纪美国牧师打马字先生来到鼓浪屿用拉丁字母切合闽南话,中西得到最早得交流。他在这里度过了42年的光阴,回到美国三年后不幸去世,遗愿是:我希望回到充满温情的鼓浪屿。他的女儿们按照他的遗愿把他的骨灰带回了鼓浪屿,并留在那里教书育人,终身未婚。

中国第一所现代女子学校——毓德女中,就出现在鼓浪屿,这也开启了中国女子教育先河,中国妇产科奠基人林巧稚就是在这里读书学子的。鼓浪屿名人辈出,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在这里举行了西式婚礼,鉴湖女侠秋瑾女士在这里度过了童年,钢琴天才徐飞平六岁在鼓浪屿进行了钢琴公演。鼓浪屿虽然是弹丸之地,但有着三天三夜说不完的故事。它的包容开放吸引着无数的华侨,印尼糖丸黄易在鼓浪屿搭建了黄家花园,号称中国第一别墅;林氏家族在鼓浪屿修建了林氏府,如果说这两座西式别墅代表着华侨们对西方文化的接纳,那么台湾富商林尔嘉打造的“菽庄花园”就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热爱,花园里设置的小兰亭、四十四桥,听潮楼,处处透露着江南园林的精致。

一阵阵钢琴声起来,晚上的鼓浪屿浪漫起来了,此起彼伏的猫声让这座岛屿更充满了一丝丝古老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