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坛公园作文500字

我们早上早早的起床,来到了古代皇帝祭天的大花园——天坛。

天坛占地273公顷,主要建筑只占整体面积的百分之一,而且各具各的特色,极富象征意义。

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帝王祭天祈谷的圣坛,距离今天有五百九十余年。明永乐十八年,北京天坛按南京旧制建成,主体建筑为大祀殿,大祀殿西南方向建有斋宫。明嘉靖九年(1530年)实行天地分祀,在大祀殿南边建圜丘,专用于祭天,圜丘的北边建神版殿。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大祀殿被拆,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祀殿原址建起了大享殿。大享殿是圆形三重檐攒尖建筑,坐落在三层石台之上。大享殿同圜丘对应,形成天坛内主体建筑均为圆形并南北两坛对称分布的格局,两坛之间有圆形围墙包围着的重檐建筑,北高南低。长达360米的丹陛桥将两坛连在一起。

嘉靖三十二年(1533年),北京南外城扩建,原来位于南郊的天坛被扩在了南城墙内。北京城的中轴线南端为永定门,天坛位于永定门内即北京城中轴线南端以东,轴线以西建有先农坛。为壮观瞻,使两坛坛墙更加完善,同时也与整个北京城规划相协调,天坛增筑外坛墙,形成天坛、先农坛两坛夹天街对持格局,蔚为壮观。

天坛外坛墙建成后,仅西向设门,坛域扩大为273余公顷。但连接南北两坛的轴线不居中,而位于坛域偏东位置,打破了中国传统的主要建筑位于中轴线上的做法。这与整个北京城西城略大,东城略小的特点相一致。轴线偏东也使由西向东进入天坛的人们更会觉得广阔、阔大

清乾隆年间,天坛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改建及修缮。乾隆十四年间(1749年)扩建圜丘,改善宫殿,改大享殿为祈年殿,并将大大享殿三色瓦统一为青色瓦使得天坛建筑更加圣洁崇高,色彩愈加鲜明浓烈,象征寓意更加丰富。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天坛西门外之南增建了一座坛门,称“圜丘门”,原来的西门叫做“祈谷门”。

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