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600字

【第1篇】

《表哥是个“两面派”》

我有一个比我大一天的小表哥,但我从不叫他哥,总是直呼其名。他也非常乐意接受,说是“最亲的兄妹才不讲究这类繁文缛节呢”!

他高高的个子,白白的皮肤,圆圆的脑袋,厚厚的嘴唇,挺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文绉绉的,极像一个年轻的博士。

遇人笑眯眯,“叔叔好”“阿姨早”“婆婆好”,叫得人心花怒放;学习挺认真,态度正,爱动脑,成绩优,老师爱父母乐;从小多才艺,绘画、唱歌、器乐都有一手,最让我佩服的是他的笛子水平,已经达到九级了!这跟他的苦练是分不开的,每天清晨,他手握横笛,迎着轻柔的微风,吹起了笛子,那悠扬的笛声成了我美妙的起床铃;傍晚,他沐浴着晚霞,陶醉在自己的笛声中,那个修长的身影特别引人注目。

他是那么优秀,人见人夸。如果你认为这就是真实的他,那就大错特错啦!这只是他的一面,文静懂事是表现给大人看的。而离开大人的视线,他就是另一副面孔了。

“啪!”“又中了!百发百中啊,我不得不佩服我自己了!”听那放肆的“王婆卖瓜”声,我知道准是表哥又在做每日必修功课——练枪法啦(嘿,这功课是不能让父母大人知晓的,所以他得趁放学后大人没下班前做完的哟)!瞧,他右手举着一把玩具步枪,眯着左眼,向“敌人”——放在桌上或电视机上的一排喝完了的易拉罐,不停地开枪射击,随着“啪啪”声,那“敌人”应声倒下……而他呢,骄傲地拉起衣服郑重而又仔细地擦着“爱枪”,那架势俨然一个“神枪手”。

而更令你大跌眼镜的表现还在后头呢!

有一回,我去他家串门,推开虚掩的门,“忽”地一下,一个超大的黑乎乎的东西朝我飞扑过来。“啊!救命呀!……”我吓得抱头鼠窜。“哈哈哈……胆小鬼!”随着一阵狂笑,表哥出现在门口,一脸的幸灾乐祸:“怎么样,这份大礼还不错吧!哈哈哈……”我气极了,可表哥却不紧不慢地将挂在门上的“礼物”——一个巨大的仿真蜘蛛取了下来,塞到我手上。望着这份“大礼”,看着他的得意样儿,我真是哭笑不得。

这就是我表哥,一个勤学优秀,但不失男孩天性的“两面派”人物!

【点 评】小作者打破常规,采用“先扬后抑”的方法将一个聪明优秀、淘气可爱的表哥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文明懂事、学习优异、多才多艺是他勤奋好学的一面;热衷练枪、调皮捣蛋是他的男孩本色。小作者通过“偷练枪法”和“捉弄表妹”两个事例,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上着力,重点表现表哥作为男孩的英勇、好恶作剧的一面,读来更觉真实、亲切。 

【第2篇】

《潘月姐》

正是大热天,乡下稍凉快些,几簇野灌木丛旁是一条又窄又长的小溪。溪中有个十二三岁的瘦高女孩,卷着裤管,手拿着一块毛巾,双眼炯炯有神,正全神贯注地在小溪中抓鱼儿。

这女孩便是潘月。我认识她时也不过才七八岁罢了,那年暑假,城市里热得很,便跑到乡下躲躲热,无意间便与她认识了。

那时,我吃了午饭正要去小溪边玩耍,不料就与潘月撞了个满怀。我们两个都哈哈大笑,此后我屡次遇到她,先是点点头,简单地打个招呼,见面次数多了,渐渐地我们便熟了起来。

她长着一张方方的国字脸,两条像绣上去似的黑眉毛,一双眼睛细得像线一样,一笑起来准找不着眼睛了,鼻子又高又大,一张红润润的小嘴巴,看上去亲切得不得了。虽然大我几岁,但一点也没有“长辈”那样的严肃感,我们彼此之间没有隔膜,似乎没有不说的话题。

我们认识不久,我得知她是抓鱼的高手,便嚷着要她带我一起去抓鱼。好姐姐就是好姐姐,她同意了,带着我拿了块毛巾直奔溪边。

我好奇地说:“姐姐,我还是头一回听说用毛巾捉鱼的。”

她笑着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乡下孩子都喜欢用毛巾抓鱼,这个抓得快!”

她又给我介绍起鱼来:“这里的鱼聪明得很,知道你把毛巾放下来是来抓它们的,所以躲起来偏不肯出来,一定要踩着水把它们赶出来……”

我听得津津有味,来到了溪边,我们下了水,她熟练地拉开毛巾,松松地平放在水底,然后叫我用力踩水将鱼群赶过来。我又兴奋又好奇地拼命踩水,水花都溅上脸。成群的鱼儿在我“指引”下,争着挤着朝潘月姐那边游去,快游到毛巾陷阱时,她猛地一捞,只见一大兜鱼虾活蹦乱跳,乐得我们欢呼雀跃。

天气闷热的晚上,她常会带个手电,携把钳子,约我去捉泥鳅。

“晚上泥鳅会出来吗?”我有些半信半疑。

“这么闷的天,它在泥底下呆得住吗?”

“哦,泥鳅滑溜溜的,好难抓吧?”

“不会,有手电与钳子呢!我们经常在晚上拿着手电筒去捉它,只要我们用手电筒一照,它就不动了,这时你只要用钳子一夹,嘿!它就乖乖地就擒啦!”潘月姐一脸的自信。

“那我一定要试试!”

因为有我的“捣乱”(发现泥鳅就忍不住激动地叫喊),捉泥鳅成了“找泥鳅”“照泥鳅”“追泥鳅”的开心游戏了,呵呵,至于有多少收获,我俩才不管呢!

与她在一起的日子总有说不尽的快乐,乐而忘返是常有的事。

马上就要开学了,我得回到城里去,我舍不得她,她也舍不得我。我走时,她送我一罐色彩斑斓的鱼,嘱咐用净水养着。之后我再回乡下,听说她跟父母去了新疆,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她。

【点 评】读着本文,那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扑面而来,“潘月”?“闰土”?原来是模仿鲁迅的《少年闰土》写的。那温馨生动、特写镜头般的开头,极富个性的对话,充满自信的神情,无不凸现出潘月姐机灵能干的“捉鱼高手”形象。字里行间流露了小作者对朋友深深的敬佩与浓浓的思念,语言表达很见功底。模仿又何妨?创造的基础就是模仿! 

【第3篇】

《邻家小妹——圆圆》

奶奶家有一位邻家小妹,叫圆圆,今年刚读一年级。她长得太可爱了!胖胖的身子,藕节似的手臂,肥肥的小圆脸上,似有两只水球在发光。因为她长得太圆了,像一个小肉球,所以大家都叫她“小丸子”。慢慢地叫习惯了,以至于亲近的人甚至把她的本名都忘了。

一个星期天下午,我到她家玩儿,故意写了个字母“b”,问她怎么读。她犹豫了一下,马上信心十足地把 “b”念成了“d”。我生气地问:“这念‘d ’吗?”“小丸子”很机灵,忙改口读“b”。这时她姨妈也在,是个老师,习惯了遇到知识点会经常多问几次,所以又问:“这读‘b ’吗?”“小丸子”以为自己又念错啦,就说:“不是!不是!是读‘d ’。”看她那可爱的傻劲,我们大家都笑了,她自己也笑了。

圆圆其实很爱表现。有事没事常常练嗓子,把音拔得又高又尖,一个劲儿地往人耳里钻。有人说听起来像鬼叫,她倒不生气说练出这种效果不简单。一天,圆圆来找我,说要自己编一出演唱会,她把手写的海报传给我,让我叫上几个人前去捧场。可是我去请她的那群伙伴,不是母亲不准假,就是约了人。圆圆伤心极了,几乎要哭了起来。然而,过了一会儿,她又递给我一张“改版”过的海报,上面加了一行字:奉送每位观众一盒冰激凌。演唱会如期开演,圆圆连报幕员也自己担任了。总之,所有的表演都是她自己一个人担当。她唱歌时,大家正在吃冰激凌,没有谁注意到她唱得究竟如何?她还表演了独舞,健美操等等,虽说跳得不怎么样,但劲头十足。看着她那痴狂劲,我不禁想:好一个圆圆,一个人的舞台也如此精彩!

【点 评】读罢文章,一个顽皮淘气,但又自信满满,可爱的圆圆立刻就跳到了我的眼前。其实生活处处皆文章,我们除了用眼睛,还要用心灵去观察,才能发现生活中许许多多美好的人和事。“好一个圆圆,一个人的舞台也如此精彩!”真心希望小作者也能如文中的“小丸子” 一般,舞出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