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摆的秘密》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时间的脚步》单元的《钟摆的秘密》一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与策略”、“课后反思”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单元分析: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级目标是模型与解释,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二级目标是“能对搜集到的众多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它由《精确时间的步伐》《钟摆的秘密》《小水钟》《小小钟表设计师》四课组成。第一课先让学生对钟表的发展历程及各种计时工具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然后第二课、第三课引导学生发现摆钟、水钟等计时的规律,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发现问题、开展实验、找出规律,从生活中寻找众多的计时方法和计时规律,到第四课就在前三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利用各种渠道搜集的信息,动手动脑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发明。

2、课程分析:

《钟摆的秘密》这节课以摆为切入点,让学生经历和体验自主探究摆的活动,通过反复实验探究去发现和掌握钟摆的运动规律,并能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影响摆的快慢因素的证据,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作为证据,发展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自然奥妙的兴趣和科学精神。

二、学情分析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摆的现象,学生都见过或玩过,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同学们生活中经常用到钟,钟表是学生熟知的东西,学生对钟的知识知道的也不少,但孰知并非真知,加上摆钟在现在的生活中不常见,市面上一些看似摆钟的钟其实是石英表,钟摆只是作为装饰品,学生对钟表的工作原理、对钟摆的运动规律知之甚少。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研究摆钟的构造,了解摆钟,发现摆是摆钟的控制核心。

2、通过研究摆速与摆线、摆锤之间的关系,认识摆的运动规律——摆线越短,摆的越快;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无关。

3、能够对影响摆速有哪些因素作出猜想;能够根据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收集数据;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作为证据。

4、懂得人只有认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认识摆动,知道摆的摆动规律——摆线越短,摆的越快;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无关。

教学的难点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应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规律)和归纳概括能力(从反复实验的数据中归纳概括摆的摆动规律)。

五、教学设计与策略

第一步,联系上节课内容,开门见山地直接引入主题。因为上节课同学们在原子钟寻亲记这一童话故事的导引下,对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课堂一开始我就用课件出示一组钟表的图片,让学生寻找它们的共同点(都有一个摆,都是摆钟),直接提出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钟摆的秘密,并板书。

第二步,揭开摆钟的神秘面纱,让学生发现问题。我用课件出示摆钟的内部结构图,因为同学们四年级学过有关齿轮的相关知识,对齿轮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仔细观察,能够发现因为有了摆的摆动时钟才会走,可见摆是摆钟的控制核心,同学们在头脑中立刻就会产生“为什么要用摆来作为时钟的控制核心”或“为什么要用摆来控制时钟的快慢”这样的问题。发现问题是学生想进一步解决问题,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原动力,激发同学们探求新知的浓厚兴趣。

第三步,认识摆,玩摆,初步掌握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等这一摆的等时性规律。教学中往往有这种情况,当学生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若教师没有抓住时机而是让一些抽象的、枯燥的概念或问题占具学生头脑,就会抹杀学生的兴趣,所以我在课堂上强调这个“玩”字。教师先来玩,在玩中介绍了摆的构造、说明了怎样计摆的次数,接下来让学生自由玩,从桌上随意选择材料,动手组装,制作成一个摆,小组内先来玩一玩。接下来在玩中学生测出20秒时间各自的摆摆动多少次,反复测量多次,教师在课件上将学生汇报的数据展示出来,让学生分析数据,各组观察各组的数据就会得出结论: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等。把各组的数据在一起比较分析,就会发现有的摆速快,有的摆速慢,从而提出“为什么有的摆摆得快,有的摆得慢”这个本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有的组会因实验误差导致无法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这时我适时地让该组同学反思怎么会出现误差,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再测一次。目的是强调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一些细节,如:计时与放摆的同学动作要一致,手要把摆锤轻轻松开、摆幅的大小要一样等,这样才能减小误差,提前教会学生下一步的实验时应掌握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第四步,针对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让学生提出猜想,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实验来验证猜想。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是突破重难点的教学过程。

我先是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我在平常教学中总是不断告诉学生“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无论学生猜想的是否正确,只要敢于猜想就是一件可喜的事情,教师千万不能用“你猜的对吗?”这样的置疑来限制学生的思维,现在认为是错误的、不可能的猜想也许有一天就会是事实,因为科学没有定论,我们要在平常的课堂中培养学生不坚信书本、不坚信定论这一伟大的科学精神。这里学生会猜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摆锤轻重、摆幅大小、手对摆的推力等等因素有关,这些猜想都值得肯定,但根据摆的构造这节课就只研究摆的快慢跟摆线长短、摆锤轻重这两个因素的关系。

接下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在汇报交流中我有意引导学生明白自己设计的其实就是对比实验,明白应控制哪一个变量,怎样控制这个变量,明白哪些条件要保持不变,这样才能探究出某个因素跟摆速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记录表,会设计表格的小组,他们对控制变量的这个实验掌握得会更牢固。这一环节会让学生明确任何探究活动必须要有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从而逐渐形成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的习惯,并且还要学会尊重组中的每一个人,做到最终方案的产生是在小组中取得一致意见。

最后各小组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教师强调各组要注意合理分工。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明确分工,因为五年级学生能够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来进行合理分工,细心的同学来数数,会用秒表的同学来计时,动作标准的同学来放摆,语言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来记录并汇报,充分给学生以信任。在汇报交流各组的实验结果时,我强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的实验数据,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分析归纳的时间,这是完成这一单元二级目标“能对搜集到的众多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的教学环节,所以从时间、空间上给了充分的重视。经过数据整理与分析,学生就会得出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的越快;摆线越长,摆的越慢;与摆锤轻重无关。

第五步,应用自己探究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掌握了摆的运动规律后,我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让学生挑战自我,在规定的两分钟时间内,看哪一组能制作一个20秒摆动20次的摆。结果有的组成功了,有的组没有成功,我特意找没有成功的组询问他们摆了多少次?会不会调整?怎样调整?学生会根据掌握的规律答出调整摆线的长短,想让摆慢一些,就把摆线调长点,想让摆快一些,就把摆线调短点。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明白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最终还要服务于生活。

第六步,课堂结束大力赞扬学生,激发科学探究欲望,培养科学精神。我让学生谈谈各自的收获,适时煽情说同学们的发现其实就是科学家的发现,400多年前的伽利略也发现了摆的规律,另一个科学家惠更斯在伽利略理论的基础上发明了摆钟,用摆作控制核心,使摆走得快慢均匀,走得更精确,同学们其实都具有科学家的潜质。在激发情感的同时,照应开头,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用摆作为时钟的控制核心,因为摆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它可以让钟走得快慢均匀。

六、教后反思

我认为这节课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

1、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探究学习能促进学生对知识更为本质的理解,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搞科学,很好的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充满好奇心、求知欲正是学习科学、从事科学研究重要的品质。本课整体设计思路本照《科学课标》的这一理念,学生经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到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分析整理数据、得出结论验证猜想,老师让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经历探究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就是探究学习,是最高效的学习。

2、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实现了这样的目标,学生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尝试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能在实验中尊重事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3、充分体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教师放手大胆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没有一厢情愿地将教师的思想强加于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完全服务于学生。

4、没有只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将课本测一测各组自制的摆每分钟摆多少次改为20秒摆多少次;为了让学生体会摆钟应用了摆的什么规律,最后将课本上制作一个60秒摆20次的摆改为制作一个20秒摆20次的摆;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为了充分放手,改变课本上测每分钟的摆次为同学们自由设计,有测30秒、20秒、60秒等各种情况,总之只要明白测的时间不变就行。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一些遗憾:

1、没有选用实物摆钟,课件是无法替代实物对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如果能将实物摆钟打开,展示内部构造,效果会非常好。

2、提供给学生制作摆的材料太贫乏,学生自由选择的条件非常有限。

3、教学设计没有联系实际生活中摆的现象,如荡秋千等现象,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会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就在我们生活中,它并不神秘,能更强烈地激发学生学科学、做科学的欲望。

推荐作文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