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长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面图形以及对长方体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通过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即将学习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知道长方体是立体图形。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但他们的空间想象还不够丰富。本节课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逐步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学生有了探索的经历和体验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说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的生活性,培养合作意识。

四、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五、 说教学方法

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采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导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做一做,利用这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有序活动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采取这些方法及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六、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土豆、长方体教具和框架

学生准备:长方体纸盒、尺子、剪刀

七、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热情好客的小米奇邀请我们去做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演示画面)这些画面里都有什么形状的物体?(长方体)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谁能举例说说。

师:看来长方体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天让我们一起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它。(板书:长方体的认识)同时幻灯片出示长方体图形。

设计意图: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具体的实物抽象出图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是五花八门的,但是真实地反映了儿童在这方面的真实水平。学生初步感知从面到体的转变,然后导入课题。

(二)、探究发现,总结特征。

1、感知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师:出示一个土豆,这是长方体吗?

(1)切一刀,引出面。引导学生发现产生了平平的面,然后让学生摸摸长方体纸盒的面,同时板书:面。

(2)切两刀,引出棱。问: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有一条边,两个面)师指出:我们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板书:棱

(3)第三刀引出顶点,问:你们又发现什么?(三个面,三条棱)

师指出: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安排,引入了切土豆的活动。通过切土豆感知面、棱、顶点,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渗透热爱家乡的情感。

2、合作探究,发现特征。

(1)探究面的特征。

质疑:观察长方体纸盒,是不是只有一个面?(不是)

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有没有形状、大小相同的面?

通过数一数几个面,引导学生发现6个面可以分三组,每组的面是相对的。

看看面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发现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探究棱的特征。

同桌两人合作数棱,一名学生拿着长方体,另一名学生数。

引导按一定的顺序数,就会做到不重复、不遗漏。通过数一数、量一量发现棱的数量及相对的棱之间的关系。

(3)探究顶点的数量。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个)

(4)师:我们在一年级学习时,就认识了很多图形朋友。那么,长方体属于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3、顺口溜帮帮你。(长方体是立体形,8顶6面12棱。相对两面都相同,相对四棱长相等。

4、巩固练习:大屏幕出示“填一填”、“辨一辨”

5、做长方体框架,需要多少根小棒?为什么?

6、完成大屏幕上的选择题。

设计意图: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切、看、摸,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教学活动,在操作中直接感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为进一步探究长方体的特征作准备。通过猜一猜、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适当引导,循序渐进。比如在数面和棱的多少时,通过先让学生自已数,过渡到老师指导下的有规律地数,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有益处。并且采用了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精神。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边观察,边思考: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课件演示)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拿出长方体边演示边问)

学生回答后,电脑出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习惯上,下面与前面相交的棱叫做长方体的长,竖直方向上的棱叫做长方体的高,另一条叫做宽。

练一练:将长方体框架横放、竖放,指出它的长、宽、高。

设计意图:在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时,引导学生把学具变换放法,突出图形的变式,在“变式”中理解,让学生真正理解长、宽、高的含义. 由实物到几何图形,是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主要凭借,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初步认识透视图。

观察长方体纸盒,你可以看到它的几个面?

站在同一个位置上,最多可以看到它的几个面?

长方体有几个面?想不想看到另外三个?让学生知道,看不到的部分就用虚线来表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你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为什么有的棱画成了虚棱?”并运用计算机的动画功能,从实物中隐化、抽象出长方体物体的图形。

(五)、归纳总结。

1.师:短短的四十分钟就要过去了,下面谁能说一说今天这节课的收获和感想?指名回答。

2.展示“鄂尔多斯风情”图片,丰富学生视野,渗透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同时做好巩固与内化,渗透情感教育。

八、说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

长方体      12条棱   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8个顶点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重点突出强调了长方体的特征。

推荐作文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