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庚《秋色(山阴诗社中选)》原文+鉴赏

凭高望不及,望断动愁情。落日凄凉处,西风点染成。丹枫明野驿,白水浸江城。马上人回首,戎戎暗客程。

【鉴赏】

宋朝被元灭亡以后,文人诗社大行。这首《秋色》就是写于山阴(今绍兴)诗社而被选中的一首诗。黄庚入元以后,浪迹江湖,流连山水。山阴景色绝胜,是诗人长久羁留之地。其《月屋漫稿》说:“江湖十年客,两度到西州”(《书山阴驿》),“西州旧游地,十载此淹留”(《西州即事》)。西州即山阴,因在诗人故乡天台西北,故称。这首诗通过写山阴秋色,抒发了诗人客旅羁愁。风致清远,用意推敲,不失为一首抒情佳制。

古人似乎有这样一种习惯,每当思念家乡、远人,往往凭高远眺,以解愁怀。如《诗经》中的《陟岵》、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就是有名的登高怀远之作。本诗首二句开门见山,写的就是这种羁旅情怀。“凭高望不及”的“不及”,一作“不极”,不如作“不及”好。这首诗的题目作《秋色》,所以从表面上看,这“不及”二字好像指远处的景物。然这并非诗人隐怀,诗人真意当指远离身边的故乡亲人。诗接下去说:“望断动愁情。”在望不到尽头之时,引动起诗人一丝悲愁怅惘的乡情。那么,这“不及”所指为何,也就不言而喻了。

诗颔、颈二联全是写的“秋色”,都是诗人望中之景。诗人把思乡思人的“愁情”射入外物,使外物仿佛也染上一层淡淡的忧伤的色彩。颔联“落日凄凉处,西风点染成”,是写望中极远之处。落日不管是衔山或没入地平线,都是人们极目所在。但见此时除阵阵寒意使人毛骨悚然而外,秋风把眼前一切有生之物都涤荡得干干净净。草儿枯黄,树木萧疏,大自然显得一片凄清肃爽。这里“点染”二字用得很妙,把西风拟人化,好像一位冷酷无情的老画师,偏喜绘制牵动愁肠、令人不悦的画图。颈联“丹枫明野驿,白水浸江城”二句,为诗人刻意之笔,如果用摄影作比喻,颔联是远镜头的全景,那么这两句则焦距缩短,落到具体景物之上。两句仍紧扣秋色来写,“丹枫”是最具秋天特色的自然物,“白水”也不例外,如果是春夏季节应该说“绿水”,而秋使大地绿色消失,河水也就变得发白了,“白水”往往使人感到有一股浸骨的凉意。诗这里用“野驿”与“江城”分别作为“丹枫”与“白水”的衬景,使画面更加宽绰开豁,又切首联“凭高”骋目之意。“明”、“浸”两个动词用得亦佳,于昏、静的大背景中,给画面增加了一点亮度和动意,有画龙点睛之妙。这两句诗属对精工,设色鲜艳,看得出诗人在字词斟酌上的硬功夫。

尾联“马上人回首,戎戎暗客程”。戎戎:即茸茸,多用来形容草木柔密丛生,形容暮色苍茫之貌。这里写的是近景,类乎摄影的特写。诗人登高眺望,远近景物尽收眼底,目光由远及近,看到马上征人回首的细微动作。但值此夕阳西下之时,斜曛微照,路径已昏,征夫游子,背井离乡,一日辛劳,也该寻个旅店歇脚了罢。

这首诗写的虽是秋色,但诗人长久羁留他乡,常有“自怜身是客”(《送别胡汲古》)之慨,故对与羁旅相关的事物异常敏感。诗所捕捉的形象,如 “野驿”、“马上人”、“客程”等,都与羁旅有关,这就更增强了本诗旅愁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