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两首

双虹

选自《双虹》(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蔡其矫这样的景真是罕见,

两支七彩的巨柱并立水上:

背后尚有昏黄的阵雨,

前面正当夕含山。

于是,绛的榕树闪照在暗绿的高岸,

的渡船起落在晶亮的波间,

的水草摇动晚潮,

的鸳鸯横飞暮天……

直到远山化作朦胧的蓝烟,

直到夜的帘幕垂落江面。

渔暮选自《瘠地上的樱桃》(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熊召政这暮,又被觅草的孤鸳剪乱

慵悃的舞翅抹暗了放倒的青山

借与晚风作韵的莲花

一支支,斜斜地簪出水面

朦胧,亦如湖空冰盘的娇美啊

清香与暮成的江南

小舟从山浦中荡出了

桨影铺成的长廊,绿荷正自盈栏

栏外,视线停落的地方

曲曲屏山已不见浮动

船底下,游鱼戏逐的浮萍

却在将波的方向交换

*******

《双虹》描绘出现双虹后的奇特美景。诗中的画面富有层次:夕和阵雨是一前一后,岸和波间是一高一低,暮天和晚潮是一上一下,远山和江面是一远一近,有很强的立体感。诗中又注意彩的描写,昏黄,夕,绛,暗绿,晶亮,蓝烟,夜的帘幕相交织,给人对比鲜明而又丰富和谐的视觉感。诗中还以动衬静,并立、含山、闪照、起落、摇动、横飞、化作朦胧、垂落等等,静中有动。

《渔暮》以浓郁迷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恬静闲雅的山湖渔暮图:夏日傍晚,夕西下,远山烟霭四起,湖上莲花袅娜,随波轻漾,孤莺低飞,一渔民摇桨荡舟于绿荷之中,而船底下,游鱼在戏逐浮萍。诗中的“渔”与“暮”契合,人与景交融,整个画面呈现一种具有江南特的水乡之美。

这两首诗写的都是傍晚将暮时的风景,都以湖光山入诗,都有类似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而又各具特。细心体会,比较两诗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