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刘晔简介

刘晔字子扬,淮南郡成德县人。是汉光武帝的儿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刘晔的父亲叫刘普,母亲名修,生了刘涣和刘晔两个孩子。刘涣九岁、刘晔七岁时,母亲病危,临终时告诫刘涣、刘晔:“刘普的侍妾有谄媚害人的性情,我死了以后,恐怕她一定会搞乱我们这个家。你们长大了能除掉她,我就没有遗憾了。”刘晔到了十三岁时,对哥哥刘涣说:“亡母的愿望,今天可以实行了。”刘涣说:“哪能这样做呢?”刘晔随即进屋杀了父亲的侍妾,直奔母亲的墓前跪拜。家里人大吃一惊,告诉了刘普,刘普大怒,派人追赶刘晔。刘晔返回拜见父亲,道歉说:“我是按照亡母临终嘱咐的话行事的,愿受不请示而擅自行事的惩罚。”刘普心里惊异,于是没有责备他。汝南郡人许劭以善于知人闻名,当时在扬州避难,称赞刘晔有辅佐天下的才能。扬州士人有许多人轻浮侠义,狡猾而残暴,郑宝、张多、许乾等人,各自拥有私人武装。其中郑宝最为勇敢果断,才能力量超过常人,当地人都惧怕他。郑宝想要驱赶掳掠百姓渡水到江南去,因为刘晔出身巨族,又是有名的人,想要强逼刘晔为他倡导这个谋划。刘晔当时二十多岁,心里为这件事忧虑,但没有合适的机缘解决它。适逢太祖派遣使者来到扬州,进行考察探问。刘晔去见使者,为他评论世事形势,又邀请他一起回府,住了好几天。郑宝果然带了几百人携带牛酒来问候使者,刘晔命令家里的奴仆带领郑宝的随从坐在中门外面,为他们设置酒饭,自己与郑宝在内室设宴饮酒。秘密安排了壮健军卒,命令他们听敬酒的信号而砍杀郑宝。郑宝不喜欢饮酒,观察得十分清楚,敬酒的人不敢发出信号。刘晔于是自己拔出佩刀砍杀了郑宝,斩下他的首级号令他的士兵,说:“曹公有命令,敢有反抗行动的人,与郑宝一样治罪。”众人都震惊害怕,逃奔军营。军营中有将领精兵几千人,刘晔恐怕他们发动暴乱,随即骑着郑宝的马,带领几个家里的奴仆,来到郑宝军营门前,叫出他们的首领,向他讲明祸福利害,众首领都叩头、开门让刘晔进去。刘晔对士兵进行安抚慰劳,大家都心悦诚服,拥戴刘晔为首领。刘晔目睹汉朝皇室渐渐衰微,自己作为宗室支派,不想拥有军队,于是将那部分私人武装托付给庐江太守刘勋。刘勋奇怪他为什么这样做,刘晔说:“郑宝没有法制,他的部下平素只知抢劫图利,我素来没有名位作资本,由我来整顿约束他们,必定使他们心怀不满,难以长久,所以才送给您。”这时刘勋的兵力在汉、淮之间是很强盛的。孙策讨厌他,派遣使者携带厚礼,言辞恭敬,送信劝说刘勋说:“上缭的土著宗族,屡次欺负我方,我为此忿恨,已有好几年了。

刘晔简介

我去袭击它,路途不方便,希望由您来讨伐它。上缭很是富实,得到它可以使国库富足,请出兵作为外援。”刘勋信从了他,又得到孙策送来的珠宝、葛布,很是高兴。内外官员都来庆贺,而刘晔独独不这样做。刘勋询问他什么缘故,刘晔回答说:“上缭虽小,但城池坚固,进攻难,防守易,不可能在十天之内取胜,那样就会造成在外面的士兵疲惫,而国内空虚。如那时孙策乘国内空虚袭击我们,我们后方不能独自坚守。那时将军进攻就会被敌人所屈服,后退又没有归路。如果我军一定出兵,灾祸现在就会到来了。”刘勋不听从刘晔的劝阻,发兵攻伐上缭,孙策果然袭击刘勋的后方。刘勋穷困窘迫,终于投奔了太祖。太祖到达寿春县,这时庐江郡境内的山贼陈策,有几万兵众,依凭险要地势据守。以前曾派遣副将前去诛杀,没有人能够攻克。太祖询问各位部下可以讨伐与否,部下都说:“那里山势险峻,而山谷又深又窄,防守易、攻打难,并且没有它不足以对我们造成损失,得到它也不能给我们益处。”刘晔说:“陈策这些小子,是趁着动乱奔赴险地,于是互相依赖,称王称霸,而不是凭爵位诏令威信等能使他们服从的。过去派去的副将资望太轻,而中原地区又尚未平定,所以陈策敢于凭借险要坚守。现在天下初步平定,各种贼兵先后降伏。畏惧死亡,亲近赏赐,不论愚民智者都是相同的,因此广武君为韩信筹划计策,说韩信的威名足可以先利用声威再用实力而使邻国服从。更何况明公如此仁德,东征西怨,都希望早日归附,如先进行赏赐招募,大队兵马到达,诏令宣布的时候,陈策军营就会大门四开而贼兵自行溃散了。”太祖笑着说:“您说的才和我想的差不多。”随即派遣猛将在前先行,大军在后声援,到了就攻克了陈策,就像刘晔所测度的那样。

太祖回去以后,任命刘晔为司空仓曹掾。太祖征伐张鲁,调刘晔为主簿。太祖军到了汉中郡,山势险峻,难于攀登,军粮非常缺乏。太祖说:“这是个妖妄的地方,或有或无,无关轻重。我军缺少粮食,不如迅速回兵。”亲自率领士兵返回,命令刘晔都督后面的各路人马,让他们按序出山。刘晔算计张鲁可以攻克,加上运粮的通道不能接续,虽然退出,军马还是不能完好无损,于是飞马告诉太祖:“不如致力于进攻。”随即进兵,多用弩弓射击张鲁军营。张鲁奔逃,汉中郡终于平定。刘晔进言说:“明公当初带领五千步兵,诛杀董卓,北破袁绍,南征刘表,九州百郡,十个里面兼并了八个,威势震撼了天下,连海外也害怕。现在攻下汉中,蜀人望风而胆战心惊,接连失守,把这种攻势向前推进,传出檄令蜀国就可以平定。刘备是杰出的人物,有计谋,但行动较迟,得到蜀地的时间很短,还不能以蜀地人民为依赖。现今我们攻破汉中,蜀人震动惊恐,他们的势力将会自我倾覆。依凭您的聪慧明智,趁着他们势力倾覆而施加压力,没有不能攻克的。如果稍稍有些迟缓,那么诸葛亮善于治国而作丞相,关羽、张飞英勇冠于三军而作大将,蜀地民众已经安定,他们凭借险地坚守,就不可触犯了。现在不攻取他们,必定成为后患。”太祖没有听从刘晔的建议,大军终于返回了。

刘晔从汉中返回后,任行军长史,兼任领军。延康元年(220),蜀将孟达率领兵众投降。孟达的仪容举止才能都颇好,太祖十分器重喜欢他,让孟达做新城太守,又任散骑常侍。刘晔认为:“孟达有苟且求得的心思,又倚仗才气,好用手段,必定不能感恩图报,心怀忠义。新城与吴、蜀接连,如果那里有什么变局,将为国造成祸害。”文帝终究没有将孟达调换职位,后来孟达终于叛乱败亡。

黄初元年(220),任刘晔为侍中,赐爵为关内侯。文帝下诏书询问众大臣,让他们预测刘备是否会出兵吴国为关羽报仇。众人的议论都说:“蜀不过是个小国,有名的将领只有关羽一人。关羽已死,军力衰败,国内担忧恐惧,没有机会再次出兵。”刘晔却说:“蜀虽然又小又弱,但刘备的图谋是想依仗威武自强,势必要动用众兵以显示他力量有余。并且关羽和刘备的关系,名义上是君臣,但从恩情上说却如同父子,关羽被杀死而刘备却不能为他起兵复仇,这在他们至始至终的情分上是说不过去的。”后来刘备果然出兵攻击吴国。吴全国应战,而派遣使臣到魏国自称藩属。朝中大臣都表示祝贺,只有刘晔说:“吴国处在江汉之南,我们与那里隔绝难通,他们没有来臣服的心思,是很久以来的事实了。陛下您的仁德虽然与虞舜相同,但那些丑陋的蛮敌性情,却没有被感化。因为遭遇灾难而来臣服,一定很难讲信用。他们一定是在外有蜀军迫境,内部也很困难的情况下才派来这个称臣的使者。我们可以趁他们危难的时候,攻袭夺取。放纵敌人一天,就是几代人的隐患,不可不加以考察啊。”后来刘备军队败走,吴国的礼敬态度也转变了。文帝想要发动众兵讨伐他们,刘晔认为“他们新近得志,上下齐心,又被江湖所阻隔,我军一定难于仓猝取胜”。文帝不听从这个劝告。

黄初五年(224),文帝亲自到了广陵郡的泗口,命令荆州、扬州各路军马一同进发。召见众大臣,问:“孙权自己会不会来?”大家都说:“陛下亲自出征,孙权恐怖,一定会以全国的力量应战。又不敢把大军的指挥权委托给大臣,一定会自己率领前来。”刘晔说:“他认为陛下会以皇帝的贵重身份牵束自己,而领兵渡江作战的是别的将领,所以一定会整治军队,等待事情变化,不会亲自进攻。”文帝车驾停住多日,孙权果然不来,文帝于是带军队返回,说:“您的估计是正确的。应当考虑为我消灭孙、刘二贼的方略,不能只明了他们的情形而已。”魏明帝即位后,刘晔被晋升爵位为东亭侯,封邑三百户。明帝的诏书说:“尊崇祖先,是为了表彰孝行;追溯尊敬自己的根本、始祖,是为了重视传播教化。所以成汤、周文王、周武王,缔造了商朝、周朝,《诗经》、《尚书》的本义,是追慕尊崇稷、契,歌颂契的母亲有篲、稷的母亲姜..的事迹,为了阐明盛德的源流和受命于天成为皇帝的由来。自从我魏室上承天定的秩序,发迹于高皇、太皇帝,功绩最大的是武皇、文皇帝。至于高皇的父亲处士君,具有渊深的修养和谦让的美德,行动聪慧明智,这是天地给予的福分、神异灵光的来源。然而他的精神已经远去,没有什么称号,这不符合所谓崇敬孝行重视本源的原则。

现特令公卿大臣会同商议给予谥号。”刘晔表示意见说:“圣明皇帝作为孙辈想褒奖崇敬祖先,确实是无上好事。然而亲疏远近的原则礼数,都有礼制作为标准,靠它来割断私情,形成公法,成为万世遵循的法条。周王所以祖述后稷,是因为他辅佐唐尧有功,名义符合祭祀典则的缘故。至于汉氏在创始时,汉高祖追谥祖先,不过只涉及了他的父亲。往上比拟周室,那么大魏的发迹是从高皇帝开始的;往下比论汉氏,那么追谥的礼仪也不涉及他的祖父。这实在是前代已成的法条,当今明确的义例。陛下发自内心的孝思,确实是没有止境,然而您举例必定出自经书,可见您是很谨慎地遵守礼仪制度的。我认为追谥尊崇的准则,应该以高皇那一代为限。”尚书卫臻与刘晔的意见相同,追谥一事于是按他们的建议施行。辽东太守公孙渊夺取了他叔父公孙恭的位置,擅行自立,派遣使者上表陈述。刘晔认为公孙氏是汉朝时所任用的,所以世袭辽东太守官位,由于山水海陆阻隔,地处偏远,所以胡夷之民难于制驭,世袭权位日子很久。现在如果不将公孙渊诛杀,以后必定造成祸患。如果他们怀有二心,又依恃武力,那时要再行诛杀,事情就难办了。不如趁他刚刚上任,既有自己的势力,也有自己的仇人,出其不意,兵临城下,开设赏赐招募的条件,可不劳动军队而平定。后来公孙渊终究反叛了。刘晔在朝一点也不和当时人士相交往。有人问他原因,刘晔回答说:“魏室登上皇位时间不长,明智的人知晓天命,而世俗的人有的还不知晓。我在汉朝属于皇室宗族,在魏国又是心腹大臣,少一些朋友下属,还是比较适宜的。”太和六年(232),刘晔因病授官为太中大夫。病稍好,任大鸿胪,在任两年后退让辞官,仍作太中大夫,不久就去世了。谥号为景侯。刘晔的儿子刘睶继承。刘晔的小儿子刘陶,也是才分很高而品行不佳,官做到平原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