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行香子·寓意》赏析

行香子·寓意

苏轼 〔宋代〕

三入承明。四至九卿。问书生、何辱何荣。金张七叶,纨绮貂缨。无汗马事,不献赋,不明经。

成都卜肆。寂寞君平。郑子真、岩谷躬耕。寒灰炙手,人重人轻。除竺乾学,得无念,得无名。

译文

三次出入皇宫,四次做到九卿,试问自己,什么是屈辱,什么是荣耀?你看朝中金张七世的后代,之所以身服绮儒纨袴,冠戴貂尾缨饰,乃在于能“笃敬寤主”,溜须拍马。反观自己,一介书生,既没立下汗马功劳、又不会写些歌功颂德的辞赋,也不会用儒家经书去走送官的捷径。

大不了,像西汉严君平那样,在成都开个问卦店铺,自甘寂寞;或者像西汉郑子真那样,在山谷里躬耕自守。火炭有燃尽之时,有炙热之时,人也一样,有显贵之时与轻贱之时。不如学习佛学,参透世俗,得无牵挂、不计名利。

注释

行香子:词牌名。

三入承明:谓三次做出入皇宫的官。

书生:这里指苏轼。

金:指.汉武帝的亲信贵臣金日磾和他的子孙后辈。

叶:世、代。

七叶:即七世。

纨绮貂缨:朝廷贵臣的穿戴服饰,这里指显贵大臣。

纨绮(qǐ):指精美的丝织品。貂:貂尾,冠饰。

缨:冠带。

献赋:古代辞赋家把自己所作的赋颂呈献皇帝,求得赏识。

卜肆:算卦占卜者的店铺。

寂寞君平:指西汉末年蜀人严君平(名严尊),他自甘寂寞以贫贱清静守。

郑子真:即郑朴,字子真,西汉末年隐士。

岩谷:岩洞山谷。

寒灰炙手:寒灰:指无火星已完全不能再燃的死灰,喻无法富贵的人。炙手:烘手取暖,喻权势高贵的人。

除竺乾学:竺乾:指佛,除:除授。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苏东坡的一首寓意词。

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人,若是不能逢迎拍马,建功立业,是一辈子也不会有出头之日的。然而读书的目的,难道仅仅是为了“三入承明,四至九卿”吗?词人觉得并非如此。

读书的真正目的在于能够与自己和解,当你身处逆境之时,能够清贫自若,不抱不怨,退守躬耕,恬淡自如。所以,这篇词的寓意在于遵循佛家放下执念,一切随缘的思想,“得无念,得无名”。

此时的苏东坡经历了宦海浮沉,早已对当官提不起兴趣。因为他终于明白,当官是要学会迎合君王,而不是保持清高。苏东坡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做这样的人。所以他“问书生、何辱何荣”,实际上是一种自嘲,“三入承明,四至九卿”就是荣耀吗?被贬他乡,就是屈辱吗?只是个人的不同选择而已。

词人不屑于学“金张七叶”,没什么本事,就靠“笃敬寤主”,溜须拍马,来取得君王亲近。表面上看他们身服绮儒纨袴,冠戴貂尾缨饰,实际上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已。反观自己,作为一介书生,既没有立下汗马功劳、又不会写那些歌功颂德的辞赋,也不会用儒家经书去走送官的捷径,又如何能得到君王亲近赏识呢?词人通过对比,亮明了自己的观点,即绝不降低人格,行溜须拍马之事,即便得不到重用,也无怨无悔。

大不了,像汉代蜀人严君平那样,在成都开个问卦店铺,自甘寂寞;或者像西汉末年的隐士郑子真那样在山谷里种田。词人在这里用了两个典故,进一步标榜自己的人生志向,即做一个自甘寂寞,退守躬耕的隐士。

火炭有燃尽之时,有炙热之时,人也一样,有显贵之时与轻贱之时。一切不过都是过眼云烟,谁能长久不衰呢?不如学习佛学,参透世俗,得无牵挂、不计名利,这样才能除去一切烦恼。至此,词中寓意,“得无念,得无名”得以彰显:放下执念,方能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