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鹤《小松》鉴赏

小松

杜荀鹤 〔唐代〕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译文

从小带松针的小松,生长在深草丛里;而今渐渐发觉,已经高出蓬蒿许多。

当时之人不认识它是一棵高耸入云的树木;直等它已高耸入云了,才说它长得真高。

注释

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

蓬蒿(pénghāo):即蓬草、蒿草。

直待:直等到。

凌云:高耸入云。

始道:才说。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咏物诗。

与其说它是一首咏物诗,不如说它是一首哲理诗。

表面上看,是写小松的无人识,“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实际上是写诗人自己无人识,“一生才华无人识,一朝得道天下惊。”

虽然当下诗人还很落魄困顿,有志难成,但他相信早晚有一天,一定会出人头地,让那些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刮目相看。

从小带松针的小松,生长在深草丛里;而今渐渐发觉,已经高出蓬蒿许多。这是写“小松之勤”。小松之所以是小松而不是小草,乃在于它的“刺”与它的“出”。“刺”是它的本质天赋,“出”则是它的勤奋努力。小松有此二者,故能与众不同,尽管别人还察觉不到,但已从本质上与小草区分开来。

当时之人不认识它是一棵高耸入云的树木;直等它已高耸入云了,才说它长得真高。这是写“小松之显”。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其绝妙之处在于借小松写尽天下怀才不遇之人。诸如,韩信受“胯下之辱”时,有谁知道他将是日后的“凌云木”呢?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杜荀鹤一辈子都在等待赏识他的人,即便他等到最后的是弑君好色的朱温,也终究算是遇到伯乐,得以名扬天下,成为一棵“凌云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