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之》原文及鉴赏

作者: 李青山 【本书体例】

【原文】:

东门之墠(1),茹藘在阪(2)。其室则迩(3),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4),有践家室(5)。岂不尔思,子不我即(6)。

【鉴赏】:

学者们释此诗,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诗的主人公是位女性,她与自己的意中人住得很近,但因受礼俗的约束,可望而不可即,深有咫尺天涯之叹。另一种认为,这是一首青年男女相和对唱的恋歌,但不是面对面的放声高歌,而是在室近人遥、无由相会情况下,通过自为赠答,表现了一种心声的交流,情感的呼应。于别致的形式中,流荡了婉转的情韵。这里,我们取纳了后一种说法。

全词两章。第一章为男词。“东门之墠,茹藘在阪。”这两句描写的是姑娘住地的优美环境:在那都城的东门外,有一片平坦整洁的广场,广场那边的土坡上长满了一丛丛丰茸的茜草,紫红的颜色格外艳丽。“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这两句便是由景而及人了:姑娘的家就在这处美丽的所在,我离她是这么近,却又是那么地远!据诗意来看,这位多情的小伙子,为了他心上的恋人,一定是常常留连在姑娘的住处,满含深情地凝神相望,心神不宁地搔首踟蹰,以致因人及物,姑娘住地的周遭景物仿佛都那么舒展、炫丽。无奈望则望矣,他与那姑娘近在眼前,却无由相近,因而不由地发出了“其室则迩,其人甚远”的慨叹。这慨叹声中,郁结了多少惆怅,多少难言之痛啊!这两个句子中,“室迩”与“人远”的对举,写恋人之间特定情境中的一种咫尺天涯的特定心态,是再生动不过了。明孙就特别欣赏这两句诗,认为“两语工绝,后世情语皆本此!”(《评诗经》)这诚非夸饰之词。

第二章为女词。随着姑娘的出场,变换了场地和景物的描写:“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在那都城的东门外,有片高大的栗树长得粗壮有力,郁郁茂盛;就是那片栗树丛中,住着户好人家。原来姑娘也同样痴迷地常常凝望那小伙子的家,真所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了。恋人之情就是这么默契和美妙。不能明着相会,却能暗着通神,两处相思,一样用情。“岂不尔思?子不我即!”是“岂不思尔,子不即我”之谓,意即不是我不思念你,是你自己不早点遣媒来提亲啊!从姑娘这烦恼埋怨来看,她对小伙子的眷望神驰是知晓的,而且她早已焦灼地待嫁了。她的思恋之深,似更在那小伙子之上。

这首诗就是这样,一章写男子的追求,二章写女子的盼望。从他们于隔绝状态中所表现出的热恋、烦恼和忧伤,可以想见他们婚姻的不自由,所以哀怨多于欢快,别有一种缠绵不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