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赏析·杜甫

蜀相·赏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 英雄泪满襟。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到达成都,定居在了浣花溪畔。次年春,他来到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无限敬仰之情。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没有说“蜀相”而是在写“丞相”,显得分外亲切,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敬慕之情。“寻”字表明诗人不是漫无目的地漫游而来到诸葛祠堂前,是诚心来探访诸葛亮祠堂的。“森森”表现了柏树长得高大而繁密,烘托了一种宁静、庄严的氛围。这两句一问一答,自开自合,笔力洒脱自然,字句中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钦佩和敬仰之情。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祠堂的阶梯上长满了碧绿的春草,自成一处春景。诗人看不到黄鹂鸟,只能听见它悦耳美妙的声音。这两句诗人从近处着笔,细致地描写了祠堂的景物。祠堂阶梯上生长了春草,暗示了很少有人来这里。而“隔叶”句呼应“柏森森”,说明黄鹂深藏在柏树间,柏树枝叶繁茂,所以诗人只能闻其声,不见其形。“空”字有徒然的意思,表明武侯诸葛亮千辛万苦缔造历史基业,创造的成就,早已经被后人遗忘了。这两句写景句反映了祠堂的荒寂冷落,同时,诗中含有诗人感怀先哲的庄严和肃穆意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是诗人引用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历史典故。诸葛亮多次劳神为国家制定策划计谋。“两朝开济”指诸葛亮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继承基业,一片赤胆忠诚之心啊。这两句诗人用深沉雄健的诗笔概写了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和他忠心报国、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这也正是诗人之所以敬仰诸葛武侯的原因所在,感情深沉厚重。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 英雄泪满襟”,这两句写了诸葛亮为伐魏六出祁山最后病死沙场的事,集中展现了诸葛亮报效国家的赤胆忠心,表现敬仰他的人对他的痛惜之情。叙述和抒情结合,感情表达强烈,却又余味无穷。

这首七律诗中,诸葛武侯建立基业,鞠躬尽瘁的忠心爱国之情,正是诗人所向往的,是诗人的理想。最后一句,既有诗人对诸葛亮的痛惜之情,也有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成分。

【后人点评】

宋人刘辰翁:全首如此一字一泪矣。写得使 人不忍读,故以为至。千年遗下此语,使 人意伤。(《唐诗品汇》卷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