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岩盾:磷火》赏析

“那边在山脚下的黑暗里,

是谁打着小蓝灯笼在游戏?

他玩耍得多么快乐,

他的灯笼多么美丽!”

 

“你说得好,孩子,

它是一切中最美丽的。

比田野里的花朵还美丽,

比秋天的果实还美丽。

 

“明天,我领你出去,

穿过没有人迹的森林和野草深深的土地,

你将发见(现)半山上有许多破烂的窑洞,

那就是有人在这山峡里住过的证据。

 

“他们曾和我们一样,

在夜晚烧起野火;

他们曾和我们一样流着汗,

将这块土地开辟。

 

“他们死了,没有基碑,

没有任何纪念的标志,

可是,那生命的火焰啊,

并没有从他们劳作过的土地上消逝……”

 

一九四二年春天于延安

选自一九四三年五月二十九日重庆《新华日报》


【赏析】

井岩盾是在延安成长起来的诗人。他写过不少歌颂延安劳动生活的诗篇,《磷火》便是其中的一首。

磷火俗称鬼火,也叫鬼灯。旧时视为不祥之物。以往诗歌写磷火,充满了恐怖凄惨的气氛,如唐代诗人杜甫在《玉华宫》中就有“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的诗句。然而井岩盾却一反旧的传统,把磷火写得如此美丽可爱,将它描绘成一幅燃烧不息的生命之火的壮美画图。

本诗首先通过孩子的眼睛给夜景抹上了一层天真烂漫、自由活泼的色彩,将磷火闪烁的情景幻化为一幅“打着小蓝灯笼在游戏”的夜游图。“蓝灯笼”自由自在地游荡在“山脚下”,“多么快乐”,再加上“黑暗”的底色一反衬,显得格外美丽!小孩涉世未深,以他自由纯真的天性去理解世界,赞词也就只停留在“玩耍”“游戏”及外形色彩上。而“我”的赞颂虽然也是美好的,但因为有了丰富的社会体验与深刻的人生感受,所以赞词重在美的内在本质上,描绘了“他们”生前烧“野火”,开荒种地与死后生命之火仍不离开土地的精神美,赞美了前人披荆斩棘顽强劳动的精神。同是这夜景,在“我”的眼中也就增添了丰富的社会性与深厚的历史感。不是吗?当时开展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正是争取革命胜利的重要一环。这里充分体现了劳动的价值,也体现了对劳动价值认识的历史过程。劳动创造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劳动“是一切中最美丽的”。只有解放区才能有这样的体现,也只有新诗人才能获得这样的认识。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诗人写磷火之美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外形色彩的描绘上,而是将笔触伸向了“明天”与昨天,挖掘了美的内在含义。诗人通过想象在读者眼前展示了这种美的形象:“他们”在人迹罕至的“山峡里”开荒种地、打窑居住“他们”刀耕火种,以汗水浇灌着土地。“他们”被埋没了,“半山上”只留下“许多破烂的窑洞”,但他们虽死犹生。“那些生命的火焰啊/并没有从他们劳动过的土地上消逝……”将黑暗里山脚下的磷火闪烁描绘得何等悲壮!这简直是一幅在黑暗的社会里流汗流血劳动挣扎的社会画,也是一幅披荆斩棘、开辟道路、顽强奋斗的人生图。他们热爱土地,热爱劳动,追求自由,追求幸福。诗人以最美的诗句歌颂了劳动者在创造性的劳动实践中执著追求自由的美的本质。这种本质精神,从某种角度来说,在解放区已得到了继承与发扬。诗人正是从这一角度歌颂了延安大生产运动。

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架起了沟通“明天”与“昨天”、“这边”与“那边”、今人与亡灵的桥梁,以虚实相生的象征的写法扩展诗歌的容量,开阔诗歌的意境,同时还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去想象。全诗运用对话形式,生动活泼。“我”向孩子口述的一个个画面浸透了主观色彩,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宋恒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