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迟:江南(一)》赏析

火车在雨下飞奔,

车窗上都是水珠,

模糊了窗外景色。

 

火车车窗是最好的画框,

如果里面是春雨江南,

那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画。

 

清明之后,谷雨之前,

江南田野上的油菜花,

一直伸展到天边。

 

只有小桥、河流切断它,

只有麦田和紫云英变换它,

油菜花伸展到下一站,下一站。

 

透过最好的画框,

江南旋转着身子,

让我们从后影看到前身。


1949年

选《战争,和平,进步》,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雨中乘坐火车时,透过雨水迷蒙的车窗,遐想春雨江南时节田野上如画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江南原野特有的审美感受以及温馨的眷恋之情。

在艺术上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善于选取较小的角度去表现广阔的生活画面。江南特有的风土、景观、民俗、人情都是一片迷人的大海,诗人要想在一首短小的诗歌里去表现江南,就不能不十分讲究艺术角度的选取。这首诗放弃了对江南的整体把握与正面描写,而是选取了诗人乘坐的火车车窗这样一个较小的角度。诗人从这个角度去感受江南,觉得火车车窗是“最好的画框”,画框里面呈现的春雨江南将是“世界上最好的画”。这不仅使此诗取得了容万里之势于尺幅之内的艺术效果,也为读者提供了驰骋想象的引触点。第二是这首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诗的第一节,写雨中飞奔的火车,车窗上凝结的水珠以及被雨水模糊了的窗外景色,都是写实景,是诗人当时乘坐火车时实有的情境。到第二节,诗人用“如果”一转,冲破了实境的包围,在迷蒙的雨景中,展开了对春雨江南的一片遐想。在诗人遐想的境界中,诗人又突出地选择了江南最有特色的季节“清明之后,谷雨之前”。第三节侧重写江南田野的辽阔与美丽,把读者带进那无边无际的油菜花海中,让你尽情饱览江南三月特有的风光。第四节侧重写江南田野特有的格局及变化美。在江南原野上,不只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还有一座座小桥, 一道道河流不停地“切断”这些画面,不断地点缀着江南特有的景致;还有葱绿的麦垅与色彩班斓的紫云英轮番变换着装扮江南的原野,使江南原野显得美丽而不单调。诗的最后一节,由前面写想象中的虚境又回归到写眼前的实境,表现了诗人乘坐火车时,透过窗口,对急速“旋转”着的江南特有的感觉。诗人就这样将实写与虚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了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比较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江南特有的情思。

(姚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