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预言》赏析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青的神?

 

你一定来自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祥痴恋着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馨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你疲劳的奔波,

进来,这里有虎皮的褥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

听我低低地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将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一样将我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

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纹,

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样交缠着,

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当你听见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请等我和你同行,

我的足知道每条平安的路径,

我将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

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

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

你可以不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足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呵,你终于如预言中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年青的神?


一九三一年秋天

选自《汉园集》,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赏析】

每个诗人对已经产生的作品都有自已的偏爱。何其芳谈到他最初一些作品时说:“这一段短促的日子我颇珍惜,因为我做了许多好梦。”《预言》就是这梦中升起的一朵美丽的小花。

诗的开头,我们就被诗人引进了一种梦幻般寂静而美好的境界。诗人以一段小夜曲似的满带柔情的旋律,倾诉了自己期待已久的时候到来时的心境。预言中女神终于来了。她的脚步的声音是那样的轻,她有银铃的歌声。幻想世界中年轻的神和现实世界中年轻的人接近了。诗人急切的期待和欢悦的心境,也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紧接着这段序曲,是幻写这位年轻的女神生活的地方是怎样美丽和温暖。诗人似乎在梦中多次造访过,如今留下的只是一片恍惚的记忆和眷恋。没写女神的美丽、快乐、幸福,却用她生活的地方的描写把这一切衬托出来了。

神的人化和人的神化在想象世界中融合为一种情绪:对美丽、温暖、光明的梦境般世界的渴望与赞美。由此,诗人接着对女神倾诉着自己的情感和祈愿,并劝女神不要冒险前行。而女神则一定要辞别前行,诗人愿意结伴同行,用“忘倦的歌”“温存”的手和浓黑中的“眼睛”来给她以温暖与光亮。但是,诗人“激动的歌声”并没有牵动女神的心。女神的匆匆来去,给诗人带来了短暂的欢乐,也带来了无限的怅惘。在诗的最末一节里, 诗人用一种“如歌的行板”的曲调,委婉地吐露了自己如怨如诉的心声。

《预言》可以说是诗人对已经过往的爱情的眷念与回想,那悄然而来又悄然而去的神,是爱神的象征,是诗人由渴望到怅惘的爱情的一段心灵历程的象征。诗人曾说过,在刚上大学之初“遇上了我后来歌唱的‘不幸的爱情’”。(《<刻意集>序》)但是,这段梦中年轻女神的来而复去,又是诗人内心对美好理想追求的热切与失去的惘怅。年轻的女神就是一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了。

《预言》从“年轻的神”降临的脚步声引起自己欣喜的“心跳”,到静穆的黄昏里消失了远去的“足音”,诗人有一个非常完整的艺术构思。一个序曲,一个尾声,加上中间的四个乐章,形成了一部优美的梦幻交响曲。而中间的四个乐章,每一段有对“年轻的神”的倾诉的相对独立的内容,各段之间又连环一样紧密相关。是抒情诗,又有情节的发展;是写“神”的行踪,又贯穿人的独白,开头的突然与惊喜和结尾的惆怅与余韵,呼应得十分和谐巧妙。作者曾倾心阅读过济慈与雪莱的抒情诗。在以神话人物为抒情题材和注重抒情诗的戏剧情节性方面,《预言》的构思显然是有所借鉴的。但就这首诗的形象的象征性来看,又更接近法国象征派诗人的作品的特征。和戴望舒的《雨巷》比较起来,这位“年轻的神”的悄然的来去,和那位“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出现与消失,有类似构思的影子。不同的是,何其芳的这位“年轻的神”带有更多欢乐的色彩,而没有《雨巷》中那么浓重的惆怅与颓唐。《预言》全诗由形象的选择构思,到抒情的基调,在怅惘中给人以舒缓、宁静、透明的感觉。

《预言》用和谐和富于音乐性的语言抒情,使这首诗具有鲜明的音乐美感的特质。全诗每节均为六行,大体一、二、四、六行押韵,各节的脚韵又不完全相同,随着抒情的需要换韵。有时四六行前脚相同,与一二行相异,富于变化性。为了增强音乐的美感,也为了加重抒情的色彩,诗人还自然而巧妙地运用诗句语言的复沓。复沓的方式又各有所异,不尽雷同。同样的语句反复,表达的感情色彩又各有差异。《预言》以诗人的整体创造,给人以广阔想象的天地和朦胧的美的境界。

(孙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