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读后感500字

寒假的某一天,我忽然注意到表哥手里拿着一本书,火红色的封面十分耀眼,我好奇的走过去询问道:“表哥,你手上拿的是什么书啊?”表哥顿了一下,回答道:“是鲁迅先生的《彷徨》”

鲁迅先生我很早就了解过,七年级上册时我还学了他写的《长妈妈和〈山海经〉》,之后又阅读了他的两本著作————《朝花夕拾》和《呐喊》,我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很有意思,一听到表哥说作者是鲁迅,兴致立马就提了上来,于是我就和表哥一起看了那本书————《彷徨》,后来我将《彷徨》借回了家中,我看书时总会身心投入,对自己喜欢的书籍,更是爱不释手,视若珍宝,终于,我将《彷徨》看完了,我不禁感叹,鲁迅先生真不愧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彷徨看似是在写一篇篇故事,小说,实际上是在侧面讽刺当时的黑暗统治。

尤其是对人物眼神的刻画,让读者深刻的感受到人物的特点,比如先生对《祝福》中祥林嫂眼神的刻画:“脸上消瘦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张着口怔怔的站着,直到眼睛看他们,接着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觉得没趣”“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不济了”这些对眼神的描写,深刻的描绘出祥林嫂这一命运悲惨的妇女形象,和她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一步步逼到绝境的过程。

虽然鲁迅先生的文笔不太华丽,但他用字很妙,《示众》中描写小学生看热闹的急迫:“飞奔上来,一手按住了自己头上的雪白的小布帽,向人群中直钻进去”按帽子这个细节把人群中的拥挤,小学生的急不可耐表完全地表现了出来。

鲁迅先生创造了这么多人物,又通过人物的故事揭示他眼中的中国人的品性,虽然我无法相信他们所处的社会,就如鲁迅先生笔下的一样黑暗,但我又不否认这一点,仔细一想,鲁迅先生所批判的讽刺的悲哀的,难道就只有那个时代吗?

内容推荐

【下一页】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