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镇作文600字

天慢慢灰了,雨渐渐坠了。

是这样,我有一次地来到了惠山古镇——这个沉淀着许多文化的古镇。

原以为,这个已不再是现代的地方,不会有许多的人,但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这样的一个飘雨天,竟然还有那么多的游客。他们,是与我一样么?想到这儿,我又突然不明白了起来,那么,我自己又是来干什么的呢?潜意识中,我感到自己并不是单纯的来游玩的。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来做什么事的吗?那,就让我在这游览中寻找答案吧!

在进入那座高高的,极具古风的大门时,心中便砰地一下,忽地,只感觉自己抛开了一切,超越了时代的阻隔。在那点缀着青苔的碎石小道上,我仿佛看见,一个柔弱似水,素眉粉唇的江南少女,打着一把淡淡的青紫色的油纸伞,悄然漫步于古楼黛瓦中,衣飘带舞,娇嫩明艳,宛如那在雨中轻轻飘落几片花瓣的牡丹花一般。她静静伫立在一座小楼前,那是一座早已惨败,被风雨侵蚀得只剩下斑驳伤痕的小楼。少女不语,雨滴悄悄地从伞沿滑落,又有谁能看见她那粉柔的脸颊上,大而圆的杏眼中,流露出的无奈的忧伤?她轻轻地推开木门,吱嘎的声音传来,院中除了一片新绿中带些枯黄的半人高的杂草,也没有什么。面对这眼前的满院荒芜,她用那纤纤玉手理了理几株白绒花,向深远的屋中望了一眼,转身步出院门,在合门的那一瞬间,又回头望了一眼,满目哀愁,长叹,亦是无奈……

“唉……”我叹了口气,从想象中走出。身边的游客一个个喜笑颜开,实在是与这样的江南古镇所不相符。不知不觉中,我已到了一条小道上,看着两旁的那些咖啡厅、工艺品店,心里不知是什么感觉,沿着青石路走,只见一个小池,一池的静水,几朵粉紫的睡莲盛开,衬着嫩黄色的花蕊,被一片片的绿圆盘托出水面,优雅却不做作,艳丽却不争宠,就那样,淡淡地开放。那么洁净,那么素雅,也难怪濂溪周夫子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清涟而不妖”了。在这里,写出这样流传千古的名句也不足以为奇嘛!

转进一条小巷中,幽得深不见底,或许是因这里还未完全开发的缘故,竟然一个人都没有。远离了那些拿着相机不断拍照的如织的游客,我竟觉得,这才应是惠山古镇的真实面目啊!即使是改了外表,实质上的现代风格也不能完全改变,或者说,完全不能改变。那这样大规模的仿古改造又有什么意义呢?我知道了,自己是来寻找中国的那一份古朴风的,或许,还有那一份久远的文化吧。可是,这算找到了吗?我有些迷茫,甚至不知所措。也许,在此建这么多祠堂,就是为了让人们学习这些文化的,也许,这样的改造并没有错。可是,我总觉得少了一份什么……

我实在是想不出用什么词来形容才好。我再一次回首这江南烟雨中若隐若现的惠山古镇,几百年几千年的变迁,这里,早已物是人非。

云,渐渐散去,光,慢慢透出,雨,停了。

教师点评:今人古地的巡游,清幽曼远的风情;作者把这两部分糅合在短短的文字中,结合着课堂文本的内容,情思悠悠,对于浓重历史的叹息,又另类完美地诠释了“少年不识愁滋味”。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