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我早就听爸爸说过史铁生这个名字。今天,我看到了《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马上对它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于是,我仔仔细细地把这篇课文从头到尾地读了一遍,说实话,我是含着泪水把这篇课文看完的。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儿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是啊,母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小事的细致描写,来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同时,我也深切地感悟到,这篇课文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热爱、怀念之情。

读了这篇课文,再联系我自己,不禁使我浮想联翩:我想到了我的任性、我的矫情、我的恣意妄为。更使我汗颜的是,我的母亲也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而我却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的妈妈长得很漂亮,同时,又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她对我可关心了,有时甚至令我心烦--因为在我心中,妈妈是一个很絮叨的人。

记得去年夏天的一天,早晨起来一看,外面已是阴云密布,我匆匆忙忙地吃了几口饭,背上书包就要走,妈妈一把把我拽住了,拿着一把雨伞就跟我絮叨上了:“赶快拿着把雨伞,今天有雨,要是被雨淋着感冒了,那可就麻烦了!”我心烦意乱地对妈妈说:“妈妈,没事,你看你就是这么烦,你不见我上学晚了吗?”说着,我使尽了全身的力气,挣脱了妈妈的手,三步并作两步地冲出家门。妈妈望着我远去的背影,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到了学校,一上午没事,虽然天仍然阴着,可是始终没有下雨的意思,我的心里暗暗高兴:“嘿嘿,妈妈你看,我说今天不会下雨吧,你就是不信,你还让我带雨伞呢,多亏我没听你的话,否则,最后受累的还不是我?”谁知,六月的天就象小孩的脸--说变就变。下午刚上了两节课,只听外面雷声阵阵,不一会儿,就下起了滂沱大雨。下课了,我和同学们都象一群出笼的小鸟一样,恣意玩耍。哪知放学时,我可傻眼了--别的同学都被自己的父母接回家了,眼看他们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下冲进了雨幕中,我想,妈妈是不是也会来接我呢?可望眼欲穿,始终令我失望。我急得差点要哭出声来了。正在这里,只见茫茫的雨幕中出现了一个人影。我的眼睛顿时一亮--是不是妈妈来接我了?正在我犹豫的时候,对面的人影对我喊着:“小玲,小玲--”我一听,果真是妈妈!当时我不觉一阵心酸,顿时热泪盈眶。我带着哭腔地喊道:“妈妈--”这时,妈妈已经冲到我的面前,连忙把雨衣披在我身上,心疼地说:“我说让你还着雨伞吧,你偏不听,这不,知道后悔了吧?我说你呀,就是倔强,你这下知道了吧--这叫‘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你听,我妈妈不是又絮叨上了吗?不过,我还是非常感激我妈妈的,否则,我真不知道,我那天真不知道该怎么从令人绝望的雨幕中“逃生”……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突然,老师的一句话把我从遐思迩想中拉了回来,我努力地使自己从回忆中醒悟过来。于是,我郑重地端起课本,和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起来,不知为什么,我竟朗读得如此声情并茂,以至于读着读着,我的眼泪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下课很久了,我还没有从课文的情境中摆脱出来。掩卷深思,我越来越觉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我在心里暗暗地下了决心,我一定要对得起我自己的妈妈,我曾听一个哲人说过:“父母是自己一生永远还不上的债”。是啊,母亲把我们抚养成人,多么的不容易啊!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作一个对祖国、对民族有用的人才,这样,才是母亲最大的心愿!我愿与同学们一起努力,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能将这一点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的话,那我们的社会将是多么和谐、多么美好,我们的生活又将会多么灿烂、多么绚丽!

【第2篇】

《秋天的怀念》,短篇散文,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著。选自《史铁生散文自选集》。《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

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1958年入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因脑溢血故于 2010年12月31日。

大概内容:文章主要讲了“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为了鼓起我生活的勇气,在她重病缠身,肝病疼得她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的情况下,坚持要推“我”去北海公园看菊花。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息,即将离别人世时,心里还挂念着“我”和未成年的妹妹。

文章主旨:史铁生,当代著名青年作家。他20岁时,不幸下肢瘫痪,这是一件可以让人痛苦到发疯、发狂的事!但无论什么人,无论遭遇怎样的不幸,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命,只要想一想轻生将给母亲带来怎样的痛苦,就应该珍爱生命。这是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文给我们的启示。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中,描写了母爱的伟大、无私和深沉。

内容分析: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他双腿瘫痪后,比他更难受的是母亲。儿子可以砸碎玻璃,可以发泄痛苦,但是母亲不能,母亲要用带泪的笑去安慰儿子。儿子流的是眼泪,母亲的心却在滴血。当儿子绝望透顶地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时,母亲只能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其情其状让人不忍卒读。她希望替孩子分担痛苦,她孩子坚强,所以她不能哭,故作坚强。可是谁又知道,她比任何人都脆弱。母亲用那伟大的、无私的爱关心着、宽慰着残疾的儿子,而她自己则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整宿整宿地睡不了觉。母亲的痛苦深沉而不外露,她对儿子的爱也是深沉而不张扬的。《秋天的怀念》不仅仅是一段对少年生活的回忆。它的感人之处就在于:母亲艰难的生活与不屈的精神及对儿女的挂念给了“我”要“好好儿活”下去的信念。其最大的艺术特点则在于伏笔与衬托的运用,把不足千字的一篇小说推向情感的高峰;环境的描写对推动情节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可见母亲把心思都花在了“我的身上”,对我更是悉心照料。文中大量的对话,将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刻画的淋漓尽致。“我”由之前的暴躁不懂事,到后来的顺从母亲的意愿,而母亲,由之前的忍住不哭,苦装坚强,到后来“我”答应她去看菊展后的开心。

我心触动:最后一眼看母亲时,“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可见“我”已经明白母亲一生的良苦用心了。已经为母亲的艰辛而感到自责,内疚了。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这是母亲最后挂在嘴边的话。看到这句话,我被触动了。不知道大家信不信,在人世间弥留之际,直至最后一秒,仍挂念的人,就是这一生最放不下,最舍不得的人。所以,“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最后以菊花的描写收尾,意味深长,又似乎意犹未尽。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的是菊花中流露出的,母亲当初的情,母亲的爱。侧面突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菊花依旧灿烂,当初人儿不再。

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现在。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