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纪事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读《白洋淀纪事》有感

从新文化运动到南湖红船,从南湖红船到抗日战争,从抗日战争到成立新中国,再到抗美援朝战争。建党100年来,无数英雄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新中国。

在冀中平原上,有一个叫白洋淀的地方。在那里,一种用芦苇做的席子很受欢迎。就在那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抗日的号角早已吹响。这一切,都被作家孙犁记录在了《白洋淀纪事》里。

在《白洋淀纪事》里,有普通百姓与村级干部的互助互利,有落后分子与积极分子的矛盾,还有游击队员对家乡的思念······在这平静的日子里,却掩盖不住人民在抗战时期生活的艰苦与凄凉。这本书体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以及人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翻身做主的喜悦。

董存瑞炸碉堡可歌可泣,黄继光舍身堵枪眼让人感动,狼牙山五壮士的奉献自我更让人感受震撼。可是,革命的胜利,绝不单单建立在这些英雄身上,而是建立在数百万的解放军身上的,是建立在艰苦奋斗的游击队员身上的,更是建立在热爱共产党的人民身上的。如果说英雄们是一盏盏明亮的灯,驱散了阴霾;那么觉悟了的民众就是缓缓升起的红日,让黑暗无处藏身。

《白洋淀纪事》就是讲述千千万万小人物事迹的一本书。这里,有人民照顾八路军伤员时的嘘寒问暖,也有游击队员冲锋时响亮的号角;有人民被地主欺压时的哀号,也有胜利时的欢呼;有批斗乡绅土豪时愤怒的呐喊,也有对落后分子的认真开导。其实,他们就是普通的农民,过着平凡的日子。但是,一到将要亡国的危急关头,他们人人都拿起了武器,进行反抗。就这样,千千万万的英雄烈士,视死如归,给了我们一个完整、温馨的家园。

时间渐渐流逝,历史也渐渐模糊了面容。但是,请不要让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烈士的事迹,随着时间一起流逝!请记住,这些给了我们新生活的伟大的人!

【第2篇】

抗日的往事历历在目

战斗的烟火魂牵梦萦

——读《白洋淀纪事》有感

转眼间,战斗的烟火已经离我们而远去,那些浴火奋斗的战士也慢慢的在有些人的记忆里被遗忘,可也有些人会反思这美好安定的生活,是从何而来,是谁创造的?

我正是读了现在著名作家孙犁的书——《白洋淀纪事》后,我所体会到的抗日的辛酸和艰难。这本书包含孙犁在1937年——1950年所有创作的散文、短篇小说。全书再现了抗日时期,冀中平原地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抗日事迹,塑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绝美的人性,纯朴的人心,表达出了人们对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本书中有许多的人物:银狮子、小黑狼、三福、大青妈、小梅、老胡、水生、柳老新……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的,都有一个个的故事。这其中我最喜欢柳老新的故事,他讲述了柳老新假扮“维持村长”带上八路军去“杀楼”的故事,在这里我最佩服柳老新的机智。

读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抗日战争的艰苦,抗日军民的艰辛,当我们吃着美食,睡着安稳时,可曾想过那时的颗粒无收,需要夜夜提防日军的扫荡;当我们在每个节日里与家人朋友欢聚时,可曾想过那时的妇女儿童,广大人民群众,有多少是再也无法见到自己的丈夫,子女……美好的生活安定的环境不是凭空出现的,是无数个柳老新,无数个抗日军民奋斗出来的!

光阴似箭,那段抗日的时光已经离我们而去,但那段战斗的岁月通过一本本好书将永远铭记在我心中!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