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感受800字

永远的偶像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美国文学家马克·吐温曾说过:“19世纪出现了两位伟大的人物,一位是拿破仑,一位是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一个奇女子,无数人心中的偶像。她的一生只拥有过十九个月的光明和声音,但却给全世界的人们带来了无穷的希望和力量。这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便是她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书中真实地记录了海伦·凯勒与病魔作斗争,并最终获得成功的传奇故事。虽然再拥有三天光明只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但作者海伦·凯勒真实、丰富、生动而伟大的一生,却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以及像我这样的健全人带来了感动和激励。

我很喜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初读时便被深深地吸引了。

那是三年级时一个阳光不燥,风儿和煦的周末,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我很同情这个不幸的女孩儿,为她的遭遇而难过,也为她的成功而喜悦,更对她的坚强十分钦佩。从那时起,海伦·凯勒这个名字就刻在了我的心里,成为了我的偶像。

重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在一个明媚的清晨,我坐在书桌前,不想读书,不想写作业,心里莫名的烦躁:讨厌的数学题,离我远点。五年级的我,有了点小任性,小叛逆,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我总选择逃避。百无聊赖中,我随手在书架上抽出了这本书,又一次走进了海伦·凯勒的世界。我仿佛看到了莎莉文小姐正牵着小海伦的手,在树林中散步,小海伦抚摸着粗壮的树木,细嫩的草叶;看到了深夜里,灯光下,海伦·凯勒坚持学习的背影;看到了她鼓起勇气走上演讲台,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海伦·凯勒的一举一动,一颦一蹙都在我脑海中形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这些画面如当头棒喝,敲醒了我。拿起笔,努力学习吧。我战胜了一道道难题,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中,名列前茅。从此,我更加喜爱这本书了。我想,海伦·凯勒的身上一定是有“魔力”的,一定的。

如今,我上初一了,这本书像老朋友一样一直陪伴着我,海伦·凯勒也用她的“魔力”为我保驾护航,帮助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一路披荆斩棘,乘风波浪。

暑假,再次翻开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又有了新的感悟。

海伦·凯勒的“魔力”究竟从何而来?这本书又为什么要以“Three Days to See”作为书名呢?这两个已经困扰了我许久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正如诗人汪国真所说:“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究竟为何?因为热爱生命。

“人生只有一次,如果就那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你唯一的一生,你甘心吗?”老师常常这样问我们。

若甘心,即使是天才也会沦为平庸;不甘心,便要在通往成功的崎岖山路上独行。

海伦·凯勒不甘心!因为,她热爱生命。

因为热爱生命,不甘虚度光阴,所以拼搏,虽身陷逆境,依然在无声与黑暗中挣扎;因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一切,所以希望再拥有三天光明。

全书最打动我的便是这最后一章——海伦·凯勒幻想复明后的三天计划。

第一天:我要透过“灵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励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温厚与心怀感动的人们。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

第三天:我将在当前的日常生活中度过,到为生活而奔忙的人们经常去的地方体验他们的快乐、忧伤、感动与善良。

“最后,失明的我想提醒那些看得见的人们:善用你的眼睛吧!珍惜你所拥有的吧!你将看到,一个美好的世界在你面前展开。”

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永远拼搏,不甘平庸。海伦·凯勒的这段话一遍又一遍的在我耳边回响。我的心一次一次地沸腾!

海伦·凯勒,我心目中永远的偶像!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