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母子情 ——读《亲爱的安德烈》所感

此书是根据一位母亲与儿子的来信所撰写,与大多数母子一样,曾经那个只会跟在母亲身后喊“妈妈”的小孩已渐渐成长为了一个渴望自由,渴望出去闯荡的少年。同时,母亲不再是他躲避的港湾,而是拼了命想要逃离的枷锁。所谓母子情,到最后不过是一人看着另一人的背影离自己越来越远,抓不住,舍不得,同时又为他们的前途而担忧。

作为孩子的我们,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的小伙伴变得越来越多,我们渴望着放意肆志,也渴望着轰轰烈烈,于我们而言,母亲是大山,是锁链,她阻挡着我们一切疯狂的念头。渐渐的,我们开始不耐烦,不耐烦与那日复一日的嘱托,不耐烦与那规划好的一切。母子间的谈心变得越来越少,因为那话题一般不是学习就是学习,像与同龄人之间一样的相处,几乎是不可能的。

正如安德烈所说,许多亚洲小孩在父母的保护下成长得很好,他们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因为早已有人挡在他们身前为他们披荆斩棘。

我很庆幸,我的父母不是那样的人。

早在很小的时候,当我摔倒在地哇哇大哭之时,我的父母只是站在一旁无动于衷,甚至不上手扶一下,直到我抹干眼泪自己站起来,当时我的心情是怎样呢?或许是有些怨恨吧。但长大的我却明白了他们那么做的用意:有些挫折终将自己面对,独立是一定要学会的,不论早晚。

龙应台在面对儿子的疏远时说:“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可是我认为大多数父母都不是这般想,他们排斥我们偶尔的黑色幽默,排斥我们所认为流行的网络用语,甚至排斥一切与他们认知所不符的存在。我的父母也是如此,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请求一下你们,也尝试着认识一下我们呢?

在这本书中,母亲与儿子谈天说地,从国家,革命聊到摇滚乐,一开始我很不能理解,两个不同国籍且中间相隔三十多年的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共同话题?但渐渐的我明白了,因为他们愿意去尝试,并为此付诸了努力。

其实很多事情,不是能不能够,而是愿不愿意。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片大森林,那我们现在就处于森林的前端,前方是棵棵大树,它们茂盛且浓密,遮挡住了前面未知的一切,我们怀着一腔热血和对生活的激情懵懵懂懂的向前冲,而父母,则是月亮星星,铺洒下大片银辉,他们总在我们最迷茫之时出现,给我们指引。

丛林深处,等待我们的又是什么呢?是温暖美好的糖果屋?还是危险奸诈的大灰狼?谁知道?闯闯不就知道了。

从咿呀学语到长大成人,我们永远都是父母眼中的小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是自己眼中能顶天立地的大人。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究竟是谁?

让我来回答你吧,我们是山边初升的夕阳,我们是天空笼罩下的万物,我们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彼得﹒潘,我们是高大伟岸的巨人,我们是草原上最快的那一股风,我们也是祖国的未来!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