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乐之声》有感600字

【第1篇】

音乐之声是一部改编自玛丽亚·冯·崔普的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团》的戏剧作品。这部经典影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年轻的玛丽亚一直生活在修道院。她性格活泼,热爱唱歌。但是因为自己太喜爱唱歌,常常忘了时间,很晚回到修道院。因为如此,她被院里安排到一个名叫特拉普的上校家去当家庭教师。那七个孩子不喜欢家庭教师,经常与新来的教师恶作剧。而玛丽亚并不生气,反而和孩子们一起嬉戏玩耍,因材施教,让孩子们茁壮成长。

孩子们那些稚嫩的心灵是值得呵护的。那些被严格管教的孩子非常拘束,再加上早已失去了母爱,他们的心伤痕累累。玛丽亚理解孩子们,告诉了他们自己的想法,孩子们都感动地哭了。从此,孩子们不再戏弄这位善良的家庭教师,对她的话也是言听计从。正是有玛丽亚的耐心指导,孩子们心中的伤口才渐渐得到了愈合。是呀!打开孩子们心灵之门的钥匙,不就是爱、理解和鼓励吗?

玛丽亚还带他们到草坪上嬉戏玩耍,爬树唱歌。当她意外地发现这些孩子连一首歌都不会唱的时候,她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心里无底的阴影和对生活的不满。如今,有多少孩子也是连一首歌都不会唱,有多少孩子整天整夜被关在书房里学习学习再学习,有多少孩子每天挨打挨骂,被家长逼迫着练琴考级。别看他们一个个知书达理、文质彬彬、文采飞扬,其实心里是多么的不服气。他们有的没有了童年,有的缺少了爱,甚是可怜!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看看《音乐之声》,再看看孩子们,让他们也拥有自己热爱的事物,自己美丽的童年,自己幸福的生活吧!

【第2篇】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她是无国界的,无论在何时何地。也是不论玛利亚在什么地方情不自禁唱起歌时,她有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音乐的热情和执着。生活本该如此,无拘束。修道院高高的墙圈不在她,教堂里的规矩禁不住她,嬷嬷们的教导更是管不住她,歌声是她对于生活最美的诠释。她用歌声改变了上校家的七个孩子,更是把上校从丧妻的悲痛中拉出,并让这个家又重新拥有了音乐。

这是一个经真实的改编的。影片感人深至。美妙的音乐,冷暖光束的交织,不得不说,那无疑是画面最佳的搭档。当萨尔茨堡举行奥地利民谣音乐节的那天,上校和玛利亚接到了柏林的来电,命令上校参加纳粹的海军,上校拒绝为纳粹服务,他决不背叛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于是他准备冒险带全家离去。可他和他的全家被置于严密监视之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借着参加民谣音乐节的机会,特拉普家庭合唱队在奥地利同胞面前奉献出他们心底里的歌《雪绒花》并带动全场观众加入大合唱,唤起了奥地利人民反对侵略的正义心声和不畏强暴的必胜信念。雪绒花,自由而坚强,也是奥地利人对于祖国的质朴的热爱之情。最美好的结局是上校一家在朋友和修女们的帮助下,跨过了阿尔卑斯山,逃出了多难的祖国,来到了自由之地。

当院长嬷嬷对玛利亚说:That you have to look for your life时,她重新又回到了上校家,追寻自己的生命,勇敢的去面对,再也不是逃避,坦坦荡荡地去面对。生活这两个字又是多么的不易。都知道“生”容易,“活”容易。但是当这两个组合起来之时,就会知道人生路上那么多天,难免会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要笑面人生,勇往直前,对生活充满信心,快乐的生活下去,无论是在什么时候。

人间最美好的就是真、善、美。玛利亚就是如此,她给了我们真善美最好的诠释。热爱祖国,珍视身边的一切。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