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700字

【第6篇】

妈妈经常对我说:"身为一个中国人, 是不可以不读四大名著的!"但每当我看见书架上那厚厚的书时,我却只会选择逃避。今年寒假妈妈陪我到书店买回一本注音彩图版的《三国演义》,我对注音彩图版的《三国演义》却产生了兴趣。

这本书的内容实在太精彩了,竟把妈妈也吸引过来了和我一起看。我们看着着,总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笑声,为里面的英雄好汉感到愤愤不平的声音,还有那控制不住的手也跟着一起动了起来。

里面最让我们记忆深刻的是那篇“巧施连环计”。故事里的王允说好将貂蝉献给吕布,之后又献给了太师。王允布下这一连串的陷阱,吕布及太师却仍未知是计。随后,吕布和太师果真不出王允所料,二人因此一计反目成仇。看到这里,我感到无比惊奇,便问妈妈:“为何我看了这么久,却仍不知道他们施的是什么计呢?还有,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貂蝉会让吕布和太师反目成仇?”妈妈对我说:“我告诉你,貂蝉是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你知道是什么时候计了吗”“噢,原来是美人计呀,”我说。“你好象悟出了什么时候道理噢!”妈妈说。我回答说:“嗯,我从中知道了,我们绝不能因为美色或一些别的诱惑就轻易地中了别人的圈套,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生起防备之心,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嘛。最重要的是每做一件事都要动动脑子,分清是非,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还有该放弃的就放弃,不该放弃的就努力去做好。”妈妈问:“还有呢?”“嗯,对了,还有就是别让别人轻易挑拨离间,那么多年修来的友谊不就显得不堪一击了吗!”我回答。妈妈听了后,说我进步了,还说今年要给我封个大红包呢!

《三国演义》让我领略到了三国时的英雄气概,让我感到了里面的精彩,作者把战争写得惊心动魄,淋漓尽致,让人百看不厌。

【第7篇】

义字当头 ——读《三国演义》有感

记得易中天教授说过,三国中,只有曹操的政府像一个真正的政府,所有人各司其职,距离得当;孙权的政府像家庭,虽然每个人都有缺点,但紧密联系,十分团结。而刘备的政府呢?三个字:兄弟会。深以为然。

刘备的政府和水浒英雄们非常相似。大家都是兄弟,有难同当,为了彼此即使豁出性命也在所不惜,在他们看来,兄弟义气比项上人头无疑要重要得多。的确,兄弟会在某些时候能较大地维持其团结与斗志。但团结一致与兄弟义气向来不是一回事。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兄弟义气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兄弟之情甚于一切,即便是最基本的原则也无法与“手足之情”相抗衡。这也导致兄弟会领导人在做关键决定时往往会意气用事,置大局于不顾。而且由于兄弟义气高于规则,内部便缺乏管理,以致终难成气候。

刘备的兄弟会政府也没能逃脱上述缺点的困扰。作为思想先进的兄弟会大哥,刘备其实较早就开始改制,比如招募诸葛亮、法正等人,创造官员机制等。但管理和高层除诸葛亮外,最主要的决定权仍由刘关张兄弟会老班底担任。

典型的表现是夷陵之战前出现的新旧体制的碰撞。刘备东征前,诸葛亮引一班文武前来劝阻,这时新体制明显起了作用,刘备又开始犹豫要不要东征。试想如果改制十分彻底,兄弟会体制被清除,诸葛亮等人成功使刘备冷静下来,局势很可能被扭转。可惜啊,改制不彻底。刘备急于“报仇”的意愿在兄弟们的鼎力支持下,岂能被诸葛亮等文武阻拦住?

果然,张飞出场诉说兄弟旧情、东征之必要等等,刘备再次“去意已决”。罗贯中老爷子关键时刻派张飞出场,台词之切中要害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结果人尽皆知,刘氏兄弟会被打得大败亏输,不久刘备病亡在白帝城,刘氏兄弟会终于走到尽头。之后诸葛亮和刘禅主持蜀国,推翻了刘备的体制。可惜西蜀政权原本就在三国中最弱,刘备在夷陵又输得过于惨痛,还跟前盟友东吴闹得很僵,不得已,诸葛亮用武力试图为蜀国打出天地,又不成。“出祁山”“伐中原”,把老本都拼掉了,只有最后为司马氏所灭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义字当头既成就了刘备,也冲昏了他的头脑,成了他失败的重要因素。

读《三国演义》,许多人为刘备的胜利欢欣鼓舞,为他的失败扼腕叹息,而刘备失败的根本则少有人探究。殊不知,陈旧的兄弟会体制早已注定了结局!

读《三国演义》这部名著,总是让我受益良多。这一次重读,使我对“义字当头”有了更深的感受。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