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生活中的“唐僧戏”

有感生活中的“唐僧戏”

──读小说《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部享誉中外的神话小说,它描写了唐僧师徒历经磨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情节曲折,十分吸引人。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唐僧,几百年来,唐僧不怕磨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而我向来讨厌唐僧,不是因为他长得丑,也不是因为他不会武功,总之我特别讨厌他。

不是吗?唐僧这位“权威人士”一到,徒弟们就忙活开了:挑行李,牵白马,打妖怪……而他自己呢?却舒适地坐在马背上,妖怪来了有悟空去打斗,肚子饿了有八戒去化斋,口渴了有沙师弟去弄水,连走路都有白龙马做脚力……真可谓“君子动口(念阿弥陀佛)不动手”。而偏偏问题的关键是“吃了唐僧肉,便可以长生不老,不老长生!”结果就因为有了唐僧,引来了妖魔鬼怪抢“唐僧肉”; 就因为有了唐僧,一件取经事被弄得曲曲折折,受尽千辛万苦,却取回了一部“残经”;就因为有了唐僧,徒儿们必须出生入死,保卫唐僧西天取经……付出了就“付出”罢,只要“领导”明白,就值!可唐僧不辨美丑,不识人妖,还自以为是。悟空打了真妖,非但无功,还犯了“杀生”之罪,念起“紧箍咒”,疼得悟空满地打滚,还要赶他走……

生活中不也有这样的人吗?明知道自己碍事,却硬要充当领导,让他人为自己服务,自己来享受。可转念一想,这也怨不得他们呀,要不就是“如来观音”没眼光,选错了这些“唐僧”?不对,他们是有意的,唐僧本来就细心,唐僧有了功,如来观音也有了功,获得了“识才有眼,教徒有方”的名声,就能和唐僧一样流芳百世了。

当然,《西游记》是不能没有唐僧的,有了唐僧才有“戏”嘛!但我希望在生活舞台上少有这样的“唐僧戏”,少点儿让唐僧唱戏的“如来观音”。

【简评】通过形象解析,体现社会的普遍的本质意义,是本文“美刺”生活的匠心。文章透过现象(唐僧的所作所为)抓本质(领导的不为与腐朽),活脱脱地再现了生活中“官老爷”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其现象滋生的原因(如来观音的有意庇护),并表达了诚恳的心意。

文章立意深刻,视觉开阔,问题尖锐,有警醒的力量。 

内容推荐

【下一页】             【上一页】